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翻开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提出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是根据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做出的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已实现52%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相似文献   

2.
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坚持二维改革路径,一维是户籍制度改革,一维是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是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近日发表的观点。辜胜阻是在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国研智库论坛2014"年会上,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14"中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主要有赋予农村土地物权、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加快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镇域经济,为新型城镇化夯实基础等。  相似文献   

4.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即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因为中国经济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政策刺激和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13):29-31
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为西藏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相对全国其他地区,西藏城镇化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尤其藏北地区,在海拔高、气压低、地广人稀和以传统游牧为主的生活特征等因素的限制下,导致了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必定不能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以藏北那曲地区为例,提出了高原传统牧区的城镇化道路应当走大分散、小集中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并通过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支撑体系保障能力,探索一条符合藏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成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边疆民族地区(广西)在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民族特征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以广西凭祥为例,结合凭祥自身特点,提出凭祥市实现城镇化的路径。在有关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凭祥城镇从近代以来的历史沿革,得出凭祥城镇化演变规律,并分析凭祥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自身资源条件,比如边境旅游、边贸,提出凭祥市实现城镇化战略的五条路径及针对不同路径的支撑保障措施。最后指出由于实现凭祥城镇化路径和支撑保障体系中,资金、人才、思想教育等要素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凭祥城镇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加快产业和人口聚集,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符合河北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4年将着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坚持把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有机协调、持续发展李克强总理曾经在2012年第11期《行政管理改革》杂志发表文章阐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文章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牵涉城镇战略、土地利用、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发展迅猛.西安高新区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着国内外新型大型企业前来投资,但却面临土地资源严重紧缺的制约瓶颈.如何既满足城市发展的紧迫需要,义能够与国家政策法规相吻合,是包括西安高新区在内的中国众多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部分地区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来化解这一矛盾,对西安高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史看,一国要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城市化。现代化既是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一、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雄厚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的过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化”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政策措施的影响,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城镇化政策已成为共识.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划分不同类型的政策地区,从各类地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挑战入手,探讨“差异性”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为未来具有操作性的城镇化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新远见》2013,(8):22-23
城镇化不是钢筋混凝土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单纯的居住地的搬迁,而是农民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提升,是随着他们身份的转变而发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福利待遇的同步改变  相似文献   

13.
正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有城镇化的"升级版"。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  相似文献   

14.
陷入PPE怪圈①的欠发达山区县市已成为中部各省区域整体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破除的短板。以麻城市为例,分析了县域城镇化现有问题及其成因,认为麻城市面临人地关系紧张、园区依赖惯性、智力因子流失及生境保护短视等问题,其根源是被动城镇化模式下贫困恶性循环规律的多维表现。提出了提升欠发达山区县市竞争力以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四大策略。研究结论可根据中部欠发达山区的共性特征给予推广,并为占据中部三分之二土地面积的山区县市健康城镇化路径模式的探索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5.
铁路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已经启动,相关政策出台亦在加速推进,鼓励铁路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为铁路沿线利用率低或闲置的土地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空间,有利于探索如何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城镇化背景下,这对现有线路资源分布于中心城市的铁路,尤其是对于地处珠三角、连接深圳和广州的广深铁路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首先剖析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面临的挑战.进而全面总结怀来县城镇化现状、问题和环首都地区中小城市城镇化竞争优势,并建立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创新城镇化系统发展评价模型.针对怀来县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要素协调性评价结果,结合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普遍要求,以实现城镇发展的极化约束力向内生驱动力的转化和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城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与会专家和官员就中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一些共识:1978年至2012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时点;今后我国城镇化实现转型发展的条件基本成熟,低成本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要向落实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卜一阶段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内容;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推动城镇集约式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完善关键领域的体制改革是核心.  相似文献   

18.
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回顾与前瞻——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城镇化模式曾对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及经济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 ,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由于其先天的局限性 ,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市 (包括六个县级市 )城镇化的历程进行阶段式的回顾 ,对苏南城镇化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测度——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1年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2015、2020年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6-2011年,安徽省土地利用与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均呈上升态势;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由1996年的0.4958提升至2011年的0.6682,年均值为0.5442,处中度耦合协调状态;2015、2020年耦合协调度预测值分别达到0.6985、0.7821。  相似文献   

20.
相比不具有可持续性且容易带来极大不公平的土地征收与出让等政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即"土地流转",能调动农民自主性,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新型城镇化进展。"土地流转"有着不可替代的经济效率优势,同时,政策中注重收益分配体现了公平原则,符合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要求。本文通过效率与公平两个切入角度,基于福利经济学,以成都土地流转模式为中心,以温江区万春镇调研结果为依据,研究"土地流转"政策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作用。针对万春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指出可通过明晰产权与相关法制建设、加强对有关政策执行部门的监管与加强建立有效的收益分配机制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