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亚太地区新一轮国际分工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特别是由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继续实行对外开放,香港与亚太区内的经贸关系得弼迅速发展。据报道,目前仅香港与亚太区内的贸易额已占其贸易总额的47.2%。香港在亚太区内地位的提高,对其产业贸易结构的调整以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香港新加坡竞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有关报告称,对于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言,今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新加坡。新加坡拥有与香港相同的优势:位于伦敦与纽约之间的适当时区,靠近经济高增长地区,且具有低税率。新加坡正在进行多项重大政策改革,特别...  相似文献   

3.
一 红筹股的崛起 中国企业到海外集资,首先会考虑到香港。因为香港毗邻中国内地,又是亚太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股市在亚太区是比较规范和成熟的。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因素”在香港股市上的反映之一是红筹股的崛起。红筹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由中资企业控股的股票。截至1994年12月30日  相似文献   

4.
如何保持和加强后过渡期和1997年以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随着1997年的来临,已成为香港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预委会主办了“迈向97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研讨会。周南在开幕辞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16年的历程,也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形成和发展壮  相似文献   

5.
编者心窗     
香港是当今世所公认的亚太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济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金融业的作用和支持,因此,金融业被称之为香港的“百业之首”,香港经济生活的“中枢”。那么,香港是怎么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呢?它有什么特征?今后发展前途如何?这样是当今人们尤其是一些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发展目标的大城市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本刊本期莫复溥的有关论述香港是怎样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文章,以及《香港大辞典》专栏冯邦彦与林江的文章,都对香港金融业这一课题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分  相似文献   

6.
港沪两地金融发展并非取代而系促进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元和中国银行董事长王启人近日在香港举行的有关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研讨会上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与未来上海金融地位的发展,二者之间并非互相取代,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一他们还强调...  相似文献   

7.
战后以来,香港经济的起飞,是靠工业的发展带动的,工业化过程构成香港经济起飞的过程的本质内容。现在人们看到的香港在亚太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的若干引人注目的中心地位,如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通讯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都是建立在香港首先作为  相似文献   

8.
<正>近二、三十年,香港经济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并且,这已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和特征。“九七”以后,能不能保持、巩固和进一步提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不仅关系到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一国两制”、“港人制港”伟大构想的实践。本文将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及其前景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之后,在上海构建全国乃至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香港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大背景下,沪港证券市场联系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1.人员交流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证券市场是符合国际标准与惯例的成熟市场。相比之下,上海证券市场带有明显的新兴市场特征,在专业人才、市场运作等方面,与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新加坡挑战香港当局委托一家跨国会计公司进行的研究报告指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目前唯一的竞争对手是新加坡,L海在若干年后也有可能威胁香港的地位。这项耗资100万港元,由香港“地王”新鸿基地产公司赞助的研究,访问了50名香港金...  相似文献   

11.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日益显著香港金融管理局与日本中央银行早已签订协议,可以代表日本中央银行在香港外汇市场干预日元汇价,可以说是香港金融业的另一个新里程,是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声誉及实质上的认同。金融管理局近年在确保香港金融业原有自由度及弹性的...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之后,内地和香港都将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两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如何顺利实现两地金融的衔接是关系到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内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重大战略问题。香港回归之后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能否继续维持?《基本法》是其根本保障。《基本法》确立了未来内地和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基本金融关系,那就是:一个国家内,两种货币、两种货币体系、两个货币管理当局之间的关系。去年以来,戴相龙和陈元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表了多次讲话,去年9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香港跨越1997的金融  相似文献   

13.
金融在整个香港经济中,被誉为“百业之首”、“神经中枢”,它是使香港经济之所以为世界所瞩目的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也是使香港经济具有高度国际性质,成为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已经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他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无不与之息息相关。香港金融的引人注目之处,主要在于其发达的产业和市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比较有效的体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14.
香港是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既是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中国的本土市场。创业板股票市场即将在香港设立,这将有助于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稳定香港业已建立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将为内地高科技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众多优势中,其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优势就是与中国的联系,或者说,是“中国因素”的影响。从发展趋势看,香港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纽约”,这种态势将大大加强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份量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古新 《亚太经济》1991,(2):50-54,64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国际间货币资金运动和信用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和网络中心。凭籍得天独厚的优良海港、亚洲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和中西互补的人文素质,香港经济于70年代腾飞,香港金融于80年代即端居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7.
夏至 《上海经济》1997,(3):11-12
香港和上海,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犹如一条龙的两只眼睛,少了一只都有损龙体的完整。九七香港回归后,如何开辟沪港金融合作新领域,无论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还是对上海向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迈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林宇 《特区经济》2005,(6):34-35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的银行业、资金市场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遭遇严峻考验。但自2001年起,香港经济进入温和增长时期,各景气指标趋向良好。2003年本地实质性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3%,200  相似文献   

19.
谁能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与上海呈瑜亮情结。谁成了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对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香港的优势香港回归中国前,已是亚太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香港仅存不多的竞争优势。据伦敦团体2007年3月公布的有关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评价报告,香港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伦敦及纽约。1997年香港回归后,大量内地企业到港上市。1997年年中,  相似文献   

20.
发展到现在,香港已经成为集金融、贸易、运输、旅游和信息五大国际中心于一体的国际性都市。其中,它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又深深地影响着其余四大中心的地位与作用,并对整个香港经济乃至亚太经济的运作和增长有着深刻和持续的影响力。在过渡期以至1997年以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如何,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肖灼基教授。肖教授思维敏捷、逻辑严谨、言辞明快。他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演变的历史,谈到了它的发展前景。言谈中,这位驰名海内外的学者始终是兴致勃勃的,且时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