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宏 《广西电业》2004,(11):74-74
话说梁山泊众好汉接受朝廷招安之后,初时个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弄了个一官半职。可后来经济不景气,一些到企业的“下岗待业”了。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毕业生分配制度普遍实现了“双向选择”。本文从实践中总结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并就学校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刚刚从“象牙塔”走出来,到企业、在最基层的班组工作,很多大学毕业生会发现,工作实际似乎与自己想象的不一致甚至相差甚远。有的人可能会因此觉得自己的满腔热血和理想抱负无处施展,因而工作上有些消极,也没有了学生的气息和上进心,开始碌碌无为起来。  相似文献   

4.
经验如何出     
“经验”,《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此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经验”是一种知识或技能:二是“经验”由实践中来。但是纵观一些单位的一些所谓“经验”,却感觉似乎不是从实践中来,而是“造”出来的。有的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人为地拔高,有意忽略缺点和不足,有的无中生有,尽玩弄一些文字游戏。有的虽然总结得一套一套的,但却是中看不中用,根本谈不上对工作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推进内部经营体制改革,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大企业、小法人”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以资产为纽带,由产品经营向资产经营转移。但随着“小法人”单位的立足和发展,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例如,“小法人”与其母体企业产权的界定问题,对国有资产的侵蚀问题,对国有企业资金体外循环问题,以及个别分离的“小法人”单位挥霍公款,挪用资金,侵占国有资产,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企业经营资金紧张的呼救声不断高涨,有的因资金短缺经营规模萎缩,有的因资金不足,生产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不少职工下岗待业或停工待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改革的深化,波及到社会稳定。现在有部分人把当前企业经营资金短缺的原因归为银行投入不够及国家宏观政策约束所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在股份制改革以前,系城镇大集体企业,自1970年3月创建以来,全体职工艰苦创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浙江省较大规模的施工企业之一,曾先后荣获“象山县建筑业明星企业”、浙江省进沪施工“先进单位”、“优胜单位”和“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1988年开始,公司在经营形式上作了一些改革,实行承  相似文献   

8.
又到毕业生找工作的季节了。与毕业生们惶惶不可终日的惨状相比,各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干上一场以打出自己的知名度来。 在那些盘算好如何去大学“钓鱼”的企业眼里,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是一个潜在的“VIP”群体。对这些毕业生进行一点感情投资,是使企业受益终生的事情。 于是“联系名校,订最好的演讲堂”,因为大公司都知道,这种舞台搭起来,把招聘的序幕一揭,不怕学生观众的耳朵不会竖起来,传播的效果实在是史无前例的好。  相似文献   

9.
时下,各地的企业改革搞得红红火火,一批半死不活的企业在机制转换中“起死回生”,国家、企业、职工都分享到了改革的甜头。这种以改革促发展的势头,委实令人欣慰。然而,“十个指头不一般齐”。有的企业不是从转换机制、明晰产权、促进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出发去搞改革,而是借改革之名,行“卸包袱”之实。有的名曰破产,实则为了逃债;有的名曰出售,实则为了转嫁负担;有的名曰兼并,实则为了免息;有的名曰股份制,实则为了筹资;有的名曰中外合资,实则为了减税;有的名曰“无主管企业”改革,实则是主管部门为了“垂帘听政”,与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的石油公司在实行内部改革时,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过去一些最为吃香,被誉为“老黄牛”的干部被勇于开拓创新的“千里马”取代。这里“老黄牛”式的干部是指那些工作态度认真,工作作风踏实,工作成效显著,老老实实、  相似文献   

11.
眼下,在一些国有企业,一方面人才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有些技术人员上班时间利用电脑玩电子游戏、现股市行情;有些大学毕业生进厂后被安排在生产一线简单的操作岗位实习,两三年过去了,依然无人问津。他们无用武之地,不但木能发挥专长,而且冷了刚跨进工作单位时的一腔热血。加之企业效益不佳,于是,一些具有专长和闯劲的青年科技人员便产生跳槽的念头,利用多数国有企业管理松散的“优点”,出去联系新的工作单位,而且,他们往往能如愿以偿。当然,绝大多数科技人员,特别是年纪较大的科技人员,他们在企业工作多年,…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国营煤矿被认为是“家大业大油水大”。一些和煤矿交往的人,总想从中多捞些“油水”。以湖南为例,有的矿井刚打完巷道,布置好采区,大片的煤炭资源被毗邻小窑采去了;有的矿占用了农村土地或影响了用水,虽多次付款补偿,对方还不肯罢休;有的单位买了矿上的煤炭,货款却长期不交……。不少煤矿领导对此大伤脑筋。如涟邵矿务局恩口煤矿与地方某单位因料石问题发生合同纠纷,明明是对方违约给煤矿造成了损失,而该单位却要矿方付违约金3753元;利民煤矿因污染了当地农村用  相似文献   

13.
在铁路建设大发展进入高潮,各条新线兵力吃紧,大量使用民工队的情况下,有的路内单位和部分职工却派不上用场,只得干一些包工队“恩赐”的二包活,职工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满腹牢骚,有的低头叹气,有的甚至擦眼抹泪诉说苦衷。究竟为何出此怪事?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专程赴宝中线、京九线、南昆线和其它路内外施工现场,对部分路内单位进行了调查。工程项目负责人:企业应有用人自主权,要择优  相似文献   

14.
时下,各地的企业改革搞得红红火火,一批半死不活的企业在机制转换中“起死回生”,国家、企业、职工都分享到了改革的甜头。这种以改革促发展的势头,委实令人欣慰。 然而,“十个指头不一般齐”。有的企业不是从转换机制、明晰产权、促进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出发去搞改革,而是借改革之名,行“卸包袱”之实。有的名曰破产,实则为了逃债,有的名曰出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与国际惯例接轨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阻碍企业标准化工作深人广泛开展,制约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工作难点。 难点一:企业的经营体制 改革与企业标准化工作 观念转变不同步 石油企业的部分单位,在经营体制改革酝酿了一个阶段后,逐级签订了“内部承包合同”,有的直接进入市场,实行自负盈亏。上交利润分成等一系列的经营改革措施,其管理体制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但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不少单位所进行的体制改革,在组织形式、结构形态、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速度是可喜的,但本企业的职工甚…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企人才匮乏是导致国企生产经营困难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多数企业经济运行处于低谷,满足不了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有的不安心工作,有的外流。据某市近期的一项调查统计,“八五”期间,该市机电系统外流的大中专毕业生达246人,占同期招收毕业生总数的27%。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中流低柱,可是却有相当一部分原属国有企业的人才跳槽投进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区街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怀抱,致使一些国有企业人才匮乏,阻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一、国有企业人才匮乏的原因国有企业曾经是人才的重要聚集地。…  相似文献   

17.
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成为许多单位在择人选才上的共识。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在选拔人才时,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一是追求“名牌效应”。一些用人单位把人才这一特殊商品与名牌产品相提并论,似乎觉得选到了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就会马上获得名牌产品,使得名牌院校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般院校学生“闺中待嫁”,中专学校的学生更是无人问津。二是以学历论英雄O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知人才,片面认为学历高,能力就强,从而形成“研究生俏,本科生要,大专、中专往边靠”的非正常现象。三是求全责备。目前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18.
中核总矿冶局于1992年4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企业改革座谈会上,提出了“一分二合三切块、新项目新机制”的改革总体方案,指出721矿改革的重点是“一分”(使各生产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切块”(实行军品、民品、富余人员分块管理,单独核算)。三年来,我矿取得了一些成果,推动了生产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我矿实施“一分”、“三切块”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整矿属单位,精简机关  相似文献   

19.
高齐 《现代班组》2009,(6):10-11
有的大学毕业生这样自嘲:我们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就是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20.
记者常与一些厂长朋友交谈,他们常常流露出对一些问题的困惑。有的说现在办事难,尤其是到政府、税务、工商等部门办事要四面烧香、八方磕头,对改革的外部环境不理想感到困惑;有的说有作为的厂长、经理没大舞台,而一些有路子、无政绩的厂长,甚至亏损企业领导人却能官运亨通,一个单位未搞好,换个地方再做官,对此不理解;有的对未必有大本事的人能够大把大把赚钞票发大财不服气,心态不平衡;有的埋怨某些新闻媒体一个劲宣传这个厂长贪污、那个经理被抓,弄得厂长、经理心有余悸,不敢大胆工作。这些厂长、经理们被“困惑”压得喘不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