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基础项目的建设加大,其中就包括公路隧道的建设,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会碰到不良地质地段,对于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在本文中,对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隧道施工的方法以及对不良地质防护技术也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针对不良地质隧道的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方法和防护措施的研究,比如崩塌、 软弱夹层、 地下暗河、 滑坡、 泥石流、 岩溶、 土洞、 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这些不良地质情况对场地的物理特性以及受力的稳定性都有严重的影响[1].除此之外,还有边坡、 涵洞的安全性以及路基的稳定性也深受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不良地质包括地下溶洞、 山体滑坡、 煤层地带、 地下暗河、 泥石流等.以下就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原则作出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凉风坳隧道位于株六复线D标段,隧道通过地段多为页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并且通过一断层及断层破碎带、滑坡体。本文介绍了凉风坳隧道软弱围岩下施工技术及其过断层、断层破碎带、滑坡体等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措施。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富强,公路建设也进入快速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公路隧道施工越来越多,不良地质条件加大了隧道施工难度与风险,笔者结合公路隧道施工的实际工作经验,就隧道不良地址段施工技术运用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望对今后不良地段隧道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5):145-146
青云山隧道是具有多种不良地质的特长深埋公路隧道,出口段施工过程中遇到断层发生了涌水、突泥灾害,造成了坍塌事故。通过对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坍塌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快速的完成了突泥及坍塌段的施工。  相似文献   

6.
在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塌方、冒顶、涌水和突泥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岩溶隧道中,运用多种超前预报手段,特别是地质雷达方法.能快速、灵活方便的探测隧道前方及隧底一定范围的不良地质体的规模、深度,指导施工决策,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25):132-135
随着国内交通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隧道建设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隧道与其他工程相比较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强,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突出等特点。往往在隧道掘进过程中才能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因此常导致塌方、涌水、岩爆等各种地质灾害。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增加工程造价,甚至会导致严重施工事故发生。因此对隧道岩溶的发育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预报是保证施工安全,减轻突水、突泥等灾害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结合都(匀)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黔滇界)段项目隧道工程中采用超前水平地质钻机施工进行研究,详细论述了超前水平地质钻机在本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9,(28):189-191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山岭隧道已经成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由于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前期勘察设计方法、准确性受到种种限制,导致岩溶、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带造成的隧道塌方、涌水、突泥灾害事故频发。超前地质预报不仅可以优化设计、指导施工,还能降低施工风险、避免灾害发生。通过结合山头顶隧道的具体实例,分析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法的探测原理和探测结果,为今后地质雷达法探测隧道地质预防灾害事故发生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龙建平 《价值工程》2021,40(32):109-111
本文以某城市地铁1、2号线联络线暗挖隧道下穿金水河为例,综合分析下穿地段位于富水粉细砂地层且下穿河流,隧道埋深较大,水头压力大等不良地质条件,提出采用洞内注浆(堵水)+地面辅助(降水)+河底硬化隔水等三重治水措施,成功处理了富水粉细砂层暗挖隧道正穿河流对隧道范围内的开挖及支护的不良影响,基本做到无水施工,为同等或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工程研究及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开发》2015,(21):153-15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促进了隧道工程的发展,其中钢拱架小模板组合衬砌因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中,将围岩能力较差的地段及不良地质地段更加合理的改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文章旨在对钢拱架小模板组合衬砌在隧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日后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