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龙  付泳 《发展》2007,(12):50-52
一、前提条件 由于人力资本产权涉及到人,而人是有思想、能动的,这就使得明确人力资本产权是有效激励人力资本的前提条件.要准确把握人力资本产权,首先必须了解产权的含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产权是指由人们对物质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损失,以及他们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一个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权利在内的一系列权利.根据产权学派的理论,我们将人力资本产权定义为:人作为其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拥有的一种特殊的产权权利束,以及不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使用人力资本时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人力资本产权除了具有排他性、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等产权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属性.  相似文献   

2.
孙浩 《特区经济》2005,(10):140-142
目前学术界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的界定非常多,主要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另一类是从企业产权角度理解人力资本产权,认为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3.
刘海敏 《辽宁经济》2006,(8):126-126
一、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的规范和界定功能 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产权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研究成果得到验证,即会计信息失真在私营企业大都表现为虚减利润,以逃避交税;而在国有企业则大都表现为虚增利润。以形成业绩良好的形象,使经营者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  相似文献   

4.
现有理论对企业合约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交易关系的解释值得商榷,因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被不恰当地分解。该文在明确界定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和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内涵的前提下,基于合约理论,针对"资本个人产权分解论"提出了"资本产权转换论"的观点,认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并未发生分解,而是转化为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以此为前提,人力资本个人所有者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价值相当的企业权利。文章最后讨论了企业实践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之间的主要转换形式。  相似文献   

5.
张小光  王子坤 《特区经济》2012,(10):238-240
由于劳务的购买和使用,市场里的企业需要一个特别合约来协调劳务(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关系,以激励人力资本充分发挥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为此,应肯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主体地位,并在企业所有权的安排上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货币资本为中心提出来的,股东为企业的所有者,经理层以“代理者”的身份对企业进行日常经营管理。但由于二者根本利益的不一致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或“内部人”控制而损害股东的利益。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给予人力资本平等的产权地位,这尤其适用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化后,物质资本投入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人力资本所有者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出现,人力资本的投入以企业所有权的形式确定下来,通过制度安排实现所有者的权益和权能。这将从根本上抑制代理问题的产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文娴 《特区经济》2005,(10):362-363
在法学意义上,财产权主体是由个人(公民、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或组织以及国家构成的集合。一个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凡是有可能或有资格承担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自然不可能游离于这一集合之外。具体而言,围绕着人力资本而发生或形成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主体,主要有四种:一是个人与家庭,投资人力资本是每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基本需求。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本人(或者法定监护人、代理人),或者是家长,将作为主体与其他主体发生产权关系。在人力资本的使用中,个人作为占有者和所有者,是当然的主体。二是国家,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力资本生产都主要由国家(政府)投资进行。国家作为主体对其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享有多种权利。三是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与培训机构。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是生产人力资本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与投资主体及其他主体自然要发生产权关系。四是经济性(或非经济性)法人(非法人)组织。  相似文献   

8.
论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界定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基本内涵,认为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与劳动力的劳动属性是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本质差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在产权主体、投资生成、使用状态、价值实现、监督激励、产权残缺与时效再生等方面的共同性,以及在内在本质、人员数量、科层使用、边际贡献、主体需要、管理方法、利益分配与风险抵押等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的物力资本产权主体和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尤其是特殊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包括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基于利益相关合作逻辑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约定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在运营企业资本达到期待业绩的前提下,现实地享有企业相应股权的全部或部分权益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企业产权安排的实质是指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企业各产权主体中的分配。由于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一个特别合约,现代的企业不可能只有一个产权主体,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产权的安排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改革与战略》2009,25(4):31-34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产权主体拥有应有的自然控制权、自由使用权、自主支配权和合理收益权;市场交易和企业交易则是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激励经营者和技术创新者实质上是对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进行激励。因为人力资本是能动性资本,具有与其所有者天然不可分的产权特征。有的学者将企业的这些核心人才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称为“核心人力资本”。西方现代企业在产权变革和治理机制方面非常重视对这类核心人力资本的安排,把对核心人力资本的激励置于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于是现代企业就成为“激励性契约”的组合。换言之,建立有效的核心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企业核心人力资本激励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要以物质…  相似文献   

13.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传统一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产权化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解决企业的代理问题,提高经营效率,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的、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的新型公司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家无限责任的存在,造成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成为无足轻重。经营者权利与责任不对称,所有者对经营者缺乏约束,形成产权主体的行为失当。多层次委托一代理经营制,真正维系其关系的只是行政手段,所有者利益得不到保证,甚至被委托、代理者合伙侵蚀。推动强帛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双元三变迁,是必然要发生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制度落后,企业微观运行机制不合理;二是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僵化呆滞,产权关系理不顺。所谓产权管理体制,是指用以明确产权关系、界定产权管理职能,从而有效保障产权约束,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发展资产所有者利益的一整套组织形式和行为准则。以产权关系协调化为宗旨,对我国国有产权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是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通过制订相应的法规,调整国有资产经营组织和经营方式,正确处理国家与股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中虚拟物品的交易规模已达上百亿,如此巨大的市场,产权主体应确定。但很多人认为虚拟物品不是物,不属于财产范畴,所以没有产权主体。那虚拟物品到底是不是物?该不该界定产权?该界定给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显性或隐性谈判的方式在企业的产权安排中获得了自身的地位,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实力主要来自于其具有的人力资本的特性,人力资本的这些性质综合影响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实力,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实力的此消彼长决定了企业中的产权安排。  相似文献   

18.
产权管理制度是以法律的形式对财产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规范化,是对主体地位、权力、利益、责任等的确认形式。任何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在现定的财产关系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保持一定的获取产权利益的方式,并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活动使其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换句话说,主体利益的实现,必须依靠既定的产权管理制度,依靠产权管理制度中赋予他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9.
薛万东 《北方经济》2006,(11):38-39
本文在界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概念和揭示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基础上,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风险:人力资本多元投资主体产权要求与单一载体之间的矛盾风险、人力资本在使用中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本流动性风险。并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揭示了信息不完全带来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决策失误风险、投资未来收益不确定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0.
薛万东 《北方经济》2006,(22):38-39
本文在界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概念和揭示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基础上,从产权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风险:人力资本多元投资主体产权要求与单一载体之间的矛盾风险、人力资本在使用中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本流动性风险.并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揭示了信息不完全带来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决策失误风险、投资未来收益不确定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