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媒格局的变化之下,广告模式也悄然发生变化,传统广告的传播效果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了,一种基于传统广告模式的新型广告方式——植入式广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植入式广告有着精准性、隐蔽性、持续性以及广泛性的优势,能够将品牌信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受众,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植入式广告还存在着应用泛化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植入式广告传播阶段以及传播模式,并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7,(5)
随着当代网络、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植入式广告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媒体。调查结果显示,植入式广告以其投入成本低、目标受众针对性强、产品及品牌信息传递较为隐匿,相较于传统广告更易于被受众所接受。本文主要探讨植入式广告在当下影视、综艺作品中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对植入式广告的基本特征、植入类型、广告效果,对受众产生的影响等几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植入式广告在整个广告营销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挖掘未来植入广告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行业更好地了解植入广告,为企业在大众传媒中更好投放植入广告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颖 《消费导刊》2011,(11):110-110,141
植入式广告在电视剧、电影和各种节目中的频繁亮相。使得中国观众对它不再陌生,过于粗糙的广告植入在受众中已经引起一些不满甚至反感了。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和对植入式广告策划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植入式广告正在向品牌整台营销传播的新途径转变。本文以欧莱雅对《苏菲日记2》的植入广告为研究对象,观察欧莱雅对《苏菲日记2》广告植入的意图、操作特点、成功与不足,分析其广告植入与其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结合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4.
叶欣  王文轩 《广告导报》2006,(8):127-128
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植入式广告大规模应用还是近几年的事,植入式广告同其他广告、公关活动一样需要策略化的运作形式,文章从植入式广告的内容,品牌符号意义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等方面对其运作策略做了一定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体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硬广告,植入式广告因其自身所具有的隐蔽性的特点,在营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植入式广告在国内外电影中的应用已有较长历史且发展前景广阔。然而植入式广告在电影中的应用也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载体,电影如何进行广告植入能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又保证艺术完整性?本课题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近十年国内实例出发,以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分析植入式广告如何发挥作用。笔者在进一步分析电影中影响植入式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尝试为国内植入式广告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叔良 《中国广告》2014,(9):144-146
正要让一个品牌坚守14年,需要怎样的经营理念和竞争实力?14年风云变幻,收看《天气预报》却成了中国观众不变的习惯。《天气预报》一直坚持"以诚相待,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如今已成为中国品牌传播的优质平台,积累了一批合作十几年的老客户。今天的《天气预报》,不仅是企业广告宣传策略中的一种手段,还成为了企业的战略资源,与企业休戚与共,共同成长。最早的植入式广告的典型代表目前,电视植入广告已经遍地开花。追本溯源,植入式  相似文献   

7.
钱娜 《品牌》2014,(12)
在市场竞争积累、营销手段多元化的今天,广告作为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已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和应用,伴随着广告费用的不断攀升,广告的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而植入式广告正是这一时期异军突起新的广告传播形式。本文从影视植入式广告的特点入手结合受众的心理特点,浅析现阶段影视剧中植入广告的发展情况,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效果,以及如何巧妙运用植入式广告的投放技巧,在观众和消费者之间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方式,以其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迅速融入到大众的现实生活。依托于大众传媒,植入式广告为品牌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透过表层现状深度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影院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聚集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影院人群聚集以及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很多广告主也就开始注重影院广告市场的开发和利用,希望将影院作为广告宣传以及提升广告效果的一个重要平台,所以影院广告也就变得越来越流行以及普遍。正是因为影院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所以加强对于影院广告的研究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影院广告的品牌传播效果来进行研究,首先对于现有的影院广告类型进行阐述;其次对影院广告的品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提升影院广告的品牌传播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影院广告的品牌传播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告业的发展,传统硬性广告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如广告的有效性下降、消费者对广告的抵触、广告发布的时间和空间的压缩,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广告传播方式,而植入式广告则跳出了传统广告的直白诉求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动人的形式潜入受众的视野,使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于不经意间构建起对商品的潜意识知觉,接受关于产品或者品牌的信息.本文从植入式广告概述开始,分析了植入式广告的作用,以及提出了操作植入式广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企业的广告传播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大IP作品不断被翻拍成影视作品搬上荧幕,除了演员和原著本身的热度外,同样让人不能忽视的是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式广告。本文以影视作品中的植入式广告为探究对象,分析了植入式广告的多种植入方式及现状,并提出优化植入式广告传播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市场,广告作为最有利的宣传手段的地位日渐衰弱,人们都在寻找新的模式和新的方法来达到新的营销效果,植入式是广告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和重视,在新的平台上形成新的营销效果。在国外植入式广告已经不再陌生,而且基本趋于成熟。在中国植入式广告也在快速的发展中,但是植入式广告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好它的正面效果,尽量的避免它的负面效果来使得它的营销效果达到更好。  相似文献   

13.
品牌的超广告传播策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的广告业并不缺乏规模,但是缺少尊严。缺少尊严的原因在于它的专业度不够,还有就是广告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品牌传播的全部要求,或者说无法去完成企业品牌传播的任务。实际上今天广告公司的运作也已经超越了广告的范畴。所以我今天的话题是品牌的超广告传播。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剧,众多外国企业和品牌商品进入中国.在新企业和商品进入新的国度时,广告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起了巨大的衔接作用,因此品牌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重大挑战,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时也面临着同样问题.本文从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现状与问题出发,借鉴国外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方式和策略,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隐性广告如何投放才能更加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广告也称植入式广告,它是将产品或品牌策略性的融入电影、电视剧、文体演出、电视节目或电脑游戏中,通过场景再现,让观众对产品或品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成功营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兵 《糖烟酒周刊》2007,(25):21-21
作为执行公司战略的一个工具,广告营销成为提升品牌的必要手段,更是整个营销传播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品牌是先有“品”才有“牌”,广告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品牌的品味,因此广告营销逐渐成为品牌推广的一个重要环节,广告正在成为众多企业营销的重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企业正不遗余力的运用广告这种快速的传播手段为销售助跑。  相似文献   

17.
石静 《商业科技》2013,(29):106-106
在当今市场,广告作为最有利的宣传手段的地位日渐衰弱,人们都在寻找新的模式和新的方法来达到新的营销效果,植入式是广告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和重视,在新的平台上形成新的营销效果。在国外植入式广告已经不再陌生.而且基本趋于成熟。在中国植入式广告也在快速的发展中,但是植入式广告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好它的正面效果,尽量的避免它的负面效果来使得它的营销效果达到更好。  相似文献   

18.
冤家广告也就是广告传播中的竞争性广告.是基于不同品牌的同类型产品的比较而出现的一种广告,它的出现满足了消费者在广告传播中的猎奇心理,将广告的传统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全球化带给广告业的必然结果,就是广告的跨文化传播。跨文化的国际广告作为强有力的传播工具,跨越民族与国家的界限,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广告进入中国;不断成熟的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踏上了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漫漫征途。在跨国营销的过程中,如何规避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造成的广告传播障碍与风险,是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奋斗》看影视剧植入广告十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众多广告主而言,影视剧植入式广告是一种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传播效果的新广告形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