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非效率投资是一种不以企业或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却更多地体现经理目标的投资行为。以总经理或总裁为首的高层经营管理者维护和巩固控制权地位的防御动机是导致企业投资过度、投资不足、敲竹杠投资、投资短视等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而建立积极的经理人激励制度、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和规范的决策程序,以及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提高负债的比重等措施有助于降低经理管理防御及其非效率投资。  相似文献   

2.
企业控制权的内涵很少有人去研究。其实,在权力和权利的区分下,企业控制权是分为控制权利和控制权力的。控制权利与所有权、收益权构成企业产权;而控制权力则由控制权利产生,因职务等级不同而有区别。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使得中小股东的控制权利无法产生控制权力,因此损害到了权利的平等性。为了维护控制权利平等性和保障控制效率,应当给予中小股东否定大股东意志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一、融资模式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企业内部为了取得资金,必须提高企业信誉,所以他们必须确认投资者在特定情况下,对企业的资产和现金流量具有所有权,或者必须放弃对投资决策的部分控制权。这两种选择形式和融资模式称为“保持距离型”和“控制导向型”。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经理掌握着一定的企业控制权,接受着替代性的控制权激励.但这种激励机制存在着理论弊端.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经理能够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产权相称的收益,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经理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风险投资公司制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沔 《经济前沿》2002,(12):53-54
一、理论依据——激励理论(委 托代理理论)传统的厂商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随着经理控制型企业取代业主型企业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经理型厂商理论(Baumol,1959、Marris.1964、Williamson,1963,1967)指出了拥有所有权的股东与掌握控制权的经理目标的差异,经理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控制权,以牺牲企业利润,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但该理论并没有指出解决办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赵刚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4-26,35
分析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特点。其中,重点探讨了日本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内工会对日本企业战后崛起的重要作用;研究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企业组织管理职能从一种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并且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最后,对中国企业的组织管理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对中国的企业组织管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从项目管理角度看"985工程"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实施“985工程”的需要,所面临的问题类似于企业运行多个项目时产生的资源配置和部门协调问题。项目管理中的流程导向型组织结构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相互协调.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对高校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机构投资者成为公司治理的主导力量,而代表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经理的是其代理人——投资经理。资本市场正演变为一个由投资经理和公司经理这两类代理人主导的市场,而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经理的监控实际上是一种"代理人监督代理人"。投资经理和公司经理之间的合谋会改变控制权私人收益在公司治理各方中的分配,由此,评价机构投资者代理监督的优劣,应考虑其制度的成本和收益。  相似文献   

9.
哈罗德·孔茨曾说过:“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这一定义给出了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目标。传统上人们认为,管理就是控制,通过控制求得组织的高效率。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变,即从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主导的工业社会向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导的网络社会或知识社会的转变,人们日益认识到,在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环境下,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服务,管理等于服务已成为管理的重要理念。一、传统的管理等于控制的理念及其弊端传统公司的经理们认为,员工们天生是懒惰的、危险的,自己惟一要做的事情是控…  相似文献   

10.
不同体制下企业经理人员控制权收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经理人员控制权收益对经理人员行为有重要影响。与资本主义公司制企业经理人员相比较,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普遍化,主要在于其所获显性货币收益过低和监督不力,因此要规范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行为,必须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以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所有权的有效性决定于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对应.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控制权已逐步转移到企业经营者手中,那么这种安排还具有效率吗?本文通过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控制权的转移及重新构造是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演化形式.  相似文献   

12.
"内部人控制"的容忍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功翔 《经济问题》2004,(11):62-64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是与两权分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与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在现阶段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既需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更需要建立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进行跨国经营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能适应国际经营环境的管理队伍,特别是外派经理队伍。外派经理需具有很多基本素质,其中与国内经理有显著区别的一项素质为移情能力,而在国际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外派经理的移情能力或过度或不足,这两种情况对国际企业都非常不利,国际企业对外派经理移情度的控制就显的尤为重要。国际企业对外派经理移情度的控制应从有效选拔有移情潜力的外派经理、做好外派经理的职业规划设计、对外派经理进行移情度的培训、进行移情与回归的引导、从全球角度进行外派经理的合理配置、善用“飞地生活”形式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陈左 《经济纵横》2003,(3):43-46
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跨国公司纷纷实施全球战略 ,建立起相应的全球组织结构。这些大型企业需要大批高度专业化且紧密合作的全球业务经理、国家或地区经理及世界范围的职能经理。由此 ,逐渐建立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也开始风靡全球。本文对三种类型的经理人员和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作简要分析 ,并阐述前者与建立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增臣 《经济论坛》2003,(4):29-29,35
一、网络型组织涵义从企业内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来看,自产业革命以来,共出现了三种主导形式。第一种是垂直一体化的功能型组织,它产生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的特点是企业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大批量、低成本、标准化的生产。从经营哲学上看,是一种生产导向。福特公司的T型车是这种组织形式成功的典型代表。它的成功主要在于这种组织形式适应了购买力较低、需求差异化较小的市场环境。第二种形式是多部门组织,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典型代表是通用汽车公司。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需求多样化增强的市场环境下,它体现了比垂直…  相似文献   

16.
虚拟营销是指突破企业自身的行政界限 ,扩大企业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范围 ,借用外力 ,加速自身发展的一种营销形式 ,也是一种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迅速占领市场的新的营销模式。虚拟营销是对传统的营销模式的变革。在虚拟状况下运行的营销活动 ,虽然仍有产品与服务、价格制订、渠道管理和促销策略等营销职能 ,但不一定完全具备有相应职能的组织 ,也就是说担负某种职能的组织并非隶属企业。在这种营销形式中 ,企业只保留最关键的营销职能 ,而其他职能则用各种合适的方式将其外部化、虚拟化。所谓虚拟 ,实为有虚有实 ,虚实之分是指某一营销…  相似文献   

17.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精髓和本质所在,而审计独立性的萌芽、发展以及异化源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相对地位的变迁.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不同格局的所有权安排将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不同影响.当代审计独立性的缺失是企业控制权在人力资本手中过分集中的结果,建立制约公司经理阶层权力膨胀的有效机制是维护审计独立性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理论和管理者理论是解释企业的两种重要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对企业的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企业家和管理者职能与角色定位更是影响了从公司治理结  相似文献   

19.
陈长彬  杨忠 《财经科学》2007,(12):60-67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究全信息假设的局限性,来说明企业组织产生及存在的原因,并利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中的交易成本为基本分析工具,来解释企业组织和各种制度安排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组织的六种非价格机制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的交易协调方式,以及对信息的不同需求是决定选择市场的价格机制或组织非价格机制等不同协调机制的根本原因,通过组织形式和相关作用力的综合五边形分析了组织形式的可能发展空间和中间性组织形式的发展,说明了各种经济组织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问题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美国经理高报酬形成的原因.经理报酬原本主要由市场决定,特别是要受到管理者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和商品市场上公司绩效共同决定.然而一些现代公司的经理,报酬却没有受到市场约束,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战后公司内外两方面变化所导致的公司控制权缺失,经理自己决定自己报酬.如此对经理报酬的任何外部控制,其作用将是十分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