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缺乏优质供给,经济结构失衡,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共享经济以其增加有效供给、拉动新的消费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等优势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助力。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已让中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本文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和共享经济逻辑关系分析,并对共享经济助推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进行相应的总结,提出进一步推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8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下分析了目前中国工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自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它就成为贯穿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相似文献   

4.
正电力工业发展应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现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电力发展的重心从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和深化改革,做优增量、优化存量、系统优化,进一步提高电力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系统扎实地推进电力工业  相似文献   

5.
《冶金财会》2020,(6):35-37
<正>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去产能。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以  相似文献   

6.
唐艳平 《工程经济》2021,31(1):55-58
以当前工程咨询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为切入点,分析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咨询企业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运用供给侧理论的相关思路寻求破解工程咨询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难题.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的咨询企业发展新路径,以提高工程咨询行业全要素生产率,顺利实现工程咨询企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7.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线,是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主体,加强和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人力资源工作的策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供求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全要素效率。供给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创新等方面。资本、劳动力、创新等都与人相关,把人力资源纳入  相似文献   

8.
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整个"十三五"时期工作的主线。2016年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今年拓展为四个方面:一是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二是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最近成为经济学领域的热词。顾名思义,“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产能供给,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近年来,江苏沭阳紧跟时代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切实感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政宛如春风吹暖沭阳智能针织产业晴朗的天空。  相似文献   

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将“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列为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为何被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振兴实体经济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今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项重点任务之一,这是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为解决中国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中长期经济问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权威访谈《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在今后一个时期将处于一种平缓前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上德若谷,不弃不休。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和政策框架。仰观目标之远大,俯察任务之艰巨,此次会议精神,为我们有效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顺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添加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应围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几大新发展理念,深度推进石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热点,也是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迫切任务。自身"大而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是中国石化的现状。为此,王玉普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完成"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鼓励企业创新驱动,培育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经济结构是供给侧和需求侧构成: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矫正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适应需求变化的灵活性,用增量促存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满足人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经济发展趋缓的新常态下, 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内推行供给侧改革的方针政策, 而科技创新是供给侧改革中的关键短板。 本文将科技创新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表现, 以及对供给侧改革的贡献度作为研究重点, 以河北省为例, 构建科技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研究科技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科技创新的开展情况, 提出相关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结构性调整和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攻方向和政策着力点。立足煤炭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机装备制造业的战略调整,以天地奔牛集团为例,简要阐述了煤机企业供给侧改革应对与转型升级实践,以期为煤机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提供战略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中国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供给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对供给侧改革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供给侧改革目标和当前所要推进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任务。这些任务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而不能归结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例如,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降成本",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中"补短板、去产能和去库存",在释放企业活力中"去杠杆和降成本"。二是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管理相互依存,供给侧的去产能、去库存离不开需求侧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供给侧的"补短板、去杠杆和降成本"需要需求侧的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改革"最近成为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那么,"供给侧"的含义是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内容有哪些?需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思路转变早有端倪在此之前,从供给侧入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9]号)印发以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改革成效显著,但问题也很突出。针对各地区电力体制改革进展的评估,是引领带动改革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工具。刚刚结束的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安排的重点工作,深化电力行业改革、降低用能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加快形成绩效评价是  相似文献   

20.
截至目前,产能过剩依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该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亟待解决。已有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过剩。基于此,以数字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从资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创新能力不足3个方面分析化解产能过剩的理论机制,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