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5月,由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张彬会长请示水利电力部李代耕副部长同意,《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正式创刊,由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内部发行,季刊。1986年1月,《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3年8月1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正式公开出版,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发行。1993年10月起,《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启用正式刊号。石云山、林昭畇分别被任命为总编和主编。1995年1月,李佐浩被任命为主编。6月,经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协会请示,中电联党组做出决定,《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作为…  相似文献   

2.
1983年5月,由原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张彬会长请示原水利电力部李代耕副部长同意,《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正式创刊。由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内部发行,季刊。1986年1月,《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3年8月1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正式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双月刊。由1993年10月起,《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使用正式刊号。总编:石云山主编:林昭1995年1月,主编:李佑浩。1995年6月,经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协会请示,中电联党组做决定,将《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9):I0006-I0008
1983年 5月,由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张彬会长请示水利电力部李代耕副部长同意,《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正式创刊。由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内部发行,季刊。  相似文献   

4.
自贡电力企协自1989年改选换届以来,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电力系统、自贡市工交系统先进企协称号;1992年又荣获中国水利电力企协授予的“全国10名优秀企协”。自贡电力企协强化横向合作,1992年动议并参与组建了“协联经济实体”——四川省川南电力联合总公司,以及下属7个地区公司和5个专业公司取得了“以智拓财,以财拓智”的良性循环和实质性突破。此举引起了电网内外的关注,先后由《自贡日报》、《西南电力报》、《四川工人日报》、《广东阳江电力报》、《中国电力报》、《四川电业》、《川电宣传》、《自贡经济管理》、《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水利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等报刊作了报道。随之,企业、企协的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光阴荏苒。转瞬《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已出刊200期。而且1996年从《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更为现名也已经历了十个春秋。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的前身是《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创办于1983年,原由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主办。1995年6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决定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定为联合会、协会的会刊,并将编辑部归属中电联办公室直接管理。从此,刊物在原有基础上,大踏步前进,有了可喜的飞跃,在全国各行业管理类刊物中享有较高声誉,受到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的表彰。当前,刊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广大读者的支持下,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一、起点高、进展快、不断迈上新台阶。刊物发展经…  相似文献   

7.
一、简要回顾1992年,自贡电力企协继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电力系统、自贡市工交系统先进企协之后,又“双喜临门”——一是自我思变,锐意改革创新,顽强进取,进入中国水利电力企协授予的“全国10名优秀企协”行列;二是自折篱笆,强化横向合作,牵头兴办经济实体,实现“以智拓财、以财拓智”的良性循环跨出实质性的一步。1.政策、理论、学术研讨走在省电力系统、自贡市工交系统前列。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多来企协理事和会员先后在《电业政策研究》、《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国内外经  相似文献   

8.
《水利电力企业管理》1992年第三期刊登了王茂才同志《关于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探讨》文章,文内阐述了固定资产的磨损和折旧,分析了现行折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年数比例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公式。笔者亦想就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问题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的前身是创于1983年的《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杂志,1996年更为现名。1997年在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的全国管理类期刊评比中获表扬奖,1998年,被中国期刊协会指定为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赠送期刊、至今,《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已出刊100期。纵观办刊历程,特别是近2年多办刊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本刊所以取得较大进步,在为政府、为企业“双向”服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全国电为企业、事业单位中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有自己的特色。而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我在风中,风在路上,路在你温暖的目光里。多年前,大学毕业留言册上,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们的留言。今天,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综合版第400期、农电版第401期杂志出刊之际,我要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把这句话送给多年来一直关心和鼓励着我们的所有领导和朋友们。这本杂志最早叫《水利电力企业管理》,1993年正式公开出版,到1996年更名为《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年来,沧桑变幻,粗粗算来,我应该是第五任杂志社社长了,编辑队伍也换了三、四拨人了。杂志所服务的电力行业和电力企业也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一年新的奉献张燕玉《中国包装工业》创办以来在广大包装企业和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市场供销人员的厚爱和关注下,稳步迈入了一九九五年。今年,对于《中国包装工业》的发展来说是至为关键的一年。今年也是国家"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两年前,杂志社成...  相似文献   

12.
<正>我在风中,风在路上,路在你温暖的目光里。多年前,大学毕业留言册上,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们的留言。今天,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第400期杂志出刊之际,我要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把这句话,送给多年来一直关心和鼓励着我们的所有领导和朋友们。这本杂志最早叫《水利电力企业管理》,1993年正式公开出版,到1996年更名为《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年来,沧桑变  相似文献   

13.
光阴荏苒,转瞬《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已出刊200期,而且1996年从《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更为现名也已经历了十个春秋。在国家和电力行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时代,本刊实现了由原来的内部刊物为水电企协会员单位服务面向全电力行业服务的转变,成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会刊,并步入了全国期刊业百家出境参展期刊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期刊行列。十年来,本刊受到了广大读者普遍的关注和真诚欢迎,被称为“反映读者心声和领跑中国电力改革与发展和管理创新”的优秀期刊。本刊更名以来的十年,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十年,也是实现历史性…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致读者读者朋友们:从本期起,《水利电力企业管理》正式更名为《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本刊做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电力企业家协会的会刊与您们见面了。“草长莺飞二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本刊愿做报春的纸鸢,乘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东风,将...  相似文献   

15.
游夏 《广西电业》2006,(12):56-57
根据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工作的通知》,到2005年止,用3年的时间在国有企业完成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工作。作为大型国有施工企业,广西水电工程局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国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了该制度。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是在总结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改革力度大、起点较高、内容丰富,将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
学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几点体会与建议刘仲桂(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厅南宁市530023)根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利部于1997年12月20日以7号令颁布了《...  相似文献   

17.
突出新的工作重点 进行新探索(会议总结发言)中国水电企协第一副会长万里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和企业家协会1994年秘书长会议,从4月21—24日会期历时四天,现在就要结束了。四川省水电厅副厅长谢成荣,自贡市市长陶希晦莅临会议,看望代表并发表了热情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电企协 中国水电企业家协会1994年秘书长会议纪要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水利电力企业家协会1994年秘书长会议和四川省电力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会议于1994年4月21日至24日在四川省自贡市同时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流域、省水利、水电企协,网...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目前,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水利电力标准每年有30~40种,300万字左右,约占水利电力出版社全年出版任务的15%。水利电力出版社对标准的出版工作非常重视,先后制订了《水利电力标准出版工作管理暂行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1992年12月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并于9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改革的一项突破性的进展,是我国企业财务行为迈向市场经济,向国际惯例靠拢的重要标志。新旧制度的转换,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作出相应的变更。指标作为反映和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主式,也需随着新财会制度内容的改变与旧制度下的指标有所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连续过程,企业最终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取得取决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经营要素的综合开发利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