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随着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逐步推进,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智能电能表安装覆盖率已超过80%,持续加强智能电能表运行质量管控,深化智能电能表故障鉴定分析及应用显得日益重要。智能电能表故障鉴定分析与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重庆市电力公司从2010年智能电能表推广应用后,就开展了智能电能表故障鉴定分析工作。随着智能表安装运行数量的增加,故障鉴定分析与应用工作面临的问题和难度逐步增加。一是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智能电能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功能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可见,智能电能表不仅仅是对用户的用电消耗进行计量和反映,还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根据规则进行控制。随着供配电系统的发展,桂林供电局今年智能电表覆盖率计划要达到100%。智能电能表的运行并非是万无一失的,运行中会出现多种故障,不仅对用户造成损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积极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智能电能表推广,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多网融合"的智能用电小区试点工程,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吉林省电力公司紧紧围绕用电业务体系、用电技术装备、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加快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构架的搭建,吉林省积极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智能电能表推广,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多网融合"的智能用电小区试点工程,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随着配电网遥测、遥信为主的配电自动化综合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的智能电能量采集系统已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文章以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电能量采集系统构成出发,分别从智能电能量采集终端的设计要求及其结构模型详细分析,同时对电能远抄系统现场数据传输模式、远程抄表设计方案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对小区楼房与平房散居智能电能表布置的不同得出该系统的运用结果,研究内容对远程智能电能量采集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浙江省电力公司构建的供电企业电能表三元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统一电能表技术条件、规范电能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质量计划,对招标检测、验收检定、故障表分析、运行抽检等多个控制点进行质量控制,以定期通报质量数据为改进动力、以质量数据判定及招标技术评价为重点进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证明了三元电能表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推动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应用平台,而采集成功率也是营销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提升采集成功率是当前用采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一项日常性的、持之以恒的工作。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涉及公司管辖范围内变电站关口、水电站、分布式电源、专变、台区公变、低压用户的电能表、互感器、集中器、终端设备。用电信息包含电能表表码示数、电压曲线、电流曲线、功率曲线、功率因素、需量等。各项目  相似文献   

7.
随着最后一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抄终端的顺利上线,余杭供电局所辖的临平主城区已完成3890台采集终端、共37877户居民用电信息采集的全覆盖建设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由居民用户智能电能表、信息采集器、远程通信信道和主站等设备组成。该系统以每一  相似文献   

8.
正智能缴费是一种利用现有的智能电能表进行预付费的电费结算模式。客户在用电前需要存入相应的购电费用,供电企业依托客户用电信息采集平台和电力营销应用系统,每日通过远程自动采集客户用电信息,进行每日结算、按月清算。智能缴费可满足客户"网上购电、实时查询、自助管理"的需求,实现了"电费每日测算、余额不足提醒、电费信息自动推送、线上交费"等功能,从  相似文献   

9.
正智能电能表屏幕循显(或键显)可供查阅电参量数据有限,表内存储的海量信息数据不能直接查阅显示,不能满足供电企业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现场查询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专题研究,现场通过辅助技术手段读取电能表表内存储的海量信息数据。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计量功能以外,它集计量、监控、报警、显示、谐波测量、费控、冻结、事件记录、控制、通讯功能于一身。其表内实时记录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检定过程中出现的检定装置故障或人员误操作产生的异常状况、故障识别不易、处理时间较长、安全风险易忽略等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智能故障判断的电能表检定装置和智能辅助检定软件,以实现检定过程中的故障识别和判断,并给出故障排查的解决方法指引和操作安全提示,快速排查故障,提升检定人员技能水平,增强检定安全性,从而提高电能表检定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基于分布式电源的用户侧微电网接入主网的现象日益增多,分布式电源用户不可避免地要与供电局开展双向电能交换。本文根据目前计量现状,分析介绍了传统电能表和现代智能电能表的异同点、循环显示和按键选择显示两种查看方式,总结了分布式电源在运行中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411”是“四线一库一平台”项目的简称,即:四条自动检定流水线、一个智能仓储系统和一个一体化生产调度平台,被计量中心亲切地称为“我的411”.它是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针对电力行业内单相智能电能表、三相智能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采集终端等计量设备而自主设计和研发的.这个项目创新地践行“自动化检定、智能化仓储、物流化配送”理念,改变着传统人工检测和配送现状,为实现“资源统一配置、组织一级管控、运维二级作业”的计量一体化管控模式奠定基础,开启了电力计量管理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正电费缴纳正在全面向电子充值模式转变,通过分析低压集抄系统中公变台区集中器的故障成因,制定相应有效整改措施,帮助降低供电企业管理成本与服务风险,助力提升电力营销现代化管理水平。智能电网的普及应用改变了供电企业须到现场抄录数据的传统落后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电网大数据运营管理。智能电网的建成,实现了大数据全面应用信息化管理措施,电能表采集、低压集抄系统迅速得到全面覆盖。低压集抄系统是一种与电  相似文献   

14.
谈电能表检定误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军 《华北电业》2001,(10):37-37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能表的误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计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人民的经济利益,也是电力生产过程的最终体现。为了做到准确计量,必须对电能表产生误差的因素和检定方法有所了解。笔者就此两方面向读者作一介绍。一、电能表检定的依据和内容以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交流电度表电能表检定规程》为依据,对新生产、修理后和使用中的额定频率为50赫兹至60赫兹的感应交流有功和无功电能表检定的内容是:电能表进行试验之前要检查外观及零部件的质量情况;试验时,要保证电源频率、电压、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冠县供电公司实施的井井通智能排灌系统,是应用IC卡预付费井井通邮筒式智能排灌装置,实现了农业排灌用电一机一保护制和一井多卡、一卡多井售电模式。井井通智能排灌装置构件由采集模块开关、四防筒体、装配机架及包装、非接触式磁卡电能表、防窃电防盗载波远传报警功能模块、控制设备、无功补偿器等组成,实时监测电能表及相关设备运行状况。集防触、漏电保护,电机断相、过流、速断、过压保护及开关于一体,四防筒体一次成型、防盗、防砸、防窃电、防触电。具有现场防盗砸报警功能、载波远传报警功能。磁卡载波电能表一卡可在999块表上使用,外部邮筒式构件为水泥和钢筋组成,下埋60厘米左右,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外部粉刷供电企业标志,美观且可以宣传供电企业形象,外部构件顶部由异型螺栓固定,没有专用工具不能开启,有效防止内部设备的丢失。  相似文献   

16.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用电信息采集可以实时有效地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性强且相对复杂,加上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现采集失败等故障,需要运维人员及时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各种新型电能表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广西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新型电能表在电力工业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电能计量设备安装正确规范,质量可靠,是保障贸易结算公平公正的前提。为科学高效地解决电能计量安装质量管控问题,重庆市电力公司研究并建立了一套通过图像识别技术、VR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自动指导、检测和分析电能表安装工艺的智能分析与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运用手机A PP,编制标准安装流程,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安装信息开展多维度深入统计和分析,一方面自动实现安装工艺技术监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内容及应用步骤,数字化运行现状和运维质量改进的目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质量技术方法.采取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制定重要程度比较调查表等方法,开展数字化运维质量影响因素调研和分析,确定了质量影响因素权重及要因,为改进数字化运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结合调研分析结果和物资供应处实践,提出数字化运维质量改进对策,跟踪质量改进实施效果,强调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持续推进数字化在物资供应处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鄂尔多斯盆地地震采集过程钻井工序提出了生产技术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并运用卓越绩效准则关于过程评价的四要素—ADLI对其质量管理成熟度进行了评价,识别优势和改进机会,以促进石油企业提升地震采集质量,推进采集技术的新发展,为地震采集激发工序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有效提高了地震采集资料品质,为地震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