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7年"国发111号文件"开始形成全国性集资办电到本世纪初实行电力体制改革,2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集资办电20年的历史表明,集资办电政策非常英明,非常正确,它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为我国电力装机从1987年的1亿千瓦到2006年的6亿千瓦实现历史性大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从集资办电到电力体制改革的20年的实践可以总结为:坚持电力体制改革是促进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是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集资办电促进了电力体制改革,而厂网分开使发电侧进入了市场化,是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2.
"集资办电20周年座谈会"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公司原总经理、中国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文泽主持,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地方电力委员会会长邢焕楼做了"从集资办电到电力体制改革"的主题发言,与会嘉宾围绕集资办电20年的成功经验和对电力改革的启示进行了座谈。会议认为:集资办电是市场化改革第一阶段——发电端市场化改革的起步,也是整个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核电体制改革问题与当年集资办电的体制改革问题类似,是发电侧市场化改革下一步的重要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发展绿色电力。  相似文献   

3.
“集资办电20周年座谈会”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公司原总经理、中国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文泽主持,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地方电力委员会会长邢焕楼做了“从集资办电到电力体制改革”的主题发言,与会嘉宾围绕集资办电20年的成功经验和对电力改革的启示进行了座谈。会议认为:集资办电是市场化改革第一阶段——发电端市场化改革的起步,也是整个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核电体制改革问题与当年集资办电的体制改革问题类似,是发电侧市场化改革下一步的重要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发展绿色电力。  相似文献   

4.
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从国内看,电力体制改革从征收电力建设基金开始,因为还本付息的定价体制,才有了集资办电、多家办电,加快了电力发展;最近几年,风电场、生物质电厂、垃圾电厂的发展,也因为有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才促进了它们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国有独立火电厂主要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国家集资办电政策的产物。上世纪的集资办电政策调动了社会多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办电热潮,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地方国有独立火电厂。尽管经历了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一些地方国有独立火电厂被五大发电集团收购,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火电厂作为当地地方政府重要的电力资产而存在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山东烟台龙口电厂建设为开端,拉开了我国集资办电的序幕。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集资办电政策的正确性,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毛青原 《电力技术经济》2009,21(1):21-24,4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猛,电力工业改革在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推动了电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依法推进了电力体制机制创新。电网体制变革的主要特点有:电力体制改革造就现代电网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激发电网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动力。电力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表明,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要从政策引导改革过渡到法制保障改革,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自改革开放开发以来,我国先后推行了三次电力体制改革。一是"集资办电";二是"政企分开";三是"厂网分开"。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同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原则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三次电力体制改革以推进电力市场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1987年“国发111号文件”开始形成全国性集资办电到本世纪初实行电力体制改革,2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多渠道集资办电加速发展海南电力工业海南省电力工业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晓民海南建省办大特区时,我国传统的电力投资体制已开始解体,而且办特区也不能依赖老传统。为了迅速发展大特区电力事业,海南省电力工业局闯出了一条多渠道集资办电的新路。建省六年来,共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1.
闻名全国的“集资办电”政策调动了全国省、区、市 (包括计划单列市,下同 )办电的积极性,谱写了从 8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电力工业迅猛发展的光辉历史,缓解了从 70年代开始延续十几年的缺电局面。本世纪末,随着“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的停止执行,“集资办电”的模式将转变为“按市场经济办电”的模式。 一、开创了发展电力工业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1.实力强大的投资主体 8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初期,全国各省、区、市依托“两分钱电力建设基金”,相继成立了名称相近的“电力开发投资公司”、“能源交通开发投资公司”、“建设投资公司”等约…  相似文献   

12.
国家电力公司成立之后,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根据全国电力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云南省实际,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改革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完善行业管理,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提供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电力生产特点的新型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政企职能分开;坚持“集资办电”和实行“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的方针;坚持“大家办电厂,国家管电网”的原则;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整个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前网、省电力公司改革的实践,本文就改革的背景,规范公司制改革,国家关于试点企业集团的政策与网、省电力公司改革的衔接,网、省电力公司生产经营范围与资产经营范围的界定,政企分开以及省公司的注册登记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改革的背景●政策背景国务院1988年制定的“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和因网、因地制宜的原则,调动了中央、地方及内资、外资等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电力体制,在计划经济年代由国家办电,国家定价。改革开放后,为了使电力工业跟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实行省为实体,集资办电,各省、市、自治区根据自己可能承受的电价,加快电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然而,电力工业实行的“省为实体”却逐渐变成了“省为壁垒”,电价混乱,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国家出台集资办电政策后,极大地调动了各方办电的积极性,出现了大批集资电厂,为缓解电力的供需矛盾起了很大作用。随着《公司法》的颁布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集资电厂为独立发电公司势在必行。目前由电网直管或代管的多家投资电厂,...  相似文献   

16.
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1.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改革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完善行业管理,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提供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电力生产特点的新型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政企职能分开的原则。改革现行的政企不分的电力管理模式,实行政企职能分开。──坚持“集资办电”和实行“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的方针。引入市场机制,保护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各方面办电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1.1985年以前,电力建设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电价由中央政府制订,电价水平和电价制度基本统一,且长期未做大的调整,电价偏低。2.1985年国家制定了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规定。集资办电新建的电厂实行还本付息电价,计划外煤炭和来煤加工发出的电力电价较高。另外,国务院和其它有关部门出台了小火电、小水电定价办法。实际上,相当于集资办电的新电新价。3.1987年国务院出台电力建设专项资金,1988年1月1日起执行,征收标准为每千瓦时2分钱,用于建设国家计划的大中型电力项目。1996年继续征收电力建设资金,但规定互分钱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西北电力集团(以后简称电力集团) 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西北电力工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已步入新阶段。1989年,西北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二十字方针和“因网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西北电力联合公司和各省(区)电力公司。随着改革的深化,1993年元月成立了以中国西北电力集团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西北电力集团,企业集团的成立,为电力企业走向“四自”开辟了路子。但是,内外环境和企业集团功能的完善以及发育成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9.
<正>回顾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集资办电,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彼时长期的缺电局面。较之过去直指“短缺”这一单项目标的电力改革,当前的改革任务中叠加着发展范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等诸多更具挑战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
一、集资办电,一定要拍好宣传发动集资整改农网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宣传发动是基础工作。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3点:1.大张旗鼓地宣传(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关于集资办电的规定:“电力事业投资,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换句话说,也就是“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而农村电网改造正是为促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所以,农网改造资金的筹措应走群众集资办电的道路。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针,是我国农村电力建设发展的方向,这个道理要向政府、群众讲清楚。2宣传好农村电网整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