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金融市场逐渐风平浪静,全球经济出现了反弹之后,全球失衡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2010年11月的G20首尔峰会上,各国首脑一致同意要采取措施纠正全球失衡。G20框架工作组开始讨论,该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全球失衡,该如何用这些指标指导各国的宏观政策。最常用的衡量全球失衡的指标是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如果用这个指标来看,2010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2.
曾刚 《金融博览》2014,(5):8-10
世界经济正进入深一轮调整.行进在”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金融发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金融发展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来源。随后,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经济失衡的调整,同时还能促进危机后各国经济的增长与复苏。与此同时,在强调并重视金融发展在失衡的调整与经济增长和复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够忽视各经济体存在具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效应,特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个体效应,其中尤以中国的个体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外部再平衡:储蓄率与资金流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G20首尔峰会以来,如何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全球寻找并实现危机之后的经济再平衡,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2011年2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强调已经就评估世界经济失衡的指标达成初步共识。IMF向G20多伦多峰会和首尔峰会提交的相关评估报告认为在内部经济增长目标上有明显进展,外部再平衡方面进展不大,如果不及时采取调整的措施,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可能会重新扩大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目前G20委托IMF所设立的有关纠正外部不平衡的参考性指南和数量化规则,旨在就国与国之间若干经济变量确定一揽子数量指标,进而提出纠正措施。对于中国的政策制定而言,这些指标意味着为削减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需要评估汇率升值、结构性调整以及提高社会保障支出、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多重政策工具的潜在效果,而且不同政策选择对经济增长、货币供应、国内信贷增长、外汇储备也将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 再平衡势在必行近几年,在谈及中国现行经济模式时,最高领导层反复使用了不协调、不稳定、不平衡、不可持续等表述.这看似与中国的成功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评述和现实的差异?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系统性抑制了私人消费.这种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并无益于消费和就业的改善,反而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和再平衡问题引起热议.笔者从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人手,说明汇率不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证明全球经济再平衡离不开汇率杠杆,但不完全取决于汇率.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常账户变化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表现。增长与失衡是经济的正反两面,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世界经济不乐观.这个不乐观并不是说悲观,而是客观表述。经济高增长阶段已基本过去,现在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旧时代的终结.新时代的形成.只不过新的时期是一个什么情况还不能完全确定。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需要更紧密的全球合作.需要改善全球的增长质量.才能使世界经济可持续。  相似文献   

9.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近期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但这种过度依赖投资、严重抑制私人消费的资本密集型增长模式后患无穷,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失衡主要源自于利率、汇率、能源价格三种基本经济价格的扭曲,与此同时。相对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加之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非均衡化趋势。经济再平衡需要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而对于"经济改革需政治改革先行"的论断,报告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2006,(7):9-9
蛙跳式 美国财长斯诺声称,中国汇率改革步伐缓慢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自身都是一个威胁。他表示,为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整个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合作.但现在非常紧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增加该国汇率体系的灵活性.否则将对该国自身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由失衡向"再平衡"转变,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所面临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实际的行业配置与目标值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使投资组合整体风险超出预期承受范围。此时,投资再平衡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全球经济向实体回归的发展格局,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再平衡策略确定了合理的目标比例;基于此进行数值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再平衡策略要比过度依赖金融发展的策略好,且再平衡策略长期来看效果会更优。  相似文献   

12.
各国金融市场存在的差异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文章首先对两者的概念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当前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具体状况以及有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这一经济环境下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方向,目的在于使我国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金融市场地位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对于中国经济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一年,自全球金融危机之后,GDP增长率在2010年第一季度恢复至顶峰,随后又开始持续下滑。2012年第一季度更呈急剧下滑之势。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2012年中国GDP全年增长回落至7.8%,增速堪比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困难的1998、1999两年。然而,在令人担忧的经济增速下滑中我们看到一线曙光,中国经济终于开始从其失衡状态中逐渐恢复。消费连续第二年成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近日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中国入世10年,对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以及未来世界经济再平衡、全面复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丁志杰表示,首先,过去十年特别是过去两年,中国经济都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世界第一,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5.
面对持续恶化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可能诱发的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务院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较大篇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国际经济环境可能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强调要加强政策的灵活性。在随后的《2008年国务院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要求,未来宏观调控政策“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相似文献   

16.
面对持续恶化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可能诱发的全球经济不稳定,国务院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较大篇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国际经济环境可能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强调要加强政策的灵活性。在随后的《2008年国务院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要求,未来宏观调控政策“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相似文献   

17.
一系列风险因素对上半年全球经济的拖累较为明显,预计第三季度全球经济会有所加速但仍将疲弱。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系列结构性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再平衡进展缓慢,实体经济找不到新的增长支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和私人  相似文献   

18.
2009年G20匹兹堡峰会上,美国重提全球经济再平衡,将其列为重要议题并以峰会宣言的形式通过了《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A Framework for Strong,Sustainable,and Balanced Growth)。11月7日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建立“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进行了讨论,同意启动新的、咨询性的经济政策相互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09年G20匹兹堡峰会上,美国重提全球经济再平衡,将其列为重要议题并以峰会宣言的形式通过了《强劲、可持续和  相似文献   

20.
傅蓉 《金融论坛》2011,(9):71-74
本文以某银行2010年二级分行行长绩效考评结果为例,考察平衡计分卡考核指标的权重前后不一致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受考核指标的统计特征、计分方式等影响,平衡计分卡考核指标的结果权重与初始设定权重相比出现明显的标准差和均值权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影响考评排名和分数,从而扭曲考核的激励效果。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考核指标的特点,通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