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震保险已成为地震灾害损失补偿和风险分散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巨灾地震保险作为社会化的风险损失承担机制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具有其一定的弊端和限制。而作为传统保险补充的再保险,是地震损失风险转移的主要措施,已成为世界上分散巨灾风险的一项金融保险创新。在利用1996~2003年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美元以上的数据精算后,我们初步分析出近几十年的全球地震损失分布和次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APM的债券定价原理和二叉树模型,计算出地震灾害债券的收益率和价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核心重点是对巨灾债券进行定价研究。通过对现阶段巨灾证券市场进行趋势性分析后发现,由于巨灾债券与其他金融产品的风险关联度较小的特性,投资者对其具有一定的需求量且需求不断上升,而国内现存风险证券化产品存在供给缺口。通过对黔东南州具体情况的分析,论证了在该地推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运用LFC模型对巨灾债券进行定价,最后对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部分修正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商》2015,(14)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以风险为标的,利用证券化技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转移巨灾保险风险。本文主要分析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产品——传统巨灾债券的特征,并以其为基础提出一种保险系统内部证券化的途径来分散巨灾风险的新型金融工具。本文研究了其发行主体和设计思路并运用债券定价公式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其价格和发行规模。最后本文论述了其对我国保险市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顿发的自然灾害暴露了我国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薄弱,传统风险分散方式的不足使资本市场、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提升本文克服了已有文献只定性讨论政府作用的缺陷,从需求角度构建了政府、再保险与巨灾风险债券的组合模型,结论表明:政府与再保险、巨灾风险债券都存在替代效应,这解释了当前各固政府在分散巨灾风险中参与程度不问的现象:政府的参与,还减小了巨灾债券与再保险组合的可行集,限制了直接保险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理论,把可转债的价值分为普通债券的价值与看涨期权的价值之和,并以招行转债为实例,引入债券定价模型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数值计算,进一步考虑利率风险因素,引入三因素模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保险精算定价的角度对巨灾债券四个主要理论定价模型进行系统评析。首先讨论了一般再保险合约的Kreps精算定价模型;然后仔细分析了四个常用的巨灾债券定价的LFC模型、Wang转换模型、Christofides模型和Wang两因素模型;最后对这四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小雨 《北方经贸》2009,(2):129-130
自然灾害来自于自然环境,是必然发生的。巨大的自然灾害有其发生频率低但损失大的特点。对巨灾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降低巨灾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就要积极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政府要参与,建立巨灾保险资金,建立巨灾风险债券,让难以承保的风险变为可保风险。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来自于自然环境,是必然发生的.巨大的自然灾害有其发生频率低但损失大的特点.对巨灾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降低巨灾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就要积极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政府要参与,建立巨灾保险资金,建立巨灾风险债券,让难以承保的风险变为可保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多项式样条静态期限结构模型和KMV结构化模型,在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分别考量的基础上将其联合考虑,得出了比较完善的企业类债券定价联立模型,同时基于SAS软件编程的支持,对内蒙古地区企业类债券定价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巨灾债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倾向于发行巨灾债券来转移、分散巨灾风险,巨灾债券的出现是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结果,在各种保险连结票据及其衍生品中,巨灾债券的发行量和交易量最大。巨灾债券有多种分类方式,巨灾债券发行的市场结构通常由发行人、投资者和SPV组成,巨灾债券的发行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运用巨灾债券转移、分散巨灾风险显然对我国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业巨灾经济影响分析——以我国洪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灾是我国的主要巨灾之一,每年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民增收,也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对我国的农业财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农业巨灾的风险管理,采用多种"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来分散农业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金融配置效率的改进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金融学基础理论—市场完全性原理对我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低效率进行剖析,认为其根源在于市场的极度不完全,有限的金融工具对应日益扩大的风险空间,风险与收益严重不对称,金融风险不断积聚。因此应发展能够通过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资本工具特别是企业债券,以降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金融风险。针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现实,可考虑通过建立区域债券交易中心来推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methodology for the pricing of catastrophe (CAT) derivatives with event‐dependent and non‐convex payoffs given the price of a CAT indexed futures contract. We do not assume a fully diversifiable CAT event risk, nor do we assume knowledge of the martingale probability measure beyond the futures price. We derive tight bounds on the contract value and present trading strategies exploiting the mispricing whenever the bounds are violated. We estimate the bounds of the reinsurance contract with data from hurricane landings in Florida. Our method is also applicable when there is no futures market but the price of a CAT‐indexed bond i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巨灾风险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保险业应在巨灾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及四川地震暴露出我国现行巨灾保险制度存在的重大缺陷——巨灾造成损失的保险赔偿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绝大部分损失靠政府的补贴和扶持,国内防范巨灾风险的基本保险险种几乎是空白。因此,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再保险的角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如何对中国巨灾风险进行管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从中国巨灾风险与其管理现状出发,借鉴美国全国洪水保险计划、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局、日本家庭地震保险体制和英国洪水保险体制的经验,结合中国再保险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重视支持巨灾风险管理、建立多层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巨灾保险、大力培育再保险市场主体、加强和完善政府保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巨灾债券运行效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蕾 《财经论丛》2006,(4):62-67
在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中,巨灾债券交易最为活跃,也最具代表性,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大型企业倾向于发行巨灾债券来转移、分散巨灾风险。作为功能上与再保险基本相似的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巨灾债券具有传统再保险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不仅能使保险市场实现帕累托改进,对证券市场、国家财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巨灾债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As the sudden earthquake hit China, quite a few factories collapsed to pieces in seismic area, and many textile factories still couldn't resume production in the constant aftershocks. Will they recover immediately? Will the suffering pass on to other places in China? With these questions, China's Foreign Trade does a detail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国债市场是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流动性是国债市场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国债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二个市场和三个托管清算体系,严重阻碍了国债市场的流动。通过运用买卖差价法和马丁指数的方法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宽度和深度进行度量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分割、产品设计和参与者三方面因素。应采取统一国债市场,整合托管清算体系,增加债券的交易品种,完善交易者结构等措施,提高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实证检验了经济一体化程度、政治风险与空间效应等变量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对于政治风险忍受度较高,反而有助于其出口。此外,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与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对中国出口越有利。考虑空间固定效果,中国出口具有聚集现象。由于中国近年来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摩擦随之居高不下,因此中国出口的全球化布局,将有助于分散贸易风险,也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