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土地征收过宽,征收程序不透明,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立法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规范、多元化补偿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定州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区(定州市)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运用瑞典学者韦唐的"效果模式",从目标实现程度、相关者满意度、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以及公平性4个方面评估了定州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绩效水平。[结果](1)定州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政策措施整体实施效果良好,基本实现了征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较优秀,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达到合格级别,公平性实现良好。(2)以征地区片价代替年产值倍数法提高了补偿标准;增设粮食补贴和养老保险,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结论](1)基于"效果模式"构建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绩效评估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定州市征地制度改革效果,验证了指标的可行性。(2)定州市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中求进,做法相对保守,需要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3.
集体土地征收涉及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改变,关涉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生存权益的保障。而征地权的扩张和滥用,使得征地者"左手违法,右手执法",将农民排斥在征地程序之外;土地征收程序因农民参与权的缺失而缺乏合法性和正当性。积极探索农地征收中的农民参与机制,是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的一个突破现实困境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梳理我国法律法规对征收集体土地补偿费及分配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享20%~30%土地补偿费、100%丧失土地权利的农民却只能分配70%~80%土地补偿费的规定之不合理性进行了批判;针对被征地农民依法得不到足额的土地补偿费、不足额的土地补偿费也被截留、挪用、拖欠、扣减、贪污、侵占、私分等现实状况;对土地补偿费分配的改革,提出了将被征地农民直接作为被征收人、明确规定其权利、取消分配程序,实行先补偿后交地、补偿与征收同时完成,完善被征地农民维权程序,强化侵吞土地补偿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览     
《中国土地》2013,(2):6-7
新华网1月11日从城乡土地民生焦点问题突破改革土地民生领域一大突出问题,首推征地问题。必须按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严格征地程序,约束征地行为,强化征地实施监管,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坚决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要坚持"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多元安置保障"原则,全力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分析地方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间在土地征收上的三层博弈关系,探讨土地征收博弈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及由此产生的行为选择以及几者能否取得多赢的可能性,为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方向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图示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使博弈主体在各自行为上非理性选择.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应该使得地方政府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少;地方政府依法征地得到的好处变大;违法征地引起冲突的惩罚成本于地方政府变大,于农民变少;合法征地因被征地农民抵制引发强制执行的成本于政府变少,于农民变大.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土地被征收,国家多次强调各级地方政府要严格规范征地程序,保障被征地人权益,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平衡。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征地程序不合法、农户权益受损等问题,由此引发信访、诉讼事件频发。结合当前土地征收与补偿安置程序中几个易引发争议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征地制度的相关研究对征地决定过程本身的关注不足。对S省C市和Y市征地实践的跟踪调查表明,当前征地决策中存在具体征地事由不公开、公益要求泛化等实体困境和过程参与有限、事后救济无力等程序困境。地方政府允许农地直接入市、强化农民和集体征地话语权等改革探索也因为缺乏持续动力和周边配套而成效不彰。未来应当对征地决策制度改革进行顶层和系统设计。实体上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并通过公正补偿增加征地决策的正当性;程序上更加充分的保障被征地农民和集体组织的参与权,同时畅通事后权利救济渠道;配套上通过允许农地直接入市、改良财税体制等改革着力解决当前扭曲土地征收决策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北流市启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通过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和构建多元补偿安置模式,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改革的经验主要是:制定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政策,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明确征地目录,落实征地制度的公益性改革;完善土地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探究土地征收中的农民诉求。本研究搜集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超过一百万条网友留言记录,借鉴结果和程序正义的思路将土地征收中的农民诉求划分为货币性补偿、社会保障与安置、市民身份的转变、土地征收的合法性、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五大主题,通过中文分词、词频统计等方法对征地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农民更关注结果正义,诉求集中于货币性补偿及社会保障与安置;(2)五个诉求主题的受关注度呈现显著的时间演变特征与空间差异。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是,征地制度改革应当持续在结果正义上发力,但也应当注意程序正义以回应农民逐渐觉醒的权利意识。同时,征地政策的制定应力求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土地征收目录制定的理论及制度基础的分析,结合我国现行城乡土地制度与征地实践,确定了土地征收目录制定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即"缩小征地范围原则"、"剥离非公益性用地原则"和"保障国家或地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用地原则",文章还对土地征收目录制定的其他相关问题,如土地征收的程序性规范、土地征收改革其他相关配套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有关: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法律支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排他性,使当事人缺乏维权的自我激励;政府对农地产权的不当限制直接侵害了当事人的土地权益。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为思想指导,通过重构农地产权制度以有效约束政府征地行为,通过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逐步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构建正当的土地征收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构建正当征地程序以保护土地权益.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中国土地征收程序还存在不公开、被征收方参与程度不高、听证权、司法救济权缺失等问题.研究结论:应在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指导下,借鉴国外经验,从促使征地程序公开、保障集体和农民参与、引入征地目的合法性、征地补偿的司法审查程序、实现程序内在价值等方面对土地征收程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依据土地流转方式, 和林格尔县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14个试点项目可以归纳为公益性征收模式、非公益性流转模式、组合性流转模式。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征收范围、完善征收程序、保障合法权益。结论:和林格尔县在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合理确定补偿标准、探索土地供应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确保各方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权等方面有创新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城市化土地征收中保护农民土地用益物权的问题,从保护农民用益物权的角度推动土地征收改革,有助于实现城市建设中土地征收科学化、理性化、和谐化进行。文章以湖北荆州为例,介绍荆州在土地征收中进行的"保护农民土地用益物权"的改革,其典型特点是回应征地群众的"民生诉求",通过给予农民"携土地资源用益物权"入城的市民身份,并创造农民可以"自由择业"的"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经济环境,使得失地群众生活"有依靠"、工作"有奔头",从而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土地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16.
农地征收活动中利益主体博弈的法律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征收过程卖际上是土地利益的再分配过程,也是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由于博弈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享有的权力(利)不同、获取的征地信息不对称,因此,农地征收活动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是不公平的.本文通过分析不公平博弈的法律原因,如集体土地所有权虚化、征地条件的立法粗疏、政府对征地权力的垄断、征地补偿低微、征地的程序失范等法律问题,提出了立法应确保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独立完整、改革征地制度、制定土地补偿费分配规则及完善土地征收的程序性规范等法律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解析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优先于“让利于农民”的价值取向选择,对征地制度改革的主流思路进行了解析和批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基本架构的最大缺陷是它没有与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相衔接,学界的主流思路没能切中这一要害。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着眼点将实现从“让利于农民”到“尊重农民的土地物权”的转变,改革重点也将从“提高补偿安置水平”转换到“区分征收和征用”上来。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内部构造上是一种准公共权力,中国的征地制度改革设计不能照搬国外的公益性目的说。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标的的土地征收是一种拟制的征收,以土地用益物权为标的的土地征用反而不逊于实质的典型征收。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平等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依法定程序强制取得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且给予一定补偿的行为。平等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理应对土地征收制度有所拘束,宪法平等权贯穿整个土地征收过程的始终,在不同阶段与不同的权利相结合产生特定的内容。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征收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侵犯农民平等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不平等的征地参与权、不平等的征地补偿权、不平等的事后救济权。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平等权的实现包括实体权利上的平等和程序权利上的平等,具体包括明确农民在征地中的地位、在补偿中实现同地同价原则、保障农民平等的知情权和平等地获得救济权。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整是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最大障碍,农民增收难、"农民工闲置"、"民工荒"、征地矛盾突出等,已成为当前发展和稳定的最大瓶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是农村经济突围、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社会管理升级的大文章。要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权能,建立合理有序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按照"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按照"把监管和服务抓起来、把权利和责任放下去"的原则改进征地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重构被征地农民安置的基本理论和制度要素,以期能促进征地安置的进一步改革,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重新界定了被征地农民安置的目的、本质、功能、主体、范围、原则、方式、标准和纠纷调处。研究结论:加快制定土地征收法,对补偿和安置制度进行更为详尽的规范;由民政部门牵头,建立征地安置联动机制;构建以“社保+就业”为主体的、充分考虑农民选择权和参与权的多元化组合安置体系;对征地补偿纠纷和征地安置纠纷进行区别化调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