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陕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我们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软件以及硬件两方面论述了陕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全面分析了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可持续的硬件设施、完善的专业性软件设施以及创新的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意见,并且对于推动陕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短缺分析:以中西部四省调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总量不足、区域不平衡、结构失衡、投资主体缺失等问题。通过中、西部四省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农业发展战略、资源禀赋结构、投资激励和投资流向陷阱等四个方面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乏力的重要原因。在合理界定农村基础设施种类的基础上,放活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市场,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短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旧的投资体制,造成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十分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管理,在基础设施方面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理念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效用发挥。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方面提高认识,树立新的基础设施管理理念,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在当前的形势下把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管理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是以政府、农村信贷、城乡集体及农户个体投资为主.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存在政府投融资主体功能弱化,农村信贷对基础设施贷款心存忧虑,城乡集体及农户个体不愿投资等现实问题.建议,在进行基础设施确权的基础上,在投资方式、融资渠道、信息纰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大力利用民间资本,把外包、特许经营、产权交易等路径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农村公路网设施、客运站场、客运班线和客运车辆四个方面,建立了农村客运基础设施与农村公路协调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通过列举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村公路客运的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农村公路网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价。根据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与分类,对其进行社会评价有其自身的目的、原则和特点,据此从政治因素、社会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构建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PPP模式打破了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研究就是为这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设计相应的运行机制促进PPP模式的发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应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水利、能源、医疗、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供给角度看,温州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仅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乡村道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生活基础设施较完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校舍和教学基础设施良好;被调查者对农村保障性公共产品、文化娱乐设施供给满意率近五成。从需求角度看,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优先序依次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村庄整治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村民自治、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调研结果表明,温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为此,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陕西榆林市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民间资本,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落后,因此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和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榆林市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扩大融资渠道、完善税收优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不明、责任划分不清、供给主体单一、农民参与度不够是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应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并进、地区求同存异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模式;中央与地方应坚持“谁受益,谁负责”供给原则;明晰产权制度,依靠农民主体力量;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法律保障体系等措施来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主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税费改革后公共财政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从甘肃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现状及特殊性出发,从公共财政角度分析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制度性原因,并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息化对贵州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贵州农村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能力、信息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发展环境亟待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人才培养以实现贵州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物流现状与政策性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利 《全国商情》2006,(6):99-103
我国农村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设施落后、专业化与社会化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宏观调控缺位等问题。针对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政策上应有所突破,如在农村物流全局规划、制度创新、组织建设、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环境营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消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生产与消费性的基础设施将极大地促进农村消费。据此,本文以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对农村消费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拉动效应差别很大。因此,我们必须有重点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BOT投融资方式,并论证了采用这一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针对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BOT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民连续7年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是制约“三农”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到贯彻落实好国家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有关政策;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找出了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对农村经济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农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扩大投资渠道及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建设重点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资本问题是关键,仅靠政府主体难以达到农村基础设施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大力引进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行政体制、政策环境、融资方面、市场退出和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绩效审计,只是由部分审计机关零散地进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这与我国目前缺乏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有关,因此必须尽快加强这方面的立法。结合我国国情,立法可以采用地方先行的模式,应明确立法的目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标准,同时还需要以法律形式建立绩效审计结果报告制度、公告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