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证监会2010年9月6日通报了对涂强、刘海和韩刚这3名基金经理违法违规处理情况.在中国12年基金史上,这是第六起基金"老鼠仓"案,如此高的发生率,虽然有基金经理个人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的缺失问题,但是根源还在于基金公司的制度缺陷.本文就根据"老鼠仓"的频发情况,从基金公司的制度创新方面,说明如何防治"老鼠仓"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芳 《证券导刊》2013,(44):32-32
基金再爆老鼠仓丑闻。日前有媒体称,上海多名基金经理因涉嫌“老鼠仓”,被证监会要求协助调查。据悉,这些基金经理均为权益类基金经理,其中还包括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但当媒体致电多家涉嫌“老鼠仓”的基金公司,大家都基本予以否认。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10日,《新闻晨报》以《神秘人物尾随基金屡获暴利融通疑似卷入老鼠仓》为题,对融通基金涉嫌卷入“老鼠仓”事件进行了公开报道。虽然到目前为止。融通基金仅仅是存在老鼠仓嫌疑,尚未被中国证监会调查、认定,但此次新闻曝出距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原南方基金经理王黎敏老鼠仓案遭中国证监会处罚仅一年有余,仍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基金管理公司的"老鼠仓"行为不仅侵害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并且背离信托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对行业基础性制度的根本违反.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没有形成"老鼠仓"行为的科学法律责任承担机制.应当建立对"老鼠仓"行为的民事赔偿机制,促进行政监管措施法律化并完善行政责任追究的法律规定,明确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和相应的刑罚处罚方式,并协调这些法律责任的实施,以实现对"老鼠仓"行为的科学法律规制和基金行业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事件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证监会已介入调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一名基金经理唐建近日涉嫌“老鼠仓”被举报。据悉,中国证监会已介入调查。上投摩根市场部人士对此回应表示,该基金经理还在进行正常的基金管理,对其被举报一事公司也没有确切的消息和证据。  相似文献   

6.
《理财》2011,(7)
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许春茂,日前被证实已移送公安机关。原国海富兰克林中国收益基金的基金经理黄林也因“老鼠仓”事件而被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并被处以十年市场禁入和30万元罚款。这是继唐建、韩刚等两批受罚基金经理后,第三批基金经理因“老鼠仓”受罚。  相似文献   

7.
《理财》2014,(10)
2013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基金行业的大发展,监管层也明显加强了对“老鼠仓”的稽查,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打鼠风暴。因“老鼠仓”而落马的基金经理数量激增。一时间,公募基金行业人人自危,离职潮涌现。
  其实,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庄股,“老鼠仓”也由来已久。所谓"老鼠仓"是指基金公司利用个人账户先买入股票,随后用所管理的公募基金拉高股价,并在高点将个人账户股票先行卖出,从而令个人账户获利的行为。入刑时,“老鼠仓”一般以“内幕交易罪”来定罪。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市场上关于基金经理“老鼠仓”的传言非常多,但要拿到确凿证据并不容易,调查也就无从下手。“老鼠仓”仅仅靠规范文件是不够的,不动用非常手段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9.
魏冬 《理财》2014,(10):14-17
2013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基金行业的大发展,监管层也明显加强了对“老鼠仓”的稽查,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打鼠风暴。因“老鼠仓”而落马的基金经理数量激增。一时间,公募基金行业人人自危,离职潮涌现。  相似文献   

10.
所谓"老鼠仓"有多种含义,在基金业,通常是指基金经理或实际控制人在运用基金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价位买进股票建仓.等到用基金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个人的仓位会事先卖出获利,而机构和散户的资金可能会因此而套牢.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不仅在于损人利己,即为自己或小圈子谋取利益,而让机构和散户资金套牢,而且会引起股市不正常地暴跌暴涨.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仅靠行政处罚并不能抑制老鼠仓的泛滥,必须将老鼠仓行为纳入刑法的规制范畴.  相似文献   

11.
深圳证监局公布了三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后,资本市场的监管问题成为焦点。本文认为信用制度和诚信文化的缺失是"老鼠仓"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通过对证监会与基金经理的博弈分析,对改进监管制度提出政策建议,从而建立起公正公平诚信的投资制度。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博览》2014,(12):66-68
基金经理变动和高管更替本是行业常事,但近期随着“老鼠仓”监铃风暴的升级,基金经理变动的行业负面影响有被片面夸大的趋势,市场上对今年以来的基金经理变动的评论也显失客观,这让投资暂多少有点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3.
股指从2006年5月19日的985点涨到最高点6124点,然后又跌到2400点,在这轮超级"大牛市"和超级"大熊市"之间,基金产生了诸多问题。基金面值的不断缩水"、老鼠仓"的不断出现、对基金经理的激励等问题成了基金信任危机的导火索。本文在着重分析基金"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后,从制度建设等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半年已过,各基金除了交出业绩这一份答卷之外,还有太多值得投资者关注的地方。我们筛选出上半年基金行业的9个关键词以飨读者。老鼠仓——基金遭遇最严捕鼠阵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传言已久的海富通"老鼠仓"案7月4日终于被证监会坐实,蒋征、陈绍胜、牟永宁、程岽和黄春雨5位原海富通基金经理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媒体和基民的义愤填膺,证券机构对老鼠仓问题已经非常麻木.多位券商人士表示,基金老鼠仓几乎见怪不怪了.甚至有人认为,基金没有老鼠仓几乎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07,(6):17-17
交通银行A股上市交易;证监会挖出基金经理“老鼠仓”;第二批改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开业;招商银行进入基金管理业;  相似文献   

17.
曹中铭 《理财》2013,(1):13-13
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涉嫌“老鼠仓”案的宣判,给违规者敲响了警钟,给投资者以新希望。  相似文献   

18.
曲艳丽  王晓璐 《财经》2011,(22):42-44,46
8月下旬,知名基金经理李旭利被上海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刑事拘留.这意味着,被证券界广泛关注的李旭利“老鼠仓”案进入关键阶段,已由行政调查转入刑事调查.  相似文献   

19.
论基金“老鼠仓”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洁 《金融与经济》2007,(11):38-40
基金"老鼠仓"涉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欺诈客户,任其发展将危及基金业乃至证券业的健康发展。基金"老鼠仓"的出现并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有效防治基金"老鼠仓",建议严格落实金融实名制,改革基金业的分配制度,解禁并规范证券从业人员个人参与证券交易活动,改进监管措施,加大惩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20.
王祥胜 《理财》2011,(8):23-25
"基金经理炒股在业内可谓是公开的秘密。"一位深圳的基金公司高层如是透露,彰显了他对韩刚案到来的见怪不怪。不是始作俑者,却是同一批落水者中的情节严重者,韩刚最终成了中国首例"老鼠仓"入刑人。自此,这起始于2009年的案件落下帷幕。一锤定音今年1月底,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