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统计数据,POI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和综合评价方法,选取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和生活便宜度4个一级指标及18个二级指标,构建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市区、分区、片区及街道尺度对武汉市宜居性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提高武汉城市的宜居性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总体宜居性水平一般,市区层面宜居性受空间结构影响较大,且受河流湖泊的影响作用明显;分区层面上蔡甸区和江夏区的宜居性要明显优于中心城区,而中心城区的各行政区差别不大;片区层面的宜居性呈"多中心"分布格局,且不同街道的宜居性水平受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从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生经济发展动力机制入手,以黑龙江鹤岗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行政区划优化问题进行探讨。针对鹤岗市行政区划存在的中心城区数量过多、行政区划区划划分未能有效利用林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存在郊区包围城区的现象等问题,借鉴国内相关城市行政区划优化改革的经验,提出鹤岗市行政区划优化的具体路径:(1)合并中心城区,拓展区域发展空间;(2)利用林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成立新区,摒弃多头管理;(3)打破郊区包围城区格局,统筹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虽属城市区,但就其基本区情而言,既不同于市属各县,又有别于其他城市区。相对于县来看,近年来飞速建设的洛阳新区全部在洛龙境内,以2005年市四大班子迁入新区办公为标志,我区已成为全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与其他城市区相比较,这个2001年在原郊区基础上设立的城市新区,下辖6个乡镇,农村人口20.7万,占总人口的2/3,城中有乡,  相似文献   

4.
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上海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这两个议程都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服务和保障、卫生与健康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目标和对策措施。徐汇区作为位于上海老城区边缘的中心城区,规模大,人口多,又面临着老城区人口大量导人和外来人员集聚的双重压力,城区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服务与保障问题的解决变得更为重要;同时,本区的工业规模和每年的建设规模都较为庞大,环境污染及其治理也更为严峻。因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探…  相似文献   

5.
上海是人口众多的国际大都市。人口的变迁给上海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近几年来,上海人口变迁的一个明显趋势,由市中心城市向郊区新建城区转移,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逐步下降。这一趋势已经并且将在很长时期内影响着上海郊区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揭示上海人口变迁与上海郊区发展之间的潜在联系,并对上海郊区应如何调整发展战略、赢得先发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康巴什新区城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中国众多城市为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而建设城市新区,而西部地区城市产业与其经济发展实际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康巴什新区为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引导中西部城市健康发展寻找合理对策。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数据案例分析、ArcGIS制图等。研究结果:康巴什新区存在第二产业竞争力弱、产业集聚效益较低、房地产业发展不平衡、城市吸引人口能力弱等问题。研究结论:康巴什新区应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为核心,以产城融合为方向,吸引和培育新型产业,因地制宜完善产业结构,推进物流园区、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增加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与产学研结合;加强与西部能源经济区城市间产业衔接,发挥系统协调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标“四标”之间的关系,提高新区建设的产业集中度和用地集约度;在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加强审批监管,合理界定并严格控制新区规模和数量;优化新区建设用地,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合理运用土地增减挂钩机制,为新区建设提供适度的用地保障;新区建设体现“产城一体”的要求,把新区建成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新区。  相似文献   

8.
市北工业新区是1992年成立的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市级开发区,占地面积为129.79公顷。12年来,上海市北工业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已构建起以微电子制造、软件开发、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研发应用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创业基地。近年来,中心城区的外延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区二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是一项立意深远、贴近民生的伟大工程。文章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森林城市建设的社会公益属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提出了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在贯彻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中的五大实现路径。通过让进入、能到达、有服务、受教育、促就业,不断把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有效公共生态服务,从而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市化的条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普遍意义上讲,城市化过程是人口相对聚集的过程,由于人口聚集之后的生存需要,也就相应地产生了经济要素的聚集过程,中国12亿多人口,70%生活在农村,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主要表现为:工业化中,乡镇企业雇佣了绝大部分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但乡镇企业及其雇佣劳动力没有向城市集中,而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我国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城市化率至少要低1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特点,农村人口和经济要素的聚集并不是传统的以城市为中心,而是在农村范围内寻求自身的聚集中心,在广大农村范围内重点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转型时期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既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资源环境"紧约束"的挑战,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也是为了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汉阳区的用地概况汉阳区是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区工业基础扎实,但服务业发展不足,目前正经历传统产业腾退,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新旧交替关键时期。从土地利用来看,增量开发与存量改造并重。目前土地利用中待建空  相似文献   

12.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湖南省"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方法对"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沙市以综合得分1.715分居于城市群之首,益阳市为1.410分最低,且"3+5"城市群承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从城市综合承载力承载力各要素来看,经济承载力是制约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的首要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下成为城市群共同问题;科技创新与区际交流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和城市由于就业机会多寡的差异,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 要纠正或改变这种不平衡,可供选择的两种办法是: 1.发展和开放大中城市,鼓励并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人口的地域性社会移动为手段,实现城乡就业的动态平衡。 2.刺激农村经济启动,创造更多的农村经济中心。以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多为条件,实现城乡就业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谈到人口老龄化问题,人们往往关注和重视城镇人口的老龄化,而事实上,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远比城市严重,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从总量来看,农村老龄人口远多于城市。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数字计算,城镇老年人口约为3180万,农村则大约为5631万,其绝对数是城镇的1.7倍,从增长速度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随着青壮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将持续上升。从收入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悬殊。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9:1,1995年该比较上升为2.7:1,1997年为2.5:1,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农民纯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而城市居民有各种“生活补贴”。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比以上数据还要大得多。经过新中国建国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城市化水平仍滞后于工业化,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江山城区湿地公园坐落于浙江省江山市文苑路与鹿溪北路交叉口北约120米,江山市博物馆以南,于2010年11月11日动工,2012年12月26日竣工,是江山市首个湿地公园。该公园的建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配套江山城北新区,提升城北新区景观,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一个生活、休憩的场所,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场地风貌,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6—2012年武汉城市圈基础数据,对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进行动态研究。结果显示:7年来,武汉城市圈非农业人口逐渐向圈内超大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上,圈内特大城市数量呈增多趋势;各市建成区扩张程度大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一级中心城市武汉中心职能强度是排名第二的城市的3.7~5.7倍,但各级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差异减小;武汉市与各市的经济联系在7年里逐渐向均衡方向发展;在发展协调程度上,武汉城市圈人均收入逐渐提高,城乡收入差距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外资利用能力得到了提升。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必须扩展非农产业的规模,在大中城市大力推进非农业产业;着重提升二、三级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使圈内每个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更加均衡化;加强对武汉市经济隶属度偏低城市的产业对接与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7.
准确认知并促进城市人口与森林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背景,在分析森林覆盖率与人口密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人林和谐度评价方法,对北京各区及4大功能区的人林和谐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区的森林覆盖率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呈乘幂式减少;人林和谐度也表现为从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到城市功能拓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依次递减趋势,其中人林和谐度处于Ⅰ级的有延庆、怀柔、门头沟、平谷和密云,而西城、东城则处在Ⅳ级的水平。为解决各区之间人林和谐度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建议充分结合各区具体情况,合理运用疏解人口、造林增绿两大举措,推进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供应链贷款模式将传统供应链金融应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互联互通领域,打通了信贷投放"最后一公里",为推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雄安新区打造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治理为支柱的数字城市进程中,中国雄安集团推出了雄安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双创双服金融科技平台等创新型科技平台,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朝阳市农村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贯彻执行,总的来说,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具体农户来看,由于在劳动力、文化素质、生产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农户之间的经济状况也有较大的差别。据朝阳市六县(市)和龙城区570户农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资料,1988年,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户仍占总户数的16.7%,贫困户人口占总人口的17.5%。贫困户的现状是: 一、贫困户人口多,素质差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多少,是直接影响农户收入水平高低的极为重要因素。贫困户人口多,劳动力少,因而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就较多,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对减少;其它户(收入在200元以上户,下同)劳动力多,人口少,因而劳动力负担人口就少,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20.
从地域角度而言,海南农行业务要实现有效发展,既要取决于海口、三亚城市行业务的有效发展,更不能离开广大市县农村业务的有效发展。县域城区是各市县经济金融的中心,也是农业银行市县支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如何加快这一城区业务的有效发展,是当前农业银行市县支行业务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市县支行县域城区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到2002年底,海南农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8.56亿元,其中海口(不含琼山)和三亚城市行合计达103.03亿元,占全行的57.7%(海口城区88.65亿元,占49.65%),市县支行达75.53亿元,占全行的42.3%;全省农行储蓄存款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