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数字     
《中国传媒科技》2008,(9):14-14
◆从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能源结构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奥运会后成品油价格是否调整取决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的能源状况等因素。——8月18日,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首任局长张国宝就中国能源状况和国际合作有关情况向中外媒体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新理财》2008,(9)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8月18日表示,当前中国电力紧张主要原因是煤炭供应紧张,中国政府正努力增加煤炭供应,加强能源调度.号召全民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多管齐下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3.
杨卫华 《广东财政》2001,(10):17-18
1994年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制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很快,从1994年的76.67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60亿元,7年增长了8.1倍,年平均增长率为44%,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税种,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994年1.42%上升到2000年5.21%。个人所得税制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尤其是高收入者的收入方面还不尽人意,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能源对生产制约程度的能源制约系数指标;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编制1997-2002-2007年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递延表;根据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并对比了3个时点的产业能源制约系数、能源价格、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根据LMDI分解模型分析全部生产的能源制约系数变化的三个影响因素(能源价格、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的贡献,发现能源价格是影响全部生产能源制约程度的最重要的原因,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期.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生对媒体透露,2003至2007这5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累计超过5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由2003年的4.3%下降到去年的4.0%。到去年年底,全国城镇就业人员达到29350万人,所占比重为38.1%.比2003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政府在全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比例,体现了GDP增长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不断增长,其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1年的14.9%增加到2007年的20.6%,增长了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增长近31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出台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改善农民多渠道就业环境是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三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加工贸易与基尼系数的现状 1、加工贸易出口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加工贸易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了2002年的3022亿美元,增长了约181倍。相应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2年的48.7%,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更高达55.3%。  相似文献   

9.
数字     
《财会学习》2008,(4):4-4
12543.83亿元 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2543.83亿元,增长32.4%。其中,税收收入45612.99亿元,比上年增收11487.11亿元,同比增长33.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8.9%;非税收入569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056.72亿元,增长22.8%,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1.1%。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增强,作为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之一,世界风电发展迅速,技术不断进步。据国际能源署和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20年,世界风电装机将达到12.31亿千瓦,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达到11.8%,有可能超过核电、水电。 我国风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仅陆上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就达2.5亿千瓦,加上海上可开发的资源共10亿千瓦,已经超过我国目前7亿kw的总装机规模;并且风电是可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中成本最接近煤电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成为新能源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房地产金融证券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进入“九五”以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住宅建设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按照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划,“九五”期间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将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7%增加到2000年的5、5%.以至2010年的更高水平,这个目标展示了房地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房地产业,特别是对房地产金融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国际融资》2010,(1):66-67
投资状况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由于塞内加尔政府近年来增加了基础建设和生产开支,外国直接投资额逐年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塞内加尔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03年的0.5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3.2亿美元。2007年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为2.4%。  相似文献   

13.
周大地  郭元 《中国金融》2004,(15):12-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能源消费也在迅速增长,1978~2003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年均为4.4%。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10%左右,位于美国之后,在世界上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服务机构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服务机构投融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研究医疗服务机构投融资意义重大并且迫在眉睫。 资金短缺现象在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现代医疗服务机构的常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出资人的投资、医疗服务收入、药品的差价收入。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医疗机构出资人的角色越来越淡化。1990年以来,我国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和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呈现总体下降趋势,其中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为25.1%、18%、15.5%、17%,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3%、2.39%、1.71%、1.83%。资金短缺现象在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15.
李欣 《财政研究资料》2006,(15):F0003-F0004
一、财政支出总量的国际比较 我国的财政支出(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社保基金支出+政府债务支出)占GDP的比重从建国以来很高的水平一直在不断下降,到1995年已经降到17.7%(当年财政收入占GDPl7%)。这同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是相联系的。随着提高两个比重战略的实施,到2004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27.1%(当年财政收入占GDP26.5%)。但与OECD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还有相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垃圾日处理能力6万吨.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880万亩。在我国承诺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能源比重15%的背景下,“低碳发展”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这不仅对我国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将对我国构筑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来自财政部的统计表明.中国目前的全部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19.03%(而1978年这个比重仅为4.71%)。这个比重.比日本.英国.韩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出几倍乃至近10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行政管理费用还在大幅上升,2003年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192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2013,(11):10-12
中国“老”了 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更高、更快、更强”。截止201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13.7%:老龄化的速度年均递增3%,远高于世界总人口增长率1.68%;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速率是23.6%,比世界平均水平快一倍。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锡盟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0.4亿元,占GDP的比重29.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第三产业的15.7%;批发和零售业占20.2%;住宿和餐饮业占7.5%;金融业占3.5%;房地产业占8.1%;其他服务业占45%。从近两年锡盟第三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年平均增速达到18.7%。其中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30%和26盼以上。反映了锡盟工业快速扩张,投资强度加大,带动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指出,未来世界能源消费增长将更多的依赖煤炭。 因为,世界范围内原油和天然气比煤炭更为稀缺。世界现有探明的原油储量仅可供开采40.5年,天然气63.3年,唯独煤炭的可开采年限超过了100年。 同时,煤炭价格的相对涨幅也较小。1991年~2006年,原油价格涨幅为246%,天然气涨幅为97%,煤炭为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