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塔县双龙村,地处华子镇西北八华里、南西两面环山、东北两面丘陵地带,全村耕地一千九百亩,荒山一千七百亩,居民一百七十一户,六百九十二口人,三百三十个劳动力。种植作物以粮食生产为主,每年农业产值二十万元左右,占全村总产值的百分之九十。党的三中全会以前,这里山不长树、地不打粮,人均收入百元左右,集体积累很少。八二年他们实行了家庭承包制,按人劳比例承包了农田(劳均七亩、人均二点八亩),按户承包了荒山,由于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八三年粮食总产一百六十五万斤,交售商品粮一百零六万斤,比征购粮任务五十三万斤,增加了一倍。农民手里有粮六十二万多斤。“粮食产自千家万户、必须消自千家万户”,使其就地转化、就地加工、就  相似文献   

2.
面对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和农民不如道种什么才能赚钱的时候 ,潘庄村认准了一条发展梨树生产的路子。目前全村已发展到1500亩 ,占总种地面积的51 7 %。这条路子走对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做了调查。动因与现状在集体经营时 ,潘庄村1组就有30多亩梨园 ,在当时“穷过渡”时可称得上是棵“摇钱树”。可惜大包干初期被砍了。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 ,部分农户又萌发了栽梨树的念头。1984年 ,王道礼、孙步高两户率先在全村栽了2亩梨树 ,3年后就见效。于是农民纷纷效仿 ,仅经过10多年的功夫 ,全村梨树生…  相似文献   

3.
面对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和农民茫然失措时候,响水县响水镇潘庄村认准了一条赤穗梨生产的路子。目前全村已有梨树1500亩,占耕地面积的51.7%,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十年树木,潘庄梨渐成气候在集体经营时,潘庄村1组就有30多亩梨园,在当时"穷过渡"时可称得上是棵"摇钱树"。集体办公经费的开支和日常需用都靠梨园。可惜大包干初期被砍了。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部分农户又萌发了栽梨树的念头。1984年,王道礼、孙步高两户率先在全村栽了2亩梨树,3年后就见效。于是农民纷纷效仿,仅经过10多年的功夫,全村梨树生产就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余庆县龙家镇光明村近年来靠棕绳加工走上富裕之路。光明村共有26个村民组917户入家3003入,近年来部对农民从事株绳加工富裕起来,并带动了该树栋绳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村有358户1160人从事株绳加工,年加工株绳50万公斤,创产值280万元,纯利121.6万元;从业人员年均纯收入达100o元,全村人均棕绳加工纯收入这400元。通过综绳加工,该村SO%的农户都用上了电视机、洗衣机、影控机等家用电器,群众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光明村依托棕绳加工增收致富@李安云$余庆县农业办公室  相似文献   

5.
万物尚未复苏 ,店子镇姜家庄村青年农民姜森的春暖式葡萄大棚里 ,葡萄早已抽芽 ,丝丝鲜绿 ,充满生机。就是靠这些大棚葡萄 ,姜森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户。去年 ,他的3个4分地的葡萄大棚 ,收入10多万元。今年34岁的姜森 ,种葡萄的历史已有十几年了。1983年 ,姜森高中毕业后 ,便操起了本村人的传统行当 ,种植蔬菜。姜森是个勤于学习的人 ,他总爱向村里那些种菜的行家里手讨教 ,闲暇里自己也细细揣摸 ,很快他也成为种菜的好手。善于钻研的姜森发现 ,种植葡萄很有市场潜力。1986年 ,姜森开始种植葡萄。当时他种的是巨丰和凤凰五…  相似文献   

6.
正福建省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廉岭村有耕地720亩、园地330亩、林地2560亩。全村为纯畲族村,共有236户893人。近年来,福安市持续推进坂中畲族乡挂钩帮扶工作。廉岭村借助帮扶政策项目的东风,着力实施了畲族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业产业生产发展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带动了廉岭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7095元,同比增长13.6%。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  相似文献   

7.
忻城县红渡镇古房村位于红渡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是红水河畔一个壮族聚居村落,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全村辖8个自然屯、共423户,总人口1650人,人均耕地面积1.3亩。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低于全镇平均水平642元,全村90%的房屋是泥瓦房。位于山区的卉抗屯、弄榔屯尚未通路通车,群众往返只能靠步行,交通工具更是原始的牛背马驮.  相似文献   

8.
锦县石山镇农经服务站建站五年多来,一直坚持农经改革,拓宽服务领域,积极为各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提供致富信息,搞好经营指导,加强经营管理,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农户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1988年这个镇的工农业总收入达到5,556万元,比建站前的1982年931万元增长近五倍,比1987年增长27.6%,人均分配收入788元,比1982年增加2.9倍,比1987年增加7.8%。受到了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户的欢迎和好评。锦县石山镇农经服务站开展了十项农经服务工作。建站不久,他们对全镇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普查,摸清了底数。全镇尚有可开发的荒山、荒沟、荒坡和荒地三千多亩,除留六百亩做牧场外,还有二千四百亩可以种树、栽果。为了搞好这个开发性生产,他们总结了丁房村开发荒沟专业户孟宪仁80年承包荒沟120亩、造林栽树三万棵的先进典型在全镇推广。到83年末全镇就发展到120户,承包了二千四百亩,85年全部栽满了林果。仅此一项每年即可增加收入24万元。同时,他们还总结了彭屯村葡萄专业户付作昌发展庭院葡萄,三年栽了六十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平泉县卧龙镇八家村青年农民杨勇军从1998年开始在自己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里进行效益高的农业生产项目研究,并于2004年成功地研究出一项矮化密植、优质高产高效、投资小、省时省工易管的油桃设施栽培新技术。这一技术使该桃产量提高1倍多,而且提前1个月成熟上市。2004年在他的0.6亩日光温室里200株桃第一年纯收入达1万元。2005年12个大棚平均亩产值1.6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户。现在杨勇军又建了10个棚,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已经有89户农民建起大棚跟着一起栽培油桃。此技术适合所有不用加温的日光温室。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4年我县拨入区划应用试验经费15000元。为了使这项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我们采取有偿投资,签订合同,保证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对3个乡,4个村的257个农户,从发展葡萄、养牛、调整产业结构等项目上进行了扶持。三年多来,共栽植葡萄、桃169亩,其中葡萄119亩,桃50亩;栽植花椒50400株;买牛67头,产仔牛98头。创造产值19.7万元,是投资的10倍。使125户贫困户摆脱了贫穷,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转变。据典型调查,葡萄一般亩收入1000元至1200元,高的1500元至1800元;养牛一般户均年收入600元至800元。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小坝村是一个交通不便,四面环山,无矿产资源及其它优势的纯农业村。全村有5个组,307户,1258人。1991年以前,由于搞单一的“粮、油、猪”型经济,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在300~400元徘徊,人均占有粮200来公斤。然而,经过近几年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小坝村经济的发展。1997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2656元,人均占  相似文献   

12.
王尔庄是山东省沾化县北部冯家镇一个小小的“旮旯村”。该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早先靠十几条渔船顺秦口河而下渤海捕鱼捞虾,补贴全村大半生计。近海资源渐趋枯竭后,小船驶不进深海,养殖又无条件,面临窘境的王尔庄人选择了“闯”市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依托海蜇加工营销,王尔庄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海蜇第一村。2005年,全村408户中有二分之一的户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达到30多户,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相似文献   

13.
<正>位于江苏吴江市松陵镇八坼社区渔农朱毛根,自1989年联合6户贫困户创办渔业联合体,17年来从养殖面积60亩,养殖四大家鱼常规品种,亩产500kg、亩效益250元、户均分配2000元,当年使6户渔农脱贫致富,2005年秋季以他组建的联合体,又联合陈根根、何勤荣、倪凤根等3个联合体,组成了朱毛根渔合  相似文献   

14.
在九万大山的月亮山东麓,有一个叫尧等的山村。全村130多户人家,674人都是苗族。1987年全村集体家底除村委会的一栋破房子外一无所有,人均收入只有76元,是远近穷出了名的村寨。这样一个村寨是怎样在10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在1997年达到全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呢?原来山村巨变是因为有一个率领全村青年人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好青年,他就是年仅24岁的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西五甲村 ,是一个只有175户620口人的小山村 ,人均耕地不足0 9亩 ,且大都是山岭薄地。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 ,这个村的农民却发足了葡萄财。前些年亩均收入一直在四五千元上徘徊 ,而近几年 ,每亩葡萄的收入猛增到1万多元 ,最高的亩收入超过2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他们的葡萄是怎样变成金的呢?同样的葡萄在旺季销售 ,只能算是大路货 ,若是放到淡季 ,就成了稀罕物 ,这是每个果农都有的体验。如何延长葡萄的挂树时间 ,从而拉长鲜果的供应期 ,是西五甲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姜盖膜秋…  相似文献   

16.
弄王屯共有70户,300人,隶属都安县大兴乡顺安村。2003年7月10日下午,40岁的石冠芳显得忙忙碌碌,刚刚从大兴乡回来的他急急忙忙地检修年初才买回的小型货车,这天,石冠芳已跑了两趟大兴乡,净收入100来元,这是公路带来的财源。石冠芳用粗糙的大手指了指脚下刚改造一新的公路。  相似文献   

17.
忠甫粮食林果牛产合作社,地处嘉定区马陆镇大裕村,以社长王忠甫名字命名,2008年4月1同成立,有12户社员,出资总额224万元,以生产葡萄、粮食为主。三年来,该合作社经营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灵川县海洋乡思安头村,依靠科技开发白果和反季节西红柿,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全村600多株白果树,产量4万公斤、产值230万元;连片开发200亩反季节西红柿,亩产4500公斤,总产量90万公斤,产值160万元。仅这两项总产值达390万元。全村115户595人,户均收入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海城县感王镇东庙村,有1,898亩土地,210户,770口人,320名劳动力。自1974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肉用鸡。到1984年,全村养鸡38万只。其中,养鸡专业户达到14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6.6%,养鸡34万只,占全村养鸡总数的89.4%。养鸡收入达到33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88元,加上农业和其它收入,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140元,比开始养鸡时的1976年的76元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20.
20余载孜孜追求,把自己的智慧和情感都书写在广袤质朴的田野;20余年拼搏奉献,把致富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让农民兄弟收获希望和甜蜜。如同我国众多退伍士兵一样,平度市兴华葡萄良种场场长孙泽暖,在葡萄苗木繁育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先后培育出20余个葡萄新品种。现拥有品种园、苗圃380亩,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苗木100多万株,无偿向群众传授葡萄育苗及栽培技术,帮助扶持10万余户农民脱贫致富,被群众誉为“活财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