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的营销思维,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定制营销在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中,有些企业往往受制于海外消费需求,一时难以打开局面。面象海尔等一些企业及时推出“定制营销”新模式,“先出售、后生产”,使得海外市场扩大,…  相似文献   

2.
一些知名企业“先出售、后生产”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倘若能认真研究,悉心借鉴,何愁打不开国际市场?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营销思想,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 定制营销 在企业“走出…  相似文献   

3.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中美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的营销思路,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经对中美企业经营创新实践进行理论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取得跨国经营的更大成果.  相似文献   

4.
在跨国经营中,海尔公司推出“定制营销”新模式,“先出售、后生产”,使得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走出去”是企业超越国界进行要素配置、市场拓展、生产经营的形象概括,是企业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商品的国际生产和营销、资本的国际流动、技术的国际转让以及服务的国际提供等经营活动的总称。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上诲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必要途径:是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破贸易壁垒,带动自身资本、设备、产品、技术、工程、劳务等的输出.培育自己的跨国企业,提升外向型经济层次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战略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企业由内向外扩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国外经济合作,成绩显著。作为大型企业的中原油田,发挥自身优势,在亚洲、非洲、欧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分公司,实施以石油钻井为龙头,工程承包、贸易、国际合作经营综合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授予“中国陆上承揽国际钻井项目最多的公司”荣誉称号,成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开展国际经营的典范。我…  相似文献   

7.
近来,华商货物在俄罗斯被扣押、西班牙焚烧中国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两位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绑架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警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的同时,不仅要面对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更有当地政治因素带来的企业经营和人生安全风险。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少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是新时期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大举措。这对于我国更有效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不足,加快产业升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面对世界跨国公司占优势的格局,我国各类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在经营理念、企业制度、管理方式和人的素质等各方面实现大的跨越,加快打造现代企业的步伐,形成一…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说,只要不是我国和东道国法律禁止出口和禁止投资的产业,不是违反国际条约和投资对象国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我们就应该鼓励所有产业的企业“走出去”,从全球一体化生产和一体化市场的角度安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国际化经营来构建和融入国际生产网络,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石油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发展和行业自身发展角度分析了“走出去”的风险并提出风险规避的策略,认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风险的基本成因在于石油企业的内外市场环境差别巨大并且企业自身的能动力有限,发展石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以国内市场带动国外市场的发展,是石油企业“走出去”经营的根本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石油企业的经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所谓“走出去”战略,是指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走向国际市场,以及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宏观上看,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从企业角度看,有利于企业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企业更新生产设施、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施企业名牌战略,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入WTO后,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如何挤进并占领国际市场.让众多中小企业感到困惑。文章介绍了香港中小企业是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去占领国际市场的经营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央企业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幵拓国际市场,系统推进国际化经营,积极利用境外市场和资源,在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中发挥了“领头羊”和主力军作用。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以及创新能力幵放合作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与工程,同时还联合发达国家著名企业开发第三方市场,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由愿景到现实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尤其是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态势不断加剧,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和挑战。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发、项目执行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支撑,加大综合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力度,以保证企业在国际业务经营活动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洋 《物流时代》2012,(10):68-69
随着全球经济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将视野投向了国际市场。但国际物流与本土物流在运作上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因此,先做好功课,才能更顺利地实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走出去"战略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但是,中国企业如何制定恰当的“走出去”战略,包括市场定位、产品选择,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走出去”,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本文即对这样一些战略性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讨论,试图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框架。一市场重要性分析确定不同市场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讨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基础。应该根据企业“走出去”的基本动因,来判断和比较不同市场的重要性。企业“走出去”的基本动因,无非有两个:第一,是在国际范围内追求规模经…  相似文献   

17.
业内动态     
温家宝: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设加工基地 第110届广交会10月14日开幕,广交会开幕前后,温家宝总理在广州考察了有关外贸企业,并与部分外贸企业负责人和行业协会代表座谈,了解经济形势尤其是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温家宝指出,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设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适应全球经济与市场一体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应对wTO融人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到国外去兴办各类制造和贸易型企业,必须善于运用国际市场运行规则,从知识经营与本土化发展等方面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全球跨国公司最新经营实践与发展趋势,其中八大跨国经营新谋略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不妨借鉴其理念与做法,采取新对策,加快走出去,求得跨国经营的不断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型企业的中原油田,发挥自身优势,在亚洲、非洲、欧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分公司,实施以石油钻井为龙头,工程承包、贸易、国际合作经营综合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务院市场发展中心经济研究所授予“中国陆上承揽国际钻井项目最多的公司”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影响深远的企业形态,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面临国内外不同市场资源及竞争对手的冲击和考验下,企业将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就经历了由充分肯定到饱受争议的历程。本文试分析其衰败原因,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利于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