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广东清远启动以"三个整合""三个重心下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三个整合"即"土地资源、涉农资金、涉农服务平台"的整合,"三个重心下移"即"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公共服务"三个重心下移。清远农村综合改革力度之大,探索范围之广,在全国并不多见。下面重点讨论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的问题。一清远设计的"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就是将当前行政村一级的村民自治下移到自然村一级,行政村改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面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显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对农村基层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转变理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开展“五治”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完善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在功能上的融合及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治理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改革30年:村民自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改革30年来农村村民自治的实践与探索的回顾,充分肯定了“乡政村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政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找到的治理农村的最好的政治模式,分析了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充分体现村民自治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加强基层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要求。目前,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村民自治虚置、乡村文化衰弱、法治氛围未形成、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乡村文化认同感,并不断强化村民及基层组织干部的法律意识与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5.
自从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后 ,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超越了一般农村在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实行的单一性民主治理模式 ,通过能人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权威治理与专业化治理相结合 ,实现了农村治理结构的新发展 ,形成了一套新的农村治理模式。实践表明 ,进一步处理好民主与权威、制度与技术的关系 ,优化农村治理结构 ,完善农村治理模式 ,是村民自治制度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6.
村民小组作为农村自治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农村基层组织的基础,也是农村各项工作中的基层支撑力量,在乡村治理乃至整个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推进村民小组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文章结合湛江市的实践,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重点从织密组织体系、强化法治建设、培养治理能力、健全选举制度、联动监督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六个方面探索规范村民小组运作,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王元君 《山西农经》2022,(16):100-102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基础和重要一环。村干部主要由村党组织成员和村委会委员组成,是连接国家与基层农村社会的桥梁。村干部职业化有利于村级工作规范化,但可能削弱村民自治效能,造成干群关系“悬浮化”等问题。新时代,推进村干部职业化必须循序渐进,平衡村庄行政与群众自治的关系,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分析了村干部职业化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村地区确立并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在这样一个治理格局下,农村基层政府建设与基层群众自治彼此分立运行,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机制和互动渠道。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在改革实践中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村公资金")为抓手,着力构建了"乡政"层面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村治"层面的基层群众自治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形成了二者良性互动的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回答了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进程中"乡村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的问题,契合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机制融合力和有效创造力。一要坚持自治为本,以自治增活力。着重从健全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入手,尊重民意、因地制宜,不断提升基层民主实践的效率效能,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市场与农民个体多元主体相互合作共治,实现"善治"的过程。当前应把加强农村社区治理放在与城市社区治理同等重要地位,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推进农村治理,理顺基层政府与群众自治主体权责,充分保障村民自治权,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参与机制以及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体系。一、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传统以"熟人"社会为特征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研究40年:理论视角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三大创造之一,村民自治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诸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效,吸引学者展开了广泛研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战略中,面向乡村"治理有效",本文基于跨学科、多领域、多角度研究,选取自主、自治、民主、治理四个视角对村民自治40年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文章认为,经历了实践创新、理论更新和各方争议的村民自治,其内涵可进一步概括、提升为:村民自治即是乡村社会基于自治传统,在自主的条件下,以民主为保障,达到善治。在部署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治理有效"的村民自治,是村民自治实践创新的要求,是村民自治理论研究的归宿,又是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和理论提升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深远而重大。对于乡村治理,我国"八二宪法"规定,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3.
"能人治村"与村民自治组织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中,“能人治村”现象在部分地区具有普遍性。本文探讨了这一现象生成的原因,分析了其对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制度建设的影响,并针对这一治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治理结构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不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围绕"减轻基层负担、聚焦服务功能、夯实基层基础、密切党群关系"目标,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提出细致深入地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抓好关键措施的落实,全面加快村(社区)治理转型升级,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村(社区)组织和干部面对重点任务敢担当,为民服务零距离,转变作风树形象。一、突出减负,推进工作导向由忙事务向抓服务转型一是全面梳理权责范围。结合省  相似文献   

15.
黎珍 《农业经济》2023,(3):50-5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目的是推动社会自治,而农村治理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打造共建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至关重要。在推动农村社区协同治理过程中,面临着农村社区经济基础薄弱、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与服务能力低,农民自主意识薄弱,农村地区法治文化及法治意识缺失等困境,制约了农村社区“共建、共治”格局的形成,因此必须充分激发农村社区经济活力,保障农村治理设施建设,转变农村社区传统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引领作用,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主体和客体的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自治方面,要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民主决策程序,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促进治理重心下移、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的重要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仍存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弱化等多方面问题。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安陆市在总结基层群众经验、智慧的基础上,推出了“三会四评”制度模式,以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民主建设,从而使村民自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肖晖 《南方农村》2014,(3):57-60
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双重浪潮席卷下,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地区治理、城市治理等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社区治理"也是全球范围治理变革的主题之一。目前农村尝试多年的"基层民主"模式在实践中遇到了一定的挑战,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本文从中国农村现状出发,从宏观角度对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作出了思考,对社区治理模式在中国农村实施的可行性做出探讨,并指出应该破除当前对"民主选举"的迷信,在重视本土精英参与、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本土精英民主"的基础上寻找一条能真正通向农村基层社区自治的较佳范式。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村庄基层民主实践和制度形式在我国已经推行了20多年。根据调研,可以就我国村庄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状况作如下总体判断:村民选举和自治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制度形式导入到乡村社会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村民自治实践已经进入了一个健全选举规范、深化自治内涵的新阶段;我国村民自治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尚存许多问题,主要为制度框架问题和具体运作问题两大类。前者表现在目前涉及农村治理和村庄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没有真正把村民作为自治的主体,严重挤压了村民自治的空间。后者涉及到在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