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朱岩 《科技和产业》2009,9(5):24-26,94
以浙江温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为例,从政府和企业互动关系的视角,分析了政府在产业集聚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提出在产业集聚的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影响如果适度,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以及竞争优势的保持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如若政府行为不当,会成为集聚体保持竞争优势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解释产业集聚现象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总结了产生产业集聚效应的经济机理,进而提出了产业集聚的政策含义和对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行为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匹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依靠联系网络,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发展不同阶段对政府政策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求政府采取不同措施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文章旨在研究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应具备相匹配的行为,以期为地方政府在各时期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决策提供一种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放潮》2005,(1):7-7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陈明森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等词语使用频率非常高。不过.陈明森提醒,一方面工业发展有产业集聚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世界产业的分工更细,搞产业链不能贪大求全。他说,前一段到一些地方考察,发现许多地方不论大小产业发展都提搞产业链,有点大而全、小而全的味道,这没有必要。现在国际上产业分工细到不仅部门分工,  相似文献   

5.
赵伟 《浙江经济》2009,(19):42-43
区域制度转型与产业集聚的“倒逼机制”,仅限于地方政府有权处置的产业与行业,超出地方政府权限,“倒逼机制”便无能为力了  相似文献   

6.
何震 《新疆财经》2011,(6):17-22,29
金融集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影响金融集聚的因素有很多,政府行为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首先选择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两类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然后对新疆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姜珊 《科技和产业》2020,20(8):153-156
科技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现已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基于政府行为这一视角,以南山区作为研究对象,选用2006-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政府行为对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断增加,其对南山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支持力度,发挥引导作用,进而促进南山区科技服务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产业集聚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把公共政策重点转向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得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江  贺传皎 《珠江经济》2006,(12):61-67
产业集聚有利于发挥单一企业的外部经济效应,提升整体工业的竞争力,但其形成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工业企业的现状分布研究发现,深圳的产业集聚发展可分为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两种类型,这两类产业都或多或少地受一些空间集聚因素影响,其中企业间的联系、地方公共设施等因素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强势因素,而劳动力、土地、区域品牌等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弱势因素。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为未来各行业的集聚发展提出指引。  相似文献   

10.
政府官员的意识、赶超愿望、获得新闻界的关注程度等是地方政府的行为诱导因素,山东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生成符合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以规制地方政府行为、改善要素与需求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为契机,改革地方农产品宏观管理机构,建立蔬菜安全可追溯系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并推行个人声誉制度,引导产业集群形成,可以最终实现提升区域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既有研究表明,政府政策对产业集聚存在显著影响。而在转轨期中国,政府政策行为涉及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公共服务政策,以及部分地区政府直接参与地方经济的投资活动等多样化内容形式。通过考察中国现阶段地区工业集聚呈现的新特点,即地区工业集聚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地区工业集聚程度降低态势;探讨政府差异化的政策行为对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内在影响;并基于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政府政策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不同;对外开放政策、产业政策、公共服务政策有利于地区工业集聚;财政政策对地区工业集聚存在负向作用;而土地政策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虚拟变量和直辖市虚拟变量,对地区工业集聚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机制——以九寨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信友 《特区经济》2008,(11):158-159
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结合旅游业的特殊性,以九寨沟为例,指出区位指向性、集聚机制、扩散机制和政府作用是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原因。区域指向性是产业布局的基础,集聚机制使旅游要素向"点"集聚,扩散机制使旅游要素向区域分散,政府行为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利补充,几者的有机作用形成了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李罗兰 《中国经贸》2013,(16):115-115
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自重庆直辖以来,经济总量稳步增长,金融体系逐步完善,政府不断推进重庆的金融产业集聚,构建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4.
余训培 《乡镇经济》2003,(2):5-7,45
本以五大产业为例介绍了浙江省温岭市的乡镇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了该地区集聚的形成机理及发展特点,以及作为一种不完全集聚的表现,指出了温岭产业的集聚带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发展经济类行业协会来规范和引导集聚乡镇企业的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旅游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江苏各市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全省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还不高,从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相对发展类型上看,苏州、无锡为区域经济主导型,南京、镇江为旅游产业集聚主导型,常州为同步发展型,南通、徐州、泰州、盐城为旅游产业集聚滞后型,扬州、连云港、淮安、宿迁为区域经济滞后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13,(14):31-33
我们有理由相信,亳州市和古井贡酒的案例,只是这十余年来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作为“推手”,甚至直接参与微观层面企业运行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曾经的光伏之都江苏无锡,多晶硅之都江西新余,还是煤炭之都内蒙古鄂尔多斯等等,当地单一产业集聚和爆发式增长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扶持,故而等到企业纷纷陷入产能过剩沼泽之后,地方政府不得不为自己曾付出的高昂“沉没成本”继续出手,想尽办法延缓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认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所实施的片面城市化政策导致政府对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了劳动力区际流动的隐性成本,降低了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性,阻碍了我国产业在空间上的高效集聚。因此,为提高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水平和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有必要着力推动以流动人口市民化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白旭川 《发展》2012,(7):70-71
天水市在实施产业集聚战略过程中,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管理,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应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市场治理体制、市场导向、市场环境、产业链核心和服务型政府构建等方面大力加快天水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9.
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和运作模式。金融资本的属性,决定了其投资行为实际上是在追寻高收益、高风险。而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则通过与实体经济其他产业的相互促进,逐步形成VC、PE产业投资金融集群。金融产业集群不但能提高金融创新的速度和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及风险分摊,而且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促进新金融机构的建立。金融机构集聚是一个城市成为金融中心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在许多方面都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形成政府推动型金融集群。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依托其内在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然而,产业集聚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其正面效应,同时也存在产业集聚会扩大区域差距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提供的企业单位数和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两个指标对赫芬达尔指数进行大致的测算,虽然没有艾利森和格莱赛那样精确,但对产业空间集聚度测度没有较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度与工业总产值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其他的相关制造业行业的集聚度大多与其工业总产值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也正说明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要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并为产业集群的萌芽和成长提供良好环境,进一步对产业集群加以扶持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加快西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其重点要增加中西部教育和培训投入等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