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2011—2018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维度探究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从技术、制度和人三个方面分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且这种作用存在结构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城市等级异质性;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中的数字化程度提升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小;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基础设施效应和创新环境效应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人才集聚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基于此,从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外部性、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汪于祺 《中国商论》2021,(8):116-120
源于“智慧地球”的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成效显著,其可持续发展内涵不断扩展。在新型的智慧城市中,新型教育生态体系既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涵,又是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其对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城市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均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智慧教育城市的建设必不可少,且应不断延伸。本文基于PEST分析模型,对于智慧教育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各方面进行解析和阐述,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利用2012-2019年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对“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城市绿色发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促进变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升城市绿色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加快碳排放“双碳”战略步伐。因此,政府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中融入“双碳”目标规划的理念和目标约束。同时,要建立健全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基准的投入产出评价机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双碳”目标有机协同推进,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城市建设运行中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智慧安居”逐步走进了业界的视野,一些地方也在进行试点建设。本文对“智慧安居”的内涵进行了解释,将其与“智慧安防”进行了比较,并就其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基础支撑体系、功能应用体系和管理运行体系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葛璇 《商展经济》2023,(24):36-42
本文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0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智慧城市建设更能促进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绿色经济水平提升;通过进一步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的影响渠道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由此提出对策,可通过拓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范围、强化绿色经济协同转型能力、优化城市经济产业结构,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和实现绿色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透彻感知的物联化、全面互联互通、全面升级的智能化、系统运作和激励创新为主要内涵。短短几年间,在政府强势推动下,各地迎来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又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城镇化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各地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理解、建设模式、建设目标存在差异化、多元化特点,也存在理念、模式、资金、机制等各方面制约,智慧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范式,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型”内涵,体现在新型发展理念、新型发展动力和新型发展内容三方面,结构框架一般包括社会生产智慧、社会生活智慧和社会治理智慧。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从多领域的数字生态环境融合、多主体的数字智慧创新和多维度的数字安全制度保障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8.
尹芳 《中国市场》2023,(20):43-46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基数的增多,城市碳排放量不断提高,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的碳排放比例达80%左右,城市减排刻不容缓。为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而建设智慧城市,使城市向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在尝试智慧化建设,如济南、南京、深圳、沈阳、重庆等城市都已取得显著效果,但也有部分城市在智慧化建设中存在问题,浪费了大量城市资源却没有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因此,将针对“双碳”战略视域下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展开探讨,并对智慧城市发展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延青 《市场周刊》2020,(15):0125-0125
“海绵城市”目前是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一个较为热点的话题,“海绵城市”是绿色发展理念当中的核心产物,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发展规划,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可以极大程度上保证城市生态治理以及生态智慧水平,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一些“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其体制规划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的有序、可持续、高标准的建设,就需要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文章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智慧城市”的由来出发,阐释了建设“智慧广州”的重要意义及已具备的建设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广州”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而宽带网络作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对推动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重要抓手。香港、广州及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领先优势明显,成为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与辐射中心。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例,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已有的实践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反思,诠释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逻辑,从框架和方向上探索智慧城市的新型发展模式,实现后进城市的快速赶超及整个大湾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湖南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经济上健康可持续;生活上和谐安全更舒适;管理上科技智能信息化.本文从探讨智慧城市体现四化两型社会的内涵开始,进而分析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并对长株潭智慧城市建设对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阐述,倡导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在建设智慧城市时要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受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影响,建设智慧城市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因此,本文将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智慧城市的空间组织及规划工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积极的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提高城市空间组织、规划的科学性,增加城市使用寿命、改善资源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5.
智慧城市绿色发展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智能建设、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 文章从利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来扩大绿色产业,协同各方面发展研究,提出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信息共享与管理策略和创建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绿色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作为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3-2016年中国227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检验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并从城市所处区域、科教水平以及规模等方面详细考察试点政策影响城市创新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将产业结构、融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影响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其创新效应的发挥不存在滞后性,试点政策效果随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和中小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具有明显的创新效应,而在科教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大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的创新效应不显著,并且智慧城市创新效应的发挥不存在明显的区位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融资效率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渠道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这一研究对新时代中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如何对城市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城市运营更加完善、政府功能更加全面等问题,成为建设城市的难题。由此便衍生出了"智慧城市"的定义。而后各国对智慧城市进行建设,通过物联网、数字化、无线网络等的产生与发展使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可能。文章从"智慧城市"定义入手,并通过国外智慧城市案例,对定义进行更为简洁明了的解释说明,说明物联网、数字化、无线网络等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并通过对国内智慧城市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智慧物流这一理念早于2008年就已出现,随着IBM的“智慧地球”这一理念的提出,智慧物流也应运而生,其具有自动化、可控化、智能化等多个特征,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生产水平,开创了新时代的物流新模式。“十二五”期间,国家及部分省市已经启动并落实智慧物流相关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但是真正从区域、城市、行业、企业、技术等多个层面来看,智慧物流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目前来看,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很多改进的地方,现阶段如何解决智慧物流中发展的难题成为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重点论述智慧物流背景下的管理与决策智慧化发展路径,以期能为更多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渐行渐近。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城市管理和建设成为一种趋势,制度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也越来越成熟,全球超过100多个城市和地区已开展智慧城市的项目建设。通过对智慧城市概念的梳理,介绍当前智慧城市的基本战略和评价体系,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有限的资源以及空间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而“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能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创新城市生产、生活以及管理方式,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本文简述了智慧城市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并据此对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