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有较深的影响:在政治方面他将影响和侵蚀国家的主权和自治;在经济方面,它将挑战国家化经济;在文化方面,全球文化不是同质化和一元化,而是由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所组成的多元的和异质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作为政治单位的民族国家的主权仍是世界政治的重心所系尽管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着人类社会政治结构朝全球性方向演进,从而形成国际社会与民族国家在政治影响上的互动。各个民族国家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政治中去,全球性治理和超国家治理的组织正是由各个国家积极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财经动态     
《国际融资》2008,(10):68-69
美国艾格菲集团再“圈”四猪场;交银国信计划募集5.2亿元资金,进军能源PE领域;主权财富基金自愿行为准则初定拟建立常设机构;酷6网力争成为首家上市视频网站;中国临床试验产业蓄势待发,风险投资谨慎看待CRO;大众点评网年底拟进行第三轮融资,3年后将上市;杭州钱江产业投资基金方案确定,首期募资50亿元;  相似文献   

3.
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信用评级业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高度垄断的全球信用评级市场力争扩大国际话语权.美国的评级机构已经逐渐进入中国市场,直接或间接从事相关评级业务.我国应培育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设计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加强评级机构行业自律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有公信力的民族信用评...  相似文献   

4.
欧洲银行业联盟的成因
  我将首先介绍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三个原因:第一,将主权风险与银行风险脱钩以重建金融市场一体化;第二,避免银行监管中的国家偏好;第三,恢复货币政策的正常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外投资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经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世界性海外投资迅速增长。1986年世界海外投资总额已超过6000亿美元,英国是世界最早、最大的海外投资国,由1985年的87亿英镑增到1987年的178亿英镑;美国1985年海外投资达2326亿美元;日本海外投资较晚,却后来居上,1985年仅122亿美元,1986年已达1060亿美元,仅次于英美、成为第三海外投资大国;南朝鲜1959年开始海外投资,1987年已超10亿美元,国外企业遍及06多个国家和地区;台湾1953年开始海外投资,1986年仅一年对外投资达3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注意海外投资、苏联、东欧和中国等也开始涉足海外市场,1976-1979年苏联在国外的跨国公司120家,东欧其他国家也在海外建立了500多个企业,我国至1987年底,已在6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多个非贸易性投资企业,广西截止1989年6月底经国务院、经贸部及广西有关部门的批准在境外建立了28家企业,其中非贸易性企业9家。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险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在最新一期《国际经济评论》中撰文称,目前中国统账结合制度下建立主权养老基金的格局受到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保制度架构的制约,应整合资源,统一思路,建立一个由两只"储备型"主权养老基金和一只"缴费型"主权养老基金构成的三足鼎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发展迅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投资与并购,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自成立以来,进行了多项投资,其中对黑石公司的投资因股价的不断下跌遭遇了巨额账面亏损。本文针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探究中投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其原因,并对未来投资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0年以来,迪拜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全球主权债务担忧又起。1月8日,惠誉宣布对希腊“降级”;次日,标普宣布下调对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展望,并警告未来两年可能对该国降级;一周后,标普又宣布对希腊降级。  相似文献   

9.
外汇储备管理与主权财富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主权基金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次贷危机以来,主权基金的投资活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基金的戒惧也正在由单纯的讨论上升到政府间制订行为规则层面。如何看待主权基金及其兴起?次贷危机后主权基金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风险?主权基金在发达国家投资的前景和未来发展模式如何?国际上主权基金是怎样运作的?中国主权基金如何在摸索中前行?如何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订和讨论?本刊特别策划“主权财富基金”专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撰文,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盖群 《中国外资》2011,(16):56+80-56,80
金融危机后,周小川行长关于建立超主权货币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用超主权货币代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可以克服当前主权货币作为货币的内在风险和缺陷。但是,建立超主权货币存在着许多现实困难,比如超主权货币的选择以及其发行机构,这些实际问题决定了超主权货币在近期内不可能实现。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