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桂全  袁杰 《发展》2006,(7):37-38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问题,对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解决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近期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近期经济转型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各级政府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贫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的许多城市形成了比较特殊的城市贫困问题,在资源型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里,问题尤为突出。主要集中在沉陷区居民住宅、失业与低收入、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笔者在经过实地考察、访谈和分析研究后,根据国家一系列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再就业和治理沉陷区的政策和实施的建设项目情况,就几个主要问题作出了评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认为,东北地区这些城市的贫困问题积淀已久,而且数量大面积广,在解决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是自然的,但是中央和地方城市政府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任何盲目乐观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的数量标准是:按照现有开采速度和技术水平,现有资源储量可开采时间不超过设计年限的1/4,资源年产量已经下降到开采高峰年份的80%以下,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资源型城市可归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根据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标准,辽宁省的抚顺市、本溪市和阜新市为典型的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盘锦市则处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边缘,而北票市和南票区因城市较小或作为更大城市的卫星城则被称为资源枯竭型城镇.实现资源枯竭型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选择:阜新经验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发展压力,随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凋敝,亟待科学转型。以产业转型启动经济转型,以体制改革保障经济转型,以项目注入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再就业稳定经济转型,以城市全面发展体现经济转型。应及时启动城市经济转型事业,防止资源型城市被边缘化,多渠道解决转型启动资金,政策推进法制保障,共同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事业。  相似文献   

5.
刊首语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由于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逐渐枯竭,进而造成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遇到障碍,许多相关问题随之产生,诸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6.
王桂玲 《中国经贸》2009,(20):89-89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大庆油田企业实行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创造岗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本文根据大庆市矿区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对油田企业的就业再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再就业:问题突出任务艰巨中国城市进入21世纪,城市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任务日趋艰巨。再就业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城市改革发展的大局,直接关系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和会社会稳定的大局,我们必须引起充分重视。解决就业和再就业,从根本上要靠经济增长,但有的时候,经济增长却不能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眼下,我国就面临着就业弹性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我国城镇再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处于转型期阶段的中国社会面临的再就业管理压力也日益加大,鉴于此,文章在对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镇再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岗位创造体系以及就业培训体系的我国城镇再就业管理创新体系.该体系对于我国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管理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资源城市转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内在机理和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技术创新因素,提出了技术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唯一途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民间资本的介入,不仅可以解决转型中巨大资金缺口,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结构单一问题,利于吸引外资、加速城市化进程.为此,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加大政府"筑巢引凤"力度,以保障民间资本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经过一段较快的增长之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并产生了普遍的地区性问题。造成我国资源型城市目前的困境,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没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以及资源经济价值相对优势时间差异。文章通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提出解决资源型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国内外经验看,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难与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3.
王实 《辽宁经济》2006,(8):16-17
阜新是辽宁西部的一座省辖市,“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它具有资源型城市共有的特点,当初的优势在于拥有煤炭资源,但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已近枯竭,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及煤矿报废、关闭、破产,煤炭生产能力逐渐下降,作为城市经济主导产业的煤电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慢,经济基础日益脆弱。这种经济状况直接导致下岗职工不断增加,大量职工的生活水平逐年下降,贫困、特困职工人数明显增加,社会矛盾激化,严重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了阜新市社会经济的发展。2001年全市40万职工中,下岗和失业人员15.6万人,其中矿区下岗职工占一半,城市居民不足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达19.8万,占市区总人口的23.5%。为此,国家将阜新作为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为解决全国类似城市的就业问题提供经验。“阜新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就是要解决矿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目前从阜新经济转型的实践来看,已形成了一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经营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2年开始,阜新市每年安排3万多人就业,三年共安排了11万人。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影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实现,到2005年初,阜新仍有10.6万下岗失业人员。如何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型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就业难问题。如何解决资源型城市就业难题是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何克服与解决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过度开采引起的生态受损问题并保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如今理论界和实践者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从环保角度,结合资源型城市的情况,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标准及要求,详尽剖析了资源型城市需要关注的各类环保问题,最后指出了对应的环保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前,资源枯竭型矿山和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主要矿业国家均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各种途径和办法。本文列举了日本、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主要矿业国家在资源枯竭矿山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并以此为借鉴,着力解决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资源型城市。50年前.以矿兴市的地方都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职工再就业及经济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类城市的发展与本地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有着极强的依附关系,当资源富庶时,可随着对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当资源减少或枯竭时,又会随着资源的变化而停滞甚至衰落,由此引起所在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就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集中出现,搞不好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还关系到城市的兴衰存亡.回顾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转型就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而又必须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孟士翔 《北方经济》2011,(10):20-22
当前,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自身原有的,也有的是伴随着发展而产生的。遗憾的是,不仅资源型城市现存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呈现出的矛盾愈演愈烈,这不仅仅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阶层予以配合和倾心努力。如果资源型城市不能找准时机采取对策以实施产业转型,各种问题和矛盾将被激化,最终导致资源枯竭甚至城市衰落。因此,分析与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就显得很有必要并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05年10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团考察了欧洲部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情况.德国、法国政府都很注重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区重建,已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