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最新发布的“国五条”背景下,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控制.文章主要通过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的性质分析,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导致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扭曲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房价合理回归理性,并从相关角度提出房地产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关于房地产企业缴纳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土地增值税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2010年4月份出台的"新国十条"指出,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随后,重庆等地陆续出台的调控细则,也纷纷提到要加紧土地增值税清算。本文仅从房地产企业出发,讨论应如何做好应对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工作。  相似文献   

3.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物品",是政府各种行政权力运行的结果,合法性是政府房地产调控行为的本质属性;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应将政府的权力范围限定在一定的界限内,调控行为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能侵害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目前调控行为中的"房产税"、"限购令"等措施在合法性、合理性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议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使房地产开发资金过多依赖于银行贷款,商业银行承受了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随着房地产金融调控措施频频出台,传统融资渠道紧缩,房地产融资渠道必须进一步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在最新发布的"国五条"背景下,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控制。文章主要通过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的性质分析,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导致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扭曲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房价合理回归理性,并从相关角度提出房地产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不少城市出现了房价增长幅度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相协调的现象。各地房价一路攀升,屡创新高,逐渐偏离正常平稳上升趋势,影响了居民正常住房需求的满足。从2003年开始,政府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尤以2010年调控措施最为严厉。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为什么一次严过一次的调控最终都收效甚微?研究这一问题对采取正确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4年房地产市场充满变数。股市是政策市,房市也是政策市。2013年因政府换届,房地产政策走向引人关注。“国五条”的出台和地方细则的实施,已经给楼市政策基本定调。经过十年调控,城市普通居民“购房难”没有明显改善,房价始终没有“回归合理水平”,北、上、广等城市的普通工薪阶层,已经很难以通过商品房市场获得自有住房。住房建设重新回归双轨制,政策仍将在市场和计划之间摇摆。房地产市场向何处去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政府针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飚升、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整体来讲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大,其中很大的原因与政府的隐性担保有关,因此,这些问题在短期内要得到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但2006年"国六条"细则的相关技术性硬约束规定对于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房产结构、重构房地产市场竞争体系、调整国内居民住房消费模式等方面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个别区域性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价格过高的现象.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合理与否,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议.影响住宅实际价格的因素主要是土地价格和住宅价格的历史信息.而可支配收入对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应加强对不合理的房地产投机需求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住房越来越市场化,住房制度的逐步完善有效地带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繁荣,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最明显的是房价的大幅上涨。为了抑制高房价,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在有效抑制房价的同时也引起了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如何利用创新的工具和手段抑制房地产的价格,使政府真正走出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困境.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房产税改革伴随着在重庆和上海两地的试点实施,已初见成效。但目前的房产税征收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加快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从宏观调控工具向完备的制度体系转变。通过分析房产税的税制设计、必要性及当前的改革难点,提出了房产税改革应遵循的基本方向和相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存在租税费相互错位、税种设置重复、税收政策不统一、税负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应根据“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的原则进行房地产税收制度重构,并将其培育成为地方税体系的主体税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房地产税收成为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新房地产税以评估值征收的计税依据确立了价值核心的税基立法体系,从评估主导权视角解读房地产价值评估机制,对新税施行的立法规范、价值评估效力、产权登记制度、评税体系等要素进行梳理,形成了实现房地产市场活动合理调控的税制思考,并从新房地产税征管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立法因应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遗产税的法理依据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遗产税的开征迫在眉睫,但传统的遗产税征收依据学说答非所问,似是而非,根本没有说服力;遗产税"技术价值论"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值得重视;遗产税"社会资源垄断论"的提出,是对"技术价值论"的完善和发展,阐述了遗产税的法理依据,解决了"为什么一小部分国民应当缴纳遗产税"这一难题,能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物业税短期内难以走完立法程序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修改《房产税暂行条例》,将房产税征收对象扩大至个人非营业性用房、农村非住宅用房,并以超过家庭人均住房面积部分作为税基;取消房屋租金收入的计税依据,预防合理避税;以房屋市场评估价格代替房屋原值;因地制宜,实施幅度比例税率,从而达到增加房产保有环节税收,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理性消费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税收是调节房地产市场最有效的经济杠杆之一,现行的调控政策几乎都是从流转环节入手,导致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较差。而从现行房地产市场的税负分配和税负转嫁的角度进行分析可发现:在现行房地产税收调控实践中,只有充分考虑整个房地产市场税负分配及现实中房地产市场的税负转嫁,才能找到政策调控的正确着力点。现行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政策的重点应是对空置的房地产征收较重的保有环节的税收,对百姓消费居住的房地产则应实施合理的减免税。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调控与房地产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房地产领域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在目前的社会体制转型期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本次宏观调控与房地产调控新政应明确树立"双轨统筹"框架目标:一个是保障轨,一个是市场轨.征收房地产税首先考虑的是为推进财税改革全局配套,打造地方税体系,使省以下分税制转变到位,这是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新政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内容.这一方面可以抑制需求,缓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发挥收入再分配效应,按照承受能力抽肥补瘦.房地产税的征收和土地出让金并行不悖,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存在硬障碍.目前应当集思广益,试点探索,积极推进.同时应当冷静看待现在一些城市使用的行政化调控手段,这种方法从长期看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视角,运用明斯基模型解释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发展的线路,认为美国房地产经济经历了“正向冲击速发展”“非理性繁荣”“负面冲击”阶段,最终导致危机爆发.我国的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房地产泡沫的出现警示我们要警惕房地产经济的明斯基周期.因此,应善用政府干预这一看得见的手管理房地产市场,加强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加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以防范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经营业务缴纳的主要税种有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各税种的应税收入范围、收入实现时间存在不同之处,同时,会计确认收入的范围和条件与税法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会计、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收入范围和收入实现时间方面的差异,以期准确核算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的会计收入并准确计算各税种应纳税额。  相似文献   

20.
房产税的推行不仅应是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良药,更应是激发地区消费升级、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以2011年上海和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为自然实验,使用合成控制法分别评估两地房产税政策对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征收房产税会对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且不同的房产税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庆模式”具有较强的政策力度和公平性,但对地区消费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地区消费升级;“上海模式”在短期内抑制了居民消费,但长期来看促进了居民消费增长。征收房产税的经济效果不仅与房产税政策本身有关,还与配套政策、制度环境等紧密相关,房产税改革不应仅着眼于房地产市场,还应关照地区消费的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既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也应配合其他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