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夏立军  鹿小楠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145-150,158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是影响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两大因素,同时分别影响其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的程度及其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来配合其盈余管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监管者需要同时兼顾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行为和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即采取协调监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水平、自愿性信息披露以及总体信息披露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为基础,建立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试图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的结构特征,从而为改进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产权、公司治理、财务经营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影响证券市场效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改变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但是虚假信息披露可能导致证券市场信任危机.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深交所200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公司年报,选取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对选取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的实证结果表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福建省48家上市公司2006年的年报为研究样本,对照中国证监会2005年12月26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以下简称《2号准则》),对其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探讨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业绩、“戴帽”“摘帽”和公司规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证券投资者以及国家和社会监督三个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2009年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行为越主动,其财务绩效也就越好.引导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9年披露调研信息文本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披露的财务类信息内容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披露信息内容测度框架探讨上市公司披露的调研信息内容与公司未来业绩变化的关系,并考察披露调研信息内容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调研报告中披露财务类信息受到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调研披露的财务类信息包含了净资产收益率没有的增量信息,能够预测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变化,有助于改善公司信息不对称,并且这种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力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投资者利用调研信息内容来预测公司未来业绩变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增强投资者的决策有效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披露内容、披露形式、披露程度、披露格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文章以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对策,旨在促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2009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自愿性披露主要受地区治理环境、上市公司自身的内部控制质量和上市公司的股权特征等三大因素的影响;更多进行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披露的公司可能也暗示了其本身的内部控制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管理制度的基石,也是现代资本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等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证券市场法规体系;加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等,从而更好地保障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成为公司治理中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凭借其实际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相关学者“掏空”行为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披露的上市公司“掏空”行为方式的研究,发现、总结“掏空”行为信息披露的特征,并以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准绳,提出通过事前披露、强化证券交易所的监管作用、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信息披露评级制度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等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以有效制约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