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李文生 《消费经济》2000,16(5):25-29
一、中国当前白酒产业发展突出的四大特征 1.白酒总量及占有份额持续回落 1981年全国饮料酒总产量为466万吨,其中白酒占55.2%,啤酒占20.4%,葡萄酒占2.5%,黄酒占12.3%,果酒及其它酒占9.6%;1998年全国饮料酒总产量约为2750万吨,其中白酒占20.49%,啤酒...  相似文献   

2.
艳梅 《中国广告》2005,(11):152-153
中国目前有37000多家白酒企业.30000多个白酒品牌.其中区域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们在白酒行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煎熬.也分享着区域市场强势品牌的快乐。白酒需求从总体来说.中低档酒呈现萎缩的局面,中高档白酒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高档酒又在向“茅五剑”等领先企业集中,市场份额无时无刻不在被领先企业所蚕食.区域品牌的利润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3.
吴勇毅 《商界名家》2006,(5):101-103
在中国白酒市场,早过了啤酒.红酒所处群雄纷争.诸强鼎立的战国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万家争鸣万家齐放”的“群虫时代”——大大小小4万多家白酒厂,十多万个白酒品牌,“一年喝倒一个品牌”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一个月喝倒品牌”也是屡见不鲜。然而厦金醉一个出道不到两年的白酒初出“牛犊”,以提襟见肘的资金,极其有限的市场网络,毫无知名度的品牌,创造福建白酒业一个奇迹,年销售突破千吨,香飘万里,一下子醉倒海峡两岸,成为福建乃至海峡两地白酒业一只黑马。厦金醉的成功。在业界叹为“厦金现象”。  相似文献   

4.
川弘 《糖烟酒周刊》2007,(26):98-98
长期以来,在消费者眼中,“茅五剑”一直是中国高档名酒的代名词.代表的是中国白酒最高质量和至高荣誉。近20年来,无论是品牌资产.还是生产规模、上缴税金,五粮液、茅台、剑南春一直高居全国白酒行业前“三甲”。其中,五粮液无论在品牌资产和生产规模、上缴税金上均为首位,茅台在品牌资产上居第二位。剑南春在生产规模上居第二位,入库税金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5.
组建于1956年的陕西西凤酒厂.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无论是西凤的品牌文化历史还是产品的口感特色.在行业内都是一流的。在计划经济时代.风光半个世纪,无论产量和销量,西凤都始终排在全国前十位。然而进入市场经济后.自1993年至2000年左右.在中国白酒十强中再也找不到凤凰的踪迹。伴随着与西凤同时出名的茅台稳居行业第二.以及泸州老窖和汾酒在第四、第五胶着状态的良性竞争中的发展,更伴随着市场向传统名优白酒品牌的快速集中,西凤给了人们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之一。今天.中国白酒仍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最大的产销量而弛名世界。目前.中国白酒年产量已逾700万吨.约占世界烈性酒总产量的40%.居首位。其良好的投资回报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吸引了中外企业界对它的关注和投入.新企业、新品牌,新产品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酒类市场,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随着21世纪我国加入WTO.  相似文献   

7.
随着酒类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地方性的白酒品牌冲击加大。本文通过对地方性品牌板城烧锅酒营销状况进行分析,找到营销问题,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为地方性白酒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端白酒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突围而出,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借鉴国外品牌的成功经验,品牌奢侈化是高端白酒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条基本路径。强大的消费需求能力和白酒行业高速发展趋势将为白酒企业进军奢侈酒品牌提供保障,未来,白酒奢侈品牌或将成为白酒企业发展方向。目前,中国急需拥有自己的世界级奢侈品品牌,而白酒奢侈品牌将提升整个行业的价值和发展空间。本文对白酒打造奢侈品牌的条件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它们是强势品牌.它们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发展“文化”它们是中国白酒可以期待的中坚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6,(32):26-26
山东白酒以地产地销为特色,基本上每个县、市都有几个地产的白酒品牌,这些品牌擅长开发品牌买断产品,成为独特的鲁式买断。本刊曾经将这种现象称为“全国最大的地产品牌群落”。目前在山东德州市场,这种品牌买断的现象正在从经销商买断延伸到终端买断,一个小小的餐饮店都可以搞品牌买断,他们不做市场,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销量占到了当地白酒销量的一半以上,严重冲击了酒店终端的市场。  相似文献   

11.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33):82-83
众所周知.洋酒这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针对洋酒的发展形势.业内观点不一。有的认为这几年大的消费环境出现了变化,白酒同样增长很快,洋酒不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有的认为洋酒的发展最终将和白酒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威胁会越来越大。不过有一点业内都已经形成共识:抓紧学习洋酒先进的操作经验,尽快提升自己的酒水经营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采访的15个美国人中,除了两个来过中国的美国商人说出茅台品牌外,其余人都不能准确说出中国白酒的品牌,还有3个人以为日本清酒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5,(41):6-6
白酒以后的发展将主要走两条路线,一是品牌路线,二是健康路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行业做大难,但是消亡也不可能。白酒行业竞争激烈,有来自内部的冲击,也有来自外部的冲击。白酒不是朝阳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它正向着品牌、名酒企业和原产地集中三个方向上走。——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 谢明  相似文献   

14.
诞生于1998年12月10日的金六福,尽管本身并不生产一滴酒,但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到2001年就做到新锐白酒第一的规模;2003年,金六福销量达到18亿元,2004年突破20亿元,2005年金六福跻身白酒市场前五强,品牌无形价值更是高达28.8亿元,并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跨世纪中国著名白酒品牌”。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6,(8):120-121
近年来,中国白酒市场经过激烈的竞争。跨越裂变、重组、整合的历练过程。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新的品牌格局以及新的市场形态.一些品质卓越、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白酒品牌起来了,一些质量参差不齐、小品牌、小杂牌、且没有文化支撑的白酒牌子倒下了。消费市场开始走向成熟。那些有公信力和亲和力的白酒品牌逐渐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销售与管理     
《销售与管理》2008,(1):8-8
白酒之地里出现“高档女人” 轩尼诗将“文君”酒作高档白酒品牌来打造,很有意思,白酒之地从此出现“高档女人”。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也是中国白酒企业没有尝试过的事,但轩尼诗正在这么干,一切都有意思。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白酒行业区域性强势品牌众多,这些品牌常常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内独领风骚,而这些白酒企业所在地更是其丰衣足食的保证。所以当面临外地白酒的侵入之时,地产白酒不会袖手旁观,不仅是采取常规的阻击战术.还会使出诸多的恶招。在此略做整理,共寻斗恶之策。  相似文献   

18.
《广告大观》2010,(11):61-62
从品牌的角度看,中国白酒毫无疑问在向着奢侈品方向裸奔。正如名牌不是品牌,奢侈不等于奢侈品,中国白酒市场很符合国内消费市场的“从规模市场向价值市场转移”的大规律,正是这几年白酒行业要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湖北酒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面对逝者如斯的长江水,近年来到过武汉的外省白酒品牌们一定会感叹:诺大的武汉三镇,竟没有我等的容身之地!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中国白酒度数的创新空间是很大的.白酒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白酒企业要突围,必须从内在质量上下功夫,同时和自身工艺结合起来,开创个性度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