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能源产业作为最具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之一,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杠杆和增长点.文章介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对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森林中蕴藏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因其可再生性、绿色洁净、存量丰富、分布广泛以及二氧化碳零排放等诸多优点,成为世界公认的既能改变能源资源供应结构,又利于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性选择。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我国资源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提出了从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能源供应产业链和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四方面推动其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宜琪 《发展》2006,(6):49-50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能源战略和国际能源市场产生深刻的机制性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如何在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中国的能源战略取向刻不容缓。一种很有市场的观点认为,能源供应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中国能源引发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世界能源安全。中国油气消耗大幅上升已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美日欧等传统石油消费大国的警惕。西方舆论不时推出“中国推高国际油价”,正在进行“扩张”,其“巨大的能源需求将加剧国际和地区竞争和冲突”等论调,声称中国已对美日欧构成威胁。能源领域的“中国威胁论”逐渐显现,能源需求带来的国际摩擦和冲突将难以避免,中国在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时势必增添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季中享受空调的凉爽、汽车的舒适时,感受到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硕果,但汽油价格上涨,偶尔的拉闸限电也会使我们直接体会到伴之而来的能源供应紧张。事实上许多有识之士已意识到“资源匮乏及能源瓶颈”将是制约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产业经济研究部合作支持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全国经济界年会,于2010年12月18~19日,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办。会议主题为“十二五:区域经济与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变化,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内蒙古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加快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对能源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煤电化运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并已初步显示出市场竞争优势.煤电化运一体化发展,是落实国家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战略思想的重要措施.其优势在于无缺煤之忧、无市场之忧、无铁路运力之忧、无煤电行业壁垒之忧,具有倍增的经济效益、明显的环保效益、互补的结构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七7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是着眼于产业发展全局.考虑产业近、中和远期发展过程.对产业模式进行的整体筹划。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是决定动漫产业健康迅速发展,甚至成功的关键。产业发展战略模式的创新是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定性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动漫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应借鉴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形成的成功经验,采用以原创为核心,服务外包、衍生品设计生产、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支撑,五个方面同时并举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激发中国动漫产业巨大的发展潜能,发挥后发优势.产业迅速崛起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及2020年能源供求格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能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新的制约。“十一五”期间及2020年之前,能源供应、提高能源效率、环境保护、石油安全及能源产业机制等尚存在诸多问题。从政策面及宏、中观角度切入,提出2020年之前能源发展的思路,以及若干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将持续增长,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对发展新能源提出了强烈要求和挑战。当前,慈溪市新能源主要涉及光伏、风能、生物质能,其中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虽然起步较晚,但扩张势头迅猛。可以说,慈溪市光伏产业政策在面临欧盟对华光伏“双反”的挑战时,也迎来了光伏市场难得的机遇,因此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仍旧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新型能源的发展和全面推广,不但关乎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关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必将给新能源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对中国企业而言,既要重视对新能源的产业开发,也要注重提高现有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加快低附加值、粗放型、高能耗产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把握我国能源现状发展新能源产业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稳定供给是经济增长的基本保证因素,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化石能源已很难支撑整个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问题、特别是能源安全问题直接维系着闰家的安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和传统能源价格的不断高涨,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引导下,  相似文献   

12.
在日前举行的“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上,有专家认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将催生七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产业:环境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节能降耗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产业;服务经济;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能源战略,需要放到世界秩序重建和中国崛起这样宏观的视角中去观察。在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再依赖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新能源成为一个新的经济走向。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由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 2010 年我国将继续出台新能源政策,一方面仍将支持保障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有明确的规范或监管政策,避免产业出现泡沫和低水平发展覆辙,从而真正帮助我国经济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4.
文章联系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以主要应用技术、产品和企业为基础,通过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现阶段发展状况的研究,认为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核心技术上的落后和政府政策的不明朗,建议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通过自主科技研发、制定新的政策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加大对产业的关注和投入。使我国太阳能产业升级并进入良性快速的发展轨道,从而对解决我国的能源供应紧张、消耗巨大、利用率低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产业是当今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作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正在成为信息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赴阶段,国家应当考虑生物产业本身的特点和我国生物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立足长远,研究制定有效的税收措施,促进生物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力市场环境下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借鉴欧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碳经济时代,绿色电力在我国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供应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因而,构建持续、稳定、高效的绿色电力市场,形成科学合理的绿色电力长效发展机制,对于低碳电力市场下,绿色电力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立足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在总结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型政策工具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并借鉴欧盟经验,提出了中国绿色电力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玉立 《北方经济》2012,(12):35-36
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不仅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而且也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产业作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功不可没,但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自治区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力求在能源产业寻找新的增长极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光电子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子产业是典型的战略高技术产业,是国际争夺的焦点,也是中国在今后一二十年经济起飞一定要抓住的战略产业,战略高技术产业是指技术水平高,应用广泛,产业渗透能力强,国际国内市场容量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一、菏泽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 (一)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转变,有产业转移驱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东部地区凭借区位、人才、技术优势,承接了大量国际转移产业,经济发展较快,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但经过几十年发展,土地、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压力增大,对能源资源型、  相似文献   

20.
陈燕和 《科技和产业》2007,7(10):5-7,39
中国经济发展凸显能源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可替代能源,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国内燃料乙醇产能扩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中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原料、供应、产业开发、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都有了初步起色,具有乐观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