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中国本土化理论——复合基础观,以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为例,结合后发企业追赶需要考虑的重要情境即机会窗口,分析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如何合理、灵活地采取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并利用机会窗口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从初始追赶到超越追赶再到行业前沿的追赶历程。研究发现,同一行业内不同机会窗口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某一机会窗口的出现也会触发其它机会窗口出现,进而引致整个行业机会窗口涌现;基于复合基础观视角,后发企业追赶路径的演变过程为:最初以技术模仿式创新为导向实现边缘赶超,继而以市场把握和扩张为导向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然后以全面协同创新为导向实现系统竞争力提升;后发企业通过实施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的开启,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实现追赶;与追赶路径演变相关联,随着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积累,战略回应机制也相应地呈现为“被动回应—主动回应—引领拓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本土化理论——复合基础观,以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为例,结合后发企业追赶需要考虑的重要情境即机会窗口,分析后发企业在追赶过程中,如何合理、灵活地采取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并利用机会窗口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从初始追赶到超越追赶再到行业前沿的追赶历程。研究发现,同一行业内不同机会窗口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某一机会窗口的出现也会触发其它机会窗口出现,进而引致整个行业机会窗口涌现;基于复合基础观视角,后发企业追赶路径的演变过程为:最初以技术模仿式创新为导向实现边缘赶超,继而以市场把握和扩张为导向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然后以全面协同创新为导向实现系统竞争力提升;后发企业通过实施复合式战略回应机会窗口的开启,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把握住发展机遇,实现追赶;与追赶路径演变相关联,随着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积累,战略回应机制也相应地呈现为“被动回应—主动回应—引领拓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佳楠 《生产力研究》2022,(11):103-107
近年来,进入超越追赶阶段的中国企业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以中国后发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12—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探讨了机会窗口、技术创新对后发企业超越追赶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所在产业出现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时,后发企业较容易突破技术或市场壁垒,促使后发企业实现超越追赶,进一步研究发现,后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缩小与行业标杆企业的技术差距后,机会窗口对后发企业进行超越追赶的驱动作用会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既丰富了机会窗口的动态性,又丰富了后发企业超越追赶的研究,对企业的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测度的内容体系分为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并分析了两个层面的区别以及视角转移的动因.根据测度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和权变因子,建立了包含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的测度与反馈系统,并提出了一个建议性的测度标准框架,为项目R&D绩效测度与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R&D绩效测度的内容体系分为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并分析了两个层面的区别以及视角转移的动因。根据测度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和权变因子,建立了包含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的测度与反馈系统,并提出了一个建议性的测度标准框架,为项目R&D绩效测度与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全球竞争环境的快速演变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窗口。然而,机会窗口并不是以预先包装好的形式出现。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特征直接影响其识别外部机会的能力,研究环境扫描行为对我国企业重构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意义。在我国理论界,有关企业环境扫描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在回顾近40年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企业环境扫描行为以及与战略、组织结构和环境特征等关系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待研究问题,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准确有效地测度创新项目成熟度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时间内耗因子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为理念,通过线性归一化划分创新项目成熟等级,采用雷达图和创新记分卡测度创新项目成熟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企业技术赶超活动已经进入“后技术赶超阶段”,不少企业开始调整技术追赶战略,以加快技术赶超进程。通过对中国高铁、通讯行业、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等系列产业的比较发现:要最终实现技术超越,必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并构建适应产业特征和技术范式的创新网络。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技术追赶过程中的机会窗口,并根据产业特征、技术范式和竞争范式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企业技术赶超活动已经进入"后技术赶超阶段",不少企业开始调整技术追赶战略,以加快技术赶超进程。通过对中国高铁、通讯行业、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等系列产业的比较发现:要最终实现技术超越,必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并构建适应产业特征和技术范式的创新网络。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技术追赶过程中的机会窗口,并根据产业特征、技术范式和竞争范式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结合现实背景,通过对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和企业社会资本相关研究的梳理,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影响融资结构的命题。然后尝试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企业社会资本指数测度指标,并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对其社会资本进行了测度。同时,将得出的企业社会资本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与融资结构的相关特征指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资本与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水平呈正相关。最后,给出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行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转型成功的核心在于科学地认识我国经济结构演进的机制,而这必须基于对我国经济环境约束条件的清晰认识,以及以此为前提的科学逻辑分析。据此,文章从中国城乡和地区的经济双重二元性现实出发,通过构造一个跨部门和地区的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结构调整的市场实现机制进行了全面考察。文章认为,中国的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城乡和地区在要素与产品等方面的结构性互动实现,而其具体的实现机制是地区与城乡非均衡所带来的套利机会,政府的作用在于在尊重这种规律的基础上,着力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易斯拐点与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承亮 《技术经济》2008,27(5):15-20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与大多数学者的担心不同,本文认为“刘易斯拐点”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特别是对于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突破“低水平陷阱”、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升级的顺利实现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包括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销售渠道的升级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化是一个充满了探索性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给予了广泛关注。而如何设计一个指数从定量角度测评速度向质量转化进程,以便直观地反映经济增长转型的度是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借鉴市场化指数的经济原理与设计思路,设计了质量指数作为测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定量指标,定量测算了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跨越的实现程度。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深圳速度"已经开始向"深圳质量"转化,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以此为契机,为定量测度我国经济增长转型提供一个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下,各国都在寻找能源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在如何有效指导能源转型实践方面还缺乏成熟的理论。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社会-技术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将社会-技术变迁理论框架与能源转型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出社会-技术变迁驱动能源转型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治理政策”研究框架,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强调要识别社会-技术变迁促进能源转型的动力因子,确定中国能源转型的各级参与者,进而提出能源转型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5.
Accounting for Fertility Decline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Growth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In every developed country,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from pre-industrial stagnation to modern growth was accompanied by a demographic transition from high to low fertility. Even though the overall pattern is repeated, there are large cross-country variations in the timing and speed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What accounts for falling fertili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growth?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develops a unified growth model that delivers a transition from stagnation to growth, accompanied by declining fertility. The model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affect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education can account for cross-country variations in fertility decline. Among the policies considered, education subsidies are found to have only minor effects, while accounting for child labor regulation is crucial. Apart from influencing fertility, the policies also determine the evolution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Social resource and opportunity costs of fundamental science are explored utilizing a model which integrates a)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talent distribution of the cadre of fundamental scientists, b)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to scientific talent, c) the scientific value of aggregate scientific product, and d) the value of scientific personnel in nonscientific pursuits. On this basis, total, average, and marginal resource and opportunity costs of varying degrees of realization of “scientific potential” are derived. This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is then appli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period 1940 to 1975–1985, suggesting a four- to fivefold increase in the marginal resource cost and a five- to tenfold increase in the marginal opportunity cost of fundamental science over this period.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and of the “free-good” aspect of the products of fundamental scienc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evel and mode of support for fundamental science must, ultimately, be determi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non- or quasi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of fundamental scientists.  相似文献   

17.
异地高考的方案已经逐步开始实施,各地的政策各不相同。解决异地高考的难题可以首先解决随迁子女考学分离的当务之急,然后再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第一步是允许随迁子女在就学地参加高考,但不在就学地占用录取名额,其录取名额从户籍所在地划分出一定比例。第二步即最终目标是完全放开异地高考,允许考生在任何地点参加高考并参与录取。在此之前,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步调整各地的录取比例,直至最终实现高考公平。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成了时间碎片化,而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处于多个碎片化的场景中。在互联网时代,“拥有规模化的客户并能够很好地满足其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同时,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又进一步驱动企业不断创新。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场景模式,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运用多案例研究法,探究案例企业由客户需求引发的反向创新动因、要素及实现路径,得出如下结论:①“互联网+”场景下,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是驱动企业反向创新的主要动因;②反向驱动创新的实现要素包括客户需求升级、技术迭代进步或商业模式颠覆性突破;③反向驱动创新的实现路径由客户需求升级引发市场机会进而引发企业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This contribution revisits the debate on the axiomatic properties satisfied by various radial versus non-radial measure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This issue arises whenever isoquant and efficient subset of technology diverge and hence traditional radial measurement does not comply with Koopmans' defini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This axiomatic approach to technical efficiency measurement is revisi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ore recently introduced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This analysis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to define some new directional efficiency measures.  相似文献   

20.
舒辉  高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1):111-116
大量理论与实践证实,推进专利和标准协同发展,能够实现创新成果效益最大化,然而,在其实现过程中将面临来自多层面、多方面的问题。在分析专利和技术标准由分离走向结合的协同演化关系的基础上,从技术、市场、管理、政策及法律五大层面,探讨了专利和标准协同转化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