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问题某市A公司于2014年6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面积为800亩,并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合同规定:A公司应当于2014年9月前开工建设,并于2016年9月前完成项目施工建设。A公司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前期开发200亩土地,并于2015年4月完成施工。后因资金链断裂,剩余600亩仅打入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5月1日前实行的《行政诉讼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的争议一般都通过民事诉讼方式来解决,而当涉及出让人与出让合同有关的行政行为时,受让人只能单独就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且行政诉讼中法院只能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能处理相关的民事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2月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省高院)下发了《关于房屋征迁纠纷等案件受理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提出:"集体土地上房屋征迁协议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协议,由此发生的纠纷作为行政案件受理。"(以下简称"出让合同")该通知的下发在浙江省国土资源系统产生了较大反响,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民行法律关系性质之争,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通用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是2008年7月1日由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实施的,它是在200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和2006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对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的协议内容、操作程序,维护双方的权利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协议还是民事合同,社会上争议已久,认识不一,以致影响到地方的司法和行政实践。本文依据不同层级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法律政策规定,分析认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属民事合同。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甲公司为国企,对一宗国有划拨用地拥有使用权。2016年1月,未经政府批准甲公司擅自与乙签订合同,约定将这宗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厂房、设备转让给乙。2月,经政府批准后,当地国土资源局作出决定,收回甲公司的国有划拨用地使用权。4月,丙通过挂牌出让的方式与该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之后登记机构经审查为丙办理了国有  相似文献   

7.
正某市A公司于2012年通过挂牌出让方式,取得一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双方签订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约定开工时间为2013年7月16日,竣工时间为2016年7月15日。2013年A公司因资金链出现断裂,土地被法院查封一直没有开发。2016年土地主管部门发现该地块疑似闲置,启动了闲置土地调查认定  相似文献   

8.
公民A向B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公开某宗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B省自然资源厅答复,其所申请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不动产登记资料,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建议其到该宗国有建设用地所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查询.A对此答复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部门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争议进行分析认定。研究方法:历史分析、社会实证和法律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统一行使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民事和行政法的基本法理4个方面分析,应当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认定为民事合同。研究结论:基于出让合同的民事合同属性,应当完善出让合同条款、相关法律规则和争议解决方式,达成土地善治,实现国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问题甲公司通过拍卖取得一宗国有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用途为住宅。随后,甲公司将该宗土地抵押给银行,并在登记机关办理了抵押登记。现在甲公司请求将该宗土地的用途转变为商住。对此,登记机构能否为其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解答对于已办理抵押登记的土地,能否办理用途变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判定:一、法律并未禁止抵押土地办理土地用途变更《土地管理法》第56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8月10日,A省自然资源厅在其门户网站登载了B市自然资源局做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主要内容为:经B市人民政府批准,B市自然资源局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9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将这9幅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挂牌时间等信息在该网站进行了公告。居民刘某认为,其房屋在挂牌出让地块范围内,B市人民政府在征收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强拆了其房屋,侵犯了其不动产权益,A省自然资源厅登载该《公告》时也未尽到审核义务,遂于同年9月1日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请求确认该《公告》行为违法。这一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法定受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第五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相似文献   

13.
正某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称,竞买成功后即签订成交确认书,并在10个工作日内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签订之日即为交地时间,按现状交地。公告发出后,A公司提交竞买申请书并交纳2亿元竞买保证金,成功竞得该地块后,并于同日签订成交确认书。成交确认书载明A公司应于挂牌出让成交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交纳土地出让金,A公司不以此约定履行义务的,市国土资源局不予返还竞买保证金。后来A公司发现竞得土地上有部分地块存在权属纠纷,还未完成拆  相似文献   

14.
正问题2010年,北京市某区人民政府向某工程局工程处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证载坐落为"北京市某区东街50号",使用权类型为"划拨"。2011年,某公司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出让北京市某区东街50号地块。随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同意该地块拆迁定向安置房项目设计方案。2012年,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与该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宗地坐落于北京市某区东街50号拆迁定向安置房项目。随后,该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按照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属于全民所有.现行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涉及较多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在性质上究竟属于民事合同还是行政合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确定,是探索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一项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国疫情形势趋缓、各地复工复产建设任务加紧的大背景下,3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国发[2020]4号),提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等8个省份为首批试点,试点期限1年。这一系列以下放建设用地审批事权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示范文本(下称2008文本)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新版示范文本契合物权法要求,立足市场原则,维护双方权益,故备受瞩目。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收获,同时对其中的一些条款也有一些疑问。2008文本第31条约定:受让人因自身原因终止该项目投资建设,向出让人提出终止履行本合同并请求退还土地的,出让人报经原批准土地出让方案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分别按以下约定退  相似文献   

18.
##正##出让制度是我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制度的核心,而出让合同是这一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从出让实践看,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出让方案、编制出让文件、评估地价和确定出让底价、组织实施出让活动等方面,大都能按照国家颁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7月14日,A村村民李某向B省自然资源厅申请政府信息公开:B省C市A村某地块的建设用地批复及"一书四方案"。8月10日,B省自然资源厅作出"告知书"答复:"经C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协助调查,你所申请的地块涉及城市批次用地,建设用地批复对应的政府信息为《B省人民政府关于C市2017年第八批次城市建设用地的批复》(xxx[2011]158号,以下简称"158号批复"),  相似文献   

20.
《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实施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实践中,矿业权出让具有行政许可与物权登记的双重特征,导致合同标的物与合同生效的节点存在一定争议。为实施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需要在《矿产资源法》修订过程中明确矿业权以及矿业权出让合同的性质;做好出让前基础准备工作,探索"净矿业权"出让;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审批权限并加强日常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