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经济与环境三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三者的协调发展是3E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并进行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综合发展评价。实证检验结论认为: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其中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变化幅度最大;从能源、环境与经济各系统之间的协调系数平均值可以看出,能源与环境处于极不协调状态,能源与经济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经济与环境以及能源之间均处于不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2.
3E系统是指能源—经济—环境系统,3E系统协调度是定量描述特定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承载力、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能直观地反映出三者能否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3E系统协调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四川省近几年的3E协调度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3.
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三者的和谐发展是3E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河北省3E系统整体和谐度处在初级和谐的状态,为此河北省应该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延续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政策不放松,从而使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3E"系统模型强调社会发展系统中能源、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综合平衡与协调发展。我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带来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增加,然而不合理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的低效率,却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文章在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的改进措施,以期促进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解析系统耦合机制及其跃迁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系统耦合模型,基于山东省2001—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之间协调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度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目前已达到初级协调发展状态,且其变化与能源—经济、能源—环境和经济—环境三类二元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各二元系统协调发展的同步性,是三元系统耦合水平提升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区域能源-环境-经济系统(3E)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区域3E系统协调发展预警流程,构建了区域3E系统协调发展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基于向量夹角思想建立了区域3E系统协调发展警度测度模型,并以宜兴市为例对其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预警实证分析,也为政府加强对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监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内部总体协调程度不高,能源消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发表的关华、赵黎明撰写的《低碳经济下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凋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义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9.
于洋  张丽梅  陈才 《经济地理》2019,39(7):14-21
文章在对2007—2015年我国东部10个省(市)能源—经济—环境—科技四元系统协调度和发展度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度"模型评价四元系统协调和发展之间耦合现状。并通过引入核密度函数分析方法,对各个子系统、协调度、发展度和耦合度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经济子系统发展度较好,但是存在"两极分化"。②能源子系统发展度水平不高,但有所提升。③环境子系统发展度态势良好。④科技子系统发展度水平最低,"两极分化"有减弱趋势。⑤整个四元系统协调度较好,但存在两极分化;发展度水平相对偏低,提升速度明显;协调发展之间耦合度基本保持稳定。针对上述问题,文章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2010年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计算了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EKC关系;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仍将逐渐增大;东北地区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基本处于弱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界定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内涵,构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测度方法,对1990—2012年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的静态协调性和动态协调性进行统计测度。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得到改善,经济效率持续提升,社会稳定程度缓慢下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从静态协调度来看,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三系统之间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处于非常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比较协调状态,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从动态协调度看,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三系统之间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从发展趋势看,各系统动态协调度均表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以及协调度概念出发,依据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了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依照协调度函数分析了我国发达地区11省(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建立经济能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于熵权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评价1996-2009年江苏省的综合发展水平,其次利用协调度离差分析模型来评价江苏省1996-2009年的经济能源系统绝对协调发展度,同时考核其协调发展趋势指数,最后对江苏省的经济能源系统的协调度做出综合评价和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凋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运用MATLAB7.0和SPSS16.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建立都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ESRE)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度和协凋发展度模型,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定量揭示武汉城市圈EA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特征:复合系统协调度城际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正相关;整个圈域处于协调发展态,但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地域分布不平衡,形成核心一边缘与等级板块复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建立青海省公路交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及系统协调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01--2009年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协调程度的综合评价以及协调发展趋势的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协调度在不断上升,但未能达到最佳状态,二者之间整体协调发展趋势大致朝背离协调状态的方向发展,其中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滞后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而言,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其发展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评价电动汽车对经济、能源、环境3E体系的影响,揭示了经济、能源、环境三位一体在电动汽车发展中的内在规律与联系,以追求3E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和目的,提出了电动汽车的3E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海洋大省,随着近十年以来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海洋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文章试图探寻海洋资源环境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建海洋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耦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系统与海洋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提出有效利用海洋资源环境、发挥海洋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中最佳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本文根据1999—2008年的统计资料,确定我国人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构建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并求出基于经济系统的两个子系统、3个子系统、4个子系统的复合系统协调指数,最后根据系统协调度指数对1999—2008年中国可持续协调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复合总系统的整体发展呈"U"型状态,即"优质协调—协调—优质协调"。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包含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能源金三角地区36个地级城市的区域发展协调度,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考察了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金三角地区地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尚处于中强度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阶段,与其他三大经济圈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联度较弱且不显著,协调性较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许多城市表现出了异质性集聚特性,在空间上未达到良性共振,表明整体发展的关联带动性较弱;能源金三角地区在城市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资源诅咒"现象,同时也反映出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系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地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3E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环境污染、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都会引起能源消费量的增加。为实现能源、经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