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对于无形资产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会计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及处理方法。本试图分析我国无形资产价值计量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2.
商誉作为企业所拥有的一种能让自身获得超额利润能力的无形资产,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的重视。商誉按其形成来源可以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的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只有外购商誉才能人账。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FASB也有相应的规定。而会计理论界在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但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务操作中不确认商誉显然不符和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笔认为应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3.
对无形资产核算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形资产不但从种类上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而且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现阶段我国无形资产,尤其是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不论在确认的方式上,还是在会计核算的体系上都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结合国际会计准则中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标准,提出了我国无形资产确认和会计核算的对策,对完善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和会计核算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自创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目前各国会计准则普遍规定不予确认,虽然这种处理方法在当前的经济条件和会计水平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企业自创商誉价值的不断提高以及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创新,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在会计处理上将逐步具有可行性,表内确认自创商誉将成为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补偿企业未确认的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的意见在现行会计制度下 ,出于会计计量上的不确定性和会计稳健性原则等方面的考虑 ,企业不能确认其自创商誉。因此 ,在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 ,并没有体现因自创商誉而使企业所有者财富增加的部分。然而 ,如果新投资者加入企业 ,将毫无疑问地会分享到自创商誉的益处。鉴于自创商誉在创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付出 ,而这些付出又都是原投资者所承担的 ,因此 ,根据“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自创商誉的收益权应该归属于原投资者 ,如今新投资者要加入企业 ,分享其收益权 ,那么 ,就必须付出投入资本 ,以补…  相似文献   

6.
赵明 《工业技术经济》2002,21(1):106-106
我国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取得无形资产前发生的费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有,但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略无形资产的研制成本,不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价值;违反了会计核算应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不利于企业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等,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刍谈自创商誉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己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它可以使本企业获得超额利润。长期以来,会计界一直奉行的一条规则是:只有在企业购并中取得的外购商誉,才能在会计上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予确认。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笔者认为,在会计上自创商  相似文献   

8.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无形资产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无形资产取得的研究成果入手 ,系统分析了无形资产经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尤其是无形资产经营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文章认为 ,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是无形资产的质与量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现为创造和提升无形资产能力的大小 ,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主要是无形资产。同时 ,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价值贡献的效应分析 ,提出了加强无形资产价值管理 ,培育、提升和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和评价方法 ,为进一步深化无形资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杨翩 《冶金财会》2007,(2):38-38
现行资产计量的理论与实务,侧重于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范围却很狭窄,不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据调查,经济学中确认的无形资产有29项之多,会计学确认的只有12项,而列入会计报表的却只6项。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在当今科技信息时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就此笔者分析了问题,提出了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规范企业无形资产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 3项准则 ,并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 5项准则 ,并从 2 0 0 1年 1月 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但其对于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的规定并不深入 ,笔者在此作一探讨。一、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及价格确定要进行无形资产的核算 ,就必须了解无形资产是如何形成以及其价值、价格是如何决定的。根据经济学观点 ,商品具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 ,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研究商誉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商誉会计的设想。一、商誉的会计处理按照商誉的来源渠道 ,通常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1 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己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 ,这些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使其能较其他的同类企业取得更高的收益。自创商誉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界在这方面争论的焦点便是自创商誉的确认…  相似文献   

12.
<正>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账款是应付义务的价值反映,是一种他权。在当前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各企业将负债尤其是应付账款作为融资的一种形式加强管理,缓和企业资金困难。本文从应付账款的发生、确认、计量等方面论述了应付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周建华 《冶金财会》2014,(10):33-34
<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关注企业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的披露,企业管理者为适应市场经济管理的需要,要以价值形态管理为中心,对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逐步提上日程。由于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但能被所有者占有、使用并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对未来的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很难与未来收入直接联系,核算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从无形资产确认、初始计量、价值摊销以及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分析无形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摊销、转让以及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作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在无形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小,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作用不够显著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资产项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要想站稳脚跟,必须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价值确认和评估。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滞后。本文将从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无形资产价值,以及我国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无形资产管理应成为财务管理重要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列出了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几种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品牌价值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品牌价值的评估、创造和运用在现代经济和未来经济竞争中,企业创造和拥有的品牌,对于每个企业或企业集团来说,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品牌为核心已成为企业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机制。1.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关系企业资产整体上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一般来说,有形资产的价值容易确定,而无形资产的价格则难以估量。在这里,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无形资产?其次,品牌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品牌价值如何确定,又如何运用?此外,从资金来源即资本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企业的时候,又有一个“市场价…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无形资产对会计要素、资产确认范围、会计计量基础的冲击,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商誉是一种很典型的无形资产,常被人们认为是无形资产中最“无形”的一种资产。商誉是企业在产品质量、经营管理、资金信誉、地理位置及员工素质等多方面具有优势而获得高于一般企业盈利水平的能力。本文就商誉的确认和会计处理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核算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白热化、无形资产资源迅速发展,靠无形资产竞争的格局日益凸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投入中、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从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及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形资产的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对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与特性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1.无形资产的概念 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体,但可以创造价值的企业所享有的各种专有权利和知识、技术、经验、信息等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