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是近十年来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新形式,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广泛存在,其独立性、项目导向性和密切联系社会需求等特征使其迅速成为促进跨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选取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其建设、组织、运行以及管理等进行全面介绍,分析、归纳和总结其建设特征,以期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知识三角”强调的是教育、研究和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大学是核心。从知识三角的视角,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形成机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进行归纳梳理,构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美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成功创立的"一体两翼"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具有明显借鉴价值。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置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独具特色的跨学科院系、覆盖全校范围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研究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在完善资金支持渠道、挖掘校企合作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改革校办企业模式等方面探索高校与社会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研究中心又名大学研究中心,这是因为这类跨学科研究中心基本是以大学为主体的。所谓“跨学科”不仅因为所进行研究对象需要多种学科来解决,还有强调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协同作战的一层含义。因此可以说,跨学科研究中心是加强工业界和科学界密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5):111-111
备受关注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于2003年3月27日正式成立。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张保生处长,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刘海新为机构揭牌,武汉大学副校长胡德坤教授等出席了揭牌仪式并讲话。 该中心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学校图书馆以及学校计算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学科定位及其发展的角度上探讨了管理学的跨学科角色、价值等问题.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是多数学科发展所共有的现象,并不是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所独有的内在特征;跨学科研究虽然推动了管理学合法性的发展,但由于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前提条件尚不成熟,因而其消极影响在所难免;管理学合法性构建的关键在于对管理学进行深入的元研究,管理学研究不宜过分依赖跨学科研究,而应该将其作为管理学元研究的辅助力量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创新诉求要求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大学科研竞争力的实现。大学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会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着不同的组织运作模式。本文以美国加州格雷·戴维斯州长科学与创新研究院为例,分析了加州格雷·戴维斯州长科学与创新研究院在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组织运作模式,发现其运作模式呈现为一个三重螺旋型的运作模式,对该运作模式进行了创新三螺旋解释,并给出了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德国将大科学装置视为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的原动力。德国的大科学装置是开展跨机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青年科学家的良好平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开发和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本文对德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开发、管理运行、开放共享服务以及评估评价机制等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成立于1950年,是一个专门负责推进美国科学和工程事业的独立的联邦政府机构。它在支持全美大学和其它学术机构的基础研究、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会每年向NSF下拨经费,2003财年拨款39.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建设途径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对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和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在分析我国大学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认为吸纳科技创新人才、组建和运转研究机构、争取科技经费、提升科技产出、引领学科成长与发展、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等是创建研究型大学核心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对提高这些能力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教育对于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促进作用:它有利于中国高校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合作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可促进中外师生双向流动。通过跨学科教育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方法为: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调整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从事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人员的队伍建设。开展跨学科教育,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揭示现实问题的本质、优化配置国内外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后的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主要综合性大学都在积极推进大学的知识产权本部建设。这也是近年来日本政府一贯倡导的“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如何战略性地推进知识产权的形成及其活用,对提高一国产业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日本大学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在日本整个知识产权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日本知识产权的重要源泉之一。因此,迅速健全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日本各国立大学于今年4月实行独立行政法人化的改制,各大学正在紧锣密鼓地对改制后的校内有关研究机构创造的知识财产权归属等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建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与其认为大学是一个国家研究机构,更确切地说它是以一种资深管理者的角色在不同国家的两所大学之间进行其独特的工作,正如我现在所做的。但是,我认为大学至少是那些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和最主要的是它们的国际性。这种国际性与它们的国家性并不冲突。相反,这种国际性正有效地与国家性、地方环境、及区域环境相互影响着。在这种关系中,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认为大学不应太多地“服务”于国家经济或地方经济。它们更多地应作为独立机构和独立的力量相互影响,这就是我这篇文章的主题。近来,威斯敏特大学获得了女王荣誉企业奖章,这…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初期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方式、组织结构为核心,研究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立、人员构成、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等操作性问题。探讨了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部门设置与组织模式,以及成立初期、中期、后期适合开展的工作与业务,提出"附属于大学、享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制运作方式"是我国研究型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运作方式的有益探索,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应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灵活采用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阶段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类型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几类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虽然不同,但都在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关于大学技术转移及其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在国家新型技术转移体系中,大学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促进技术转移意义重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应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完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扶持、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合理的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以及技术转移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研究开发机构的运营和评价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全国非营利研究开发机构共有 1112所,其中国立研究所 146所、特殊法人 34所、公立试验研究机构 493所、学校研究机构 336所、公益法人 94所、其他机构 9所。国立研究所于 2001年 4月 1日开始除科技厅科技政策研究所等个别研究所之外成立独立行政法人,从政府省厅分离独立出来,以降低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避免政府对这些研究所的过细干预,在资金使用、人事等方面提高了研究所的自由度。公立试验研究机构是各个县下属的研究机构,受各县的支配和监督,没有全国统一的有关公立试验研究机构的政策。学校研究机构将于 2年后实行独立行政法…  相似文献   

17.
早在五十年代,丹麦王国就开始抓对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最早负责这项工作的是两个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学会。至1975年,正式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服务性的机构,负责全国的继续工程教育。该机构设在丹麦技术大学校园内。  相似文献   

18.
《现代财经》2015,(8):57-69
本文从独立性和稳定性交叉视角检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好;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且其投资的稳定性标志着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监管部门应鼓励发展独立机构投资者,并引导其进行稳定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谦  刘沛林  徐美 《经济地理》2022,42(4):202-208
对传统村落景观的研究有助于传承文化基因,留住乡愁记忆。文章以1998—2020年CNKI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45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知识图谱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态势。结果显示:(1)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初步成长、繁荣发展三个阶段,从聚落形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地理学、历史文化学、旅游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对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2)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高频发文作者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科研院校,科研机构内部合作强度较大,但机构之间相对独立,不利于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可持续发展。(3)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探讨了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园林规划等热门主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下,未来相关研究可以从创新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与新文化地理学、推进跨学科领域研究与数据方法论创新、探索景观保护修复模式与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地理》2021,41(4):148-157
对乡村聚落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中1998—2019年的597篇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绘制出研究的关键词、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期刊的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总结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重点、研究主体构成。结果显示:(1)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目前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的社会背景,聚落形态研究已经在地理、规划、建筑和历史等学科细分成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包括乡村聚落宏观分布、聚落形态构成、空间演变、地域文化、史前和历史聚落形态。(2)发文量总体上随着时间逐渐增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之前发文量相对较少,以史前聚落形态研究为主;2004—2013年发文量经历了一定的反复,对传统聚落分布格局研究日益增多;2013年至今发文量持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研究领域发生细化,量化研究方式增加。(3)对乡村聚落形态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有地理资源类、历史考古类和规划建筑类三种。发文机构之间的合作集中在地理资源类科研机构,跨学科机构合作极少。(4)发文作者合作关系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大规模学术团队较少,小规模团队和独立作者较多。未来相关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1)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经验,进一步梳理完善乡村聚落形态的研究体系;(2)深入交叉学科理论的应用;(3)强化定量研究;(4)从传统聚落形态布局中吸取针对防疫及其他社会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应用到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