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识“忠”的作问与作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俊 《人力资源》2006,(1S):10-11
“识忠奸,辨真伪,明利害”,这是老话了。在人才频繁流动的今天,“忠”的反义词不能说一定就是“奸”,看来这老话已不能古为今用。但老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员工纷纷离职不能说是一件好事吧?因此,对忠诚的识别就是企业领导者和HR经理们不能不研究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老话,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其对个人如此,对家庭如此,对企业或其他组织也是如此。这里讲的“不测”,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指不确定性。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蕴含着种种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上面这句老话其实就是人们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生经历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感悟或认识,或者说是在历史长河中自发形成的一种风险意识。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看到媒体在报道一事故或丑恶现象时常说一句话“这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或“呼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心里总有点不舒服。假如这是两个人之间交谈,你愿意隐瞒到什么程度,那是你自己的事,言论自由,他人毋庸置疑,但这是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不是文学虚构,媒体有媒体的“游戏规则”,那就是事实必须具体,不具体的“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甚至不能说。这“有关部门”到底是什么部门?就不具体,太抽象,说了等于没说。你已经知道“引起重视”了,就该知道“谁”重视了,这个“谁”就应当很具体,不光是在“有关”的范围;如果在这“有关”的范围内找不到“谁…  相似文献   

4.
玫琳凯公司的创始人玫琳凯·艾施说,在管理上她有一条黄金法则,来自于《圣经》第七章,“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别人。”这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5.
牛根生回忆童年的时候提到“母亲常跟我说‘吃亏是福,贪便宜是祸'”。细细咀嚼这句老话,朴素而深刻,它饱含着中国人待人处世的方法,“吃亏”和“贪便宜”的这个道理与《弟子规》中的“取”“与”原则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6.
“你要勤于给花草施肥浇水,如果它们茁壮成长,你会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如果它们不成材,就把它们剪掉,这就是管理需要做的事情。”这是GE公司原总裁韦尔奇先生对于管理的理解。美国企业家艾柯卡曾经说过,“企业管理无非就是调动员工积极性”。英雄所见略同,两位管理巨头都认为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可见激励的重要性有多大。这里给出成功激励的“三部曲”,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三财之道”是一个财政理论界与实践部门都十分熟悉的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系统地研究过“生财”、“聚财”、“用财”各自的涵义与三者之间的关联。但如何结合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与中国国情来“老话新说”,是本文分析的着力点。“三财之道”是观察政府行为的一个中国式视角。  相似文献   

8.
穆涛 《秘书工作》2013,(10):42-42
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这是一句老话。敬,指内心的端庄正直。西安土话里有“端坐”“端走”“端下”等词汇,这个端的含意就是正直。孟子讲的“四端”,是作为人的基本。“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相似文献   

9.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劣。既是检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一条剐性标准。又是检验党在企业执政能力高低的“试金石”和“晴雨表”。亦是新时期企业决镱集体与领导务必不能懈怠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随着世界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精神世界也在悄然之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有句老话:“吹牛不上税”。是说吹牛皮说大话可以不负责任。这种民俗与现代时髦的炫富文化相结合,就愈加哄闹。  相似文献   

11.
东北制药总厂这几年由盛而衰,又由衰而盛,套句老话,是“成也厂长,败也厂长”。朱镕基总理最近强调指出,目前有些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有的长时期不能扭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他要求下最大的决心,彻底调整亏损企业的领导班子,让真正懂得经营管理的人去进行整顿、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扭亏。东药总厂一年扭亏的这篇报道,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张峰 《秘书工作》2009,(8):24-24
小鱼问大鱼:“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是最美味的东西,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关味又保证安全呢?”大鱼说:“我的孩子,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就是最昂贵的,因为它让你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钧!”“那怎么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呢?”小鱼又问。“答案其实你都说了,一种东西,味道最关,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明显,这个已经进入中国多年的“老外”家乐福,似乎对这句中国老话领会得太透彻。不然,怎么会在年前价格欺诈被罚之后,在这短短两周时间内,又有11家门店接到罚单。  相似文献   

14.
《政策与管理》2008,(1):116-117
我们常听人说:“人这一辈子活着就是为了一个情字”,所以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包括亲情、爱情与友情等各式各样的情感。谚语讲的好,“情到浓时真亦假”,所以说感情有的时候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而礼品这东西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将抽象的个人感情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相似文献   

15.
破产+兼并=产权交易 破产,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还可以再简化为四个字——还不起债。所谓“清偿”就是要还清,这是第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是不能逾期。那么,不能清偿的到期债务怎么处理?以前大都沿用一个老办法,叫作“父债子还”,而这终究是不公平的。 破产法是处理“不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的办法。其工作原理就是根据当事人的破产申请,由受理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然后拍卖债务人的财产,用变现后的钱按比例分配给债权人抵偿债务。应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往往不是清偿债务,而只是抵偿债务,“清偿”要求连本带息…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一个村庄,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  相似文献   

17.
"猴子与狗"     
笔者没有猴年说猴的雅兴,“猴子”二字加引号,旨在特指孙悟空孙猴子。说起孙猴子,大家都很熟悉,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神猴”。笔者为何提起该斯?这是因为有人将审计人比喻为国有资产的“保护神”、“卫士”等等,我就自然地想到了他。如果将审计人比喻为“孙猴子”(保护神),那国有资产自然就是“唐僧肉”了。“唐僧肉”是众妖怪都想吃的,因为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从《西游记》里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孙悟空的奋不顾身的保护,唐僧早就成了众妖怪的“长生不老”之妙丹了。因此,将审计人比喻为国有资产的“保护神”,起初,窃以为是…  相似文献   

18.
失业,这一过去被我们认定是资本主义固有属性的形象,如今已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下岗,对下岗职工来说,与其说带来的是经济上的困难,莫如说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考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少人在困境中徘徊,原因何在呢? 其一,你急他缓,待着政府“送温暖”计划经济时代有句老话,叫作“一进企业门,便是国家人”。很多下岗职工认  相似文献   

19.
沃德与韦杰夫的“闪电陨落”,未免让人叹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尽管“洋高管”曾在海外有过辉煌的业绩,但如果在现任岗位上不能胜任或者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最终只能走人。在中国,一句老话忽视不得: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20.
春光 《人力资源》2003,(2):8-10
近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寒流已经来临,210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一大焦点。对这一现象,人们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有人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症结在就业观念上,大学生不能“理性“就业;也有人说:“就业难,纯粹是‘扩招’惹的祸”,各大学在就业指导中提醒毕业生们,要“先就业后择业”,同时社会在呼唤着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上不要太挑剔。真是舆论纷纷,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