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浪潮中,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改革建议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对宏观审慎概念的起源、演变与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三大要素(即分析、监管和组织框架)的相关文献,厘清了宏观审慎政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提出了对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风险是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其来源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监管当局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尽量降低系统性风险爆发引起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以维护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3.
4.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由此诱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当前世界各国在监测和评估金融机构风险中存在不足,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成为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因此,积极探索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措施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金融机构稳健性非现场监测评估的基础上,从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在要求出发,探索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的步骤、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形式,并就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防化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内涵、目标、主体、客体和政策框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有共识,也有分歧,对中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夏岷 《当代经济》2016,(9):105-106
在国际经济形式日益严峻的环境背景下,国际组织与各监管机构也逐步完成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国际监管的水平.对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核心内容,根据我国国内的国情,我国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但是,这些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金融会计领域尚存在监管不和谐等问题.尤其是在医院的金融会计问题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医疗问题在国内的整体形式还相当严峻.本文就具体针对怎样将宏观审慎监管和医院的金融会计问题相结合,共同促进国内医院方面的金融会计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引发世界金融海啸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成为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提出、深化并引起重视的脉络出发,从系统性风险的两个维度提出了可用作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重点分析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表明传统的单纯的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已不足以应对现今金融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经济研究人员及会议开始讨论一种基于宏观视角的金融监管框架,同时这些年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丰富。但是鉴于这一概念出现较晚,因此现如今对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仍然众说纷纭。宏观审慎监管主要的研究焦点在于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政策的执行方式与效率问题。文章基于Galati and Moessner(2012)对这一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惠顾,并结合所述分析了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监管者的深刻反思,宏观审慎监管再次成为研究热点.区别于微观审慎监管,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内容做了详细梳理.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对其概念、维度划分、实施主体以及政策工具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后将之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比较以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引入金融摩擦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运用1992-2012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宏观审慎体制下金融摩擦强度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摩擦是宏观审慎政策抑制房价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冲击下,所带来的房地产价格波动最大,这也显示出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货币政策当局的判断,对于房价的作用举足轻重。方差分解结果也再次印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包括监管工具—操作目标—最终目标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利用中国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的数据检验监管工具对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影响,研究发现:现有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对经常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出和流入的影响不显著;全口径跨境融资管理对短期资本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银行结售汇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存款准备金率等价格型监管工具虽然难以有效调控短期资本流出和流入,但对国家外汇储备增减具有重要的影响;价格型监管工具和利差对汇率具有显著影响.相关监管工具对经常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的最终目标影响十分有限,价格型监管工具连同汇率对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跨境资本流动的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意味着,现有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监管效果有限,需要寻求和设计新的监管工具,体现宏观总量和逆周期调控的特征;日常监管应充分发挥市场化手段的作用,但在资本外逃严重等非常时期,可考虑采取外汇管理政策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2.
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是2008年至今的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如何在传统微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基础上融入宏观审慎监管,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共识.对此,我国应在“巴塞尔Ⅲ”的基础上,加快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构建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一体化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巩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维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何伟 《经济导刊》2011,(10):30-31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体系很多缺陷,在宏观层面无论是对市场价格泡沫对连锁性系统的风险,还是市场与区域间缺乏协调,以及微观层面的市场披露、清算以及结构杠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缺失以及未能有效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控制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4.
马勇 《金融评论》2013,(3):25-42
本文基于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内在规律与逻辑,对宏观审慎的动态方法论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初步讨论。这一讨论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和方法论反思基础之上的。宏观审慎必须关注动态性的核心论据在于,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各种关键性参数会在动态过程中发生结构性变化,考虑这些结构性变化是防止失衡在同一个方向上过度积累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在经济和金融体系彻底失去弹性和自我修复能力之前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一种健全的宏观审慎理念必须关注经济动态机制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过程和市场条件。宏观审慎的动态方法论本质只能通过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动态变化而被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与权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等主要国家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步伐。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地位明显加强。实际上,中央银行在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实施货币政策、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运行中都扮演着金融稳定的重要角色。因此,强化中央银行监管权限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在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应进一步明确其监管地位,赋予其应有的监管权限。  相似文献   

16.
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次贷危机后,人们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对于由谁来扮演监管主体则存在很多争议.本文研究指出,中央银行所承担的维护金融稳定、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最后贷款人等职能,使其能够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核心作用.次贷危机后,美、欧、英、法逐步调整了监管格局,表明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核心地位认识比较一致.本文通过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麦克洛姆规则的检验,证明其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具有有效调控的能力.指出我国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扮演监管主体角色,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新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特殊时期,宏观政策导向尤为重要.2017年"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宏观审慎政策及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已然成为世界中央银行研究的四大主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梳理宏观审慎政策研究文献可以理清现有研究思路,能够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欧美等国纷纷建立宏观审慎机构来监测和管理系统性风险。我国也应尽快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宏观审慎监测分析系统,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开发,加强各监管部门的协调,从而保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国际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应用宏观压力测试和蒙特卡洛模拟,选择GDP、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失业率、房地产价格指数、出口增长率、生产者物价指数,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得出三个结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水平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当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将会大幅增加;生产者物价指数、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对信用风险产生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对信用风险产生负向影响;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出口增长率会在短期和长期对信用风险产生相对重要的影响。最后,本文对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的政策讨论、研究文献以及重要的经济会议都开始强调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金融监管问题,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的理念也开始由微观审慎监管向在整体框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演进,研究的重点是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及工具、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有效性的分析等。本文将提供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综述,并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来确定未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