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强 《上海房地》2013,(9):34-37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建筑业的发展,在世界绿色建筑浪潮的影响和我国政府关于"节能、低碳、环保"政策的支持下,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已逐步融入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新建商办、住宅楼宇及市政公共场馆等工程的建设中,同时也影响着历史建筑领域。绿色、节能也逐步成为历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多数城市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希望以此来提高城市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项目、轻规划”“重建设、轻应用”“重模仿、轻研发”等方面。上述问题已经明显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鉴于此,通过实地调研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应积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硬"轻"软"、重"内"轻"外"、重"形式"轻"实质"、重局部建设轻整体规划等误区的深入剖析,提出从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整合内部资源、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等5个方面入手研究和探讨对策,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调整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投资与消费关系已经失衡,必须调整。根本的措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七重"与"七轻"问题,即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生活、重城市轻农村、重外需轻内需、重收入轻消费、重预期轻现实、重共性轻差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33):35-36
我国正处于推进中小型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绿色建筑可以解决高速城市化导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结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试探讨中小型城市绿色建筑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我国城市微气候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应对大气污染严重、通风效率低下、热岛效应突出等城市问题,基于系统性规划的视角,指出了以往风环境研究和风道建设实践中,重技术而轻规划,重要素而轻系统,重风道建设而轻风道与风源、通风作用区相衔接等不足;借鉴环境生态控制的"源—流—汇"理念,建构了城市风环境"源—流—汇"系统的绿色控制理论框架,提出城市风环境多层级的构成要素与分类标准,总结了不同空间层级的风道类型与功能构成特点,归纳了风环境系统生态协调原则;根据不同城市结构、城市的不同主导功能区和不同密度与空间形态通风需求,探讨了适应地域气候的生态规划原则,基于"富氧源——扩散流——补偿汇"相互衔接的规划思路,提出了城市风环境效能提升的低碳规划策略和多层级污染源控制及富氧型风源、风道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2):193-195
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建绿色城市已成为中国的重要工程,在"十三五"规划中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就有关于绿色的发展。近年来绿色化的潮流正快速席卷全球,其中绿色城市建设已成为焦点。针对这一发展要求,在文中重点探讨创建绿色城市所需要兼顾的三大要素——"绿色建筑"、"绿色规划"、"绿色景观"。对于三大要素的建设,作者通过对昆明市呈贡区绿色城市创建引发的思考,阐明了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前景,重点提出了回归自然的绿色城市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恶劣的生态环境对人的生活环境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加需要重视绿色建筑的规划和建设.绿色建筑的发展已被国家列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建筑不仅要解决当前城市的问题,还要体现出绿色建筑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并作为实现生态健全、 可持续发展和宜居住城市最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一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实践;二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说明绿色建筑的发展要以低碳社区和生态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并且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三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零售业连锁经营的阻碍因素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洁 《企业活力》2008,(11):82-83
<正>一、农村零售市场急待开发和繁荣长期以来,"购物难、购物环境劣、商品质量差、数量少",一直影响着农民生活质量,而市场建设"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工作"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拉大了农村与城市消费的差距,这已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三十年的城市快速发展以后,如何更加科学的建设城市、运营城市,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交通更加和谐,更加平衡,更加持续的发展,真正实行人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当下非常紧迫的话题。在2011’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上,国内外众多专业人士、建筑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1日,"第十三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民生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主要途径。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提升绿色建筑质量,促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会期两天。本届大会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美绿色基金、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绿色建筑本报告是中国绿色20建1筑4委员会组织编撰的第七本绿色建筑年度发展报告,旨在全面系统总结我国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导我国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评价、使用及维护,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与实践。本书共分为6篇,包括综合篇、标准篇、科研篇、地方篇、实践篇和附录篇,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我国绿色建筑在年度的发展全景。综合篇对"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20态13  相似文献   

15.
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能源匮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当今我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当今局势下,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成为人们所高度关注的热点。这对于实现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目标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有重要作用,并且对于实现我国绿色建筑的创新目标是重要的途径。发展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评价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8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承办的以"绿色低碳实践---释放城市未来生命力"为主题的2011年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做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品质,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加强对城市建筑的研究,然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推行绿色城市建筑的建设。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资源的浪费,有效减少建设各环节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建设过程当中的绿色建筑,然后分析了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老旧小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其建筑质量和环保水平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造成了影响。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具有节能、环保、健康等优点,因此,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剖析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应用的措施,最后探究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黄燕松  杨绮文 《科技与企业》2014,(4):118-118,120
随着居住生态危机(如城市雾霾、温室效应等)的加剧和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绿色建筑作为第三代建筑思潮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绿色建筑不是单纯的在建筑内部或外部种植植物进行环境绿化,而是一种节能、轻污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建筑思路。而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结构设计也须适应绿色潮流。本文就绿色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市景观急速翻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也涌现出"重视觉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一座城市的环境品质.景观建设流于形式,不仅不便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带来隐患,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实现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界提出"健康景观"的全新概念,本文即基于此展开论述.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