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1994年春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十月“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构想”发布以来,如何实现汽车工业生产的战略转移,逐步将轿车工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如何既贯彻“中国只能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国策,又以“导向发展”的战略模式,加快实施这一艰巨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已由国人普遍关注的热点,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呼声渐渐高涨。经过千余年的迅速发展,尽管在我国城乡公路上国产和进口轿车如车水马龙,大中城市各色的土铺天盖地,国人的“轿车梦”仍是可望而不可及,我国的民族轿车工业仍然步履维艰,非但如此,面对国外汽车厂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局面,不禁还使人对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发展前景感到忧心重重。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我国的轿车工业发展究竟路在何方?一、我国从1958年就结束了不能生产轿车的历史,但到1978年,轿车产且仅2600多辆,可以说在这20年中我国轿车工业基…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春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十月“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构想”发布以来,如何实现汽车工业生产的战略转移,逐步将轿车工业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如何既贯彻“中国只能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国策,又以“导向发展”的战略模式,加快实施这一艰巨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已由国人普遍关注的热点,进一步深化为冷静、科学、成熟地思考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前言 今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将“鼓励轿车进入家庭”首度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纲要.这无疑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它将迎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全面兴起.  相似文献   

5.
家用轿车闹京城本刊记者王玮闪亮登场《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说,政府鼓励私人购买轿车。对于这句话,外国汽车厂商似乎比中国老百姓听得还要明白。这项产业政策公布之后仅仅半年,美国、日本和欧洲六个轿车生产大国的20家厂商携来多种号称“专为中国家庭而设计”、号...  相似文献   

6.
[入世]挑战下的中国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汽车:关键是价格与消费信贷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轿车零售价是国际市场的两倍,进口汽车的关税“壁垒”高达80%-100%。由此,很多人认为“入世”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挑战在于成本。其实未必。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性非常强的产业。成本有没有竞争力,规模是决定性因素之一。1996年我国制定的“‘九五’及2010国民经济远景目标规划”曾设想,我国轿车工业的单厂规模在2000年时要达到40万辆,在2010年时达到100万辆。按照这个规模,中国轿车生产的单车成本将趋近国际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按照中国“九五”期间的综合国力,可…  相似文献   

7.
一、前吉1958年新中国国庆前夕,上海一家十分简陋的汽车装配厂里,试制成功第一辆小轿车,一时被喻为“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从此结束了几十年来上海只靠进口“万国”牌汽车和只能生产汽车维修件的历史。以后凤凰牌轿车更名为上海牌轿车。在近30年的岁月里,上海牌轿车的基本车型无多大变化,上海与世界汽车工业的差距,令人咋舌。汽车产品结构调整中,为重点保证桑塔纳轿车的发队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最高决策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大刀阔斧地停产了当时销售较好的上海牌轿车,将生产上海牌轿车的汽车厂并入上海大众,上海牌轿车在生…  相似文献   

8.
杨丽媪 《经济导刊》2006,(12):90-92
每年十月,英国青年胡润制作的的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都会引起国人对于财富人物的热议,而胡润也随着一年又一年富豪榜的发布而名声大噪。他像一个“空手道”高手,原本两手空空,却在世界与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捉住了中间的机会,仅仅凭借一张从“业余、粗糙”起步的中国富豪排名榜单,  相似文献   

9.
李丽  申建 《技术经济》2001,20(10):4-6
“居有其屋,行有其车”是现代中国部分民众对“小康生活”进一步憧憬。我们正朝着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努力,先行一步的发达国家已经是绝大部分家庭出行时都有自己的小轿车,有些家庭还不止拥有一辆。我国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政策也是鼓励轿车进入中国家庭,中国客车制造业乃至世界轿车制造业也都瞄准了中国“百姓车”市场,积极开发价格低廉的经济型小轿车,下一步将是小轿车蜂拥进入中国家庭的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
侯延琨 《经济导刊》2013,(12):11-12
<正>200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则轿车的电视广告,在霓虹灯闪耀的大都市,桑塔纳2000风驰电掣。这是汽车走入家庭的一个重要标志,从那之后到2011年,中国汽车年销量经历了复合增长率25%的爆发式增长,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汽车销售  相似文献   

11.
“麻将热”的狂潮席卷了神州大地,这已是国人皆知的事实。有位老先生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说:“麻将热”所索要的代价,是我们付不起的,就象当年中国人拥抱了鸦片,而成了东  相似文献   

12.
重组潮涌     
从上个世纪末,奇瑞、吉利等一批本土汽车企业诞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在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今大大小小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生产基地,遍布各地.喷涌多年的轿车浪潮延续到2007年仍旧没有退潮之意. 另一边,持中国汽车产能过剩观点的人们一再提醒,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需要严格把控.而政府带有行政色彩的推动,也正有意识地在这场产能分配的博弈中,整顿分散的中国汽车工业,扶持那些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迈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3.
每年十月,英国青年胡润制作的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都会引起国人对于富人,富人的钱是白的还是黑的之类的热议,而胡润也随着一年又一年富豪楼的发布而名声大噪。他像一个“空手道”高手,原本两手空空,却在世界与中国的交相辉映中。  相似文献   

14.
大众·波尔舍·保时捷“伏尔斯瓦根”(Volkswagen)是德国最大汽车制造厂家VolkswagenwerkAG生产小轿车的商标名.在德文中是“人民大众的汽车”之意,所以译作“大众”.这是30年代在希特勒“让每一个德国家庭拥有一辆汽车”的口号下命令生产的普及型轿车,首辆“大众”牌汽车于1936年出厂,被隆美尔将军用于北非沙漠战场上.为此,波尔舍在斯图加特成立了大众汽车工厂,于1938年投入批量生产,因战争爆发,只生产了630辆.大众汽车公司和波尔舍(Porsche)汽车厂均为德国汽车界奇才费迪南德·波尔舍所创.“波尔舍”赛车世界驰名,是以老波尔舍之子费里·波尔舍姓氏为商标名的,也被译为“保时捷”.“波尔舍959”型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赛车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08,(8):10-16
“集全球资源造中国车”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现实,“殊途同归”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5月30日,重庆长安汽车集团的“伊朗25万辆奔奔轿车生产项目”在重庆签约,这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车界传出的最大的一个海外轿车生产项目,更引入注目的是,长安汽车的海外战略选择了技术输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国外,懂事的孩子就知道,公路是用来跑汽车的,而在中国的公路上,汽车的交通量仅占48.7%,拖拉机占34.8%,马车占6%,自行车和人力车占10.5%.于是,道路的“国情”就被作为限制轿车进入家庭的充分理由.这不禁使人想到一个古老的悖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其实世界各国的实践早有公论,美国汽车大王福特的一段话似乎广为流传:先有车,后有路,再有沿途的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中国对汽车要不要进入寻常百姓家进行讨论时,西方发达国家就有很多“好心”的机构和专家认为中国不应当发展家庭轿车,以免提前耗尽宝贵的石油资源,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8.
即使在中国本土车企中,比亚迪也还不是最成功的企业,但却应该是评价最为两极的企业:在支持中国品牌(原称自主品牌)汽车的国人、尤其是“迪粉”的眼中,比亚迪已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汽车企业,并迟早会在技术与销量上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在另一大部分国人的眼中,比亚迪还仍然是低端劣质品牌的同义词。市场为王。在过去的2014一年中,比亚迪的利润相比2013年下降了20%。而截至2015年6月底的销量数据表明,比亚迪2015上半年销量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中,我国已累计向农村投放了约sbo万辆农用汽车以及数万辆农用客车。目前我国农用汽车的保有量已突破lop万辆,接近差不多50年来全国才拥有的汽车保有量。农州车异军突起,大量进人农户家庭的事实,与轿车迟迟不能进人一般家庭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用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历程,对如何发展我国的轿车工业具有极大的启示。一、农用汽车的"火爆"真正体现了进入家庭消费,市场广阔;而轿车工业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用汽车是六、七十年代手扶拖拉机和四轮拖斗拖拉机的换代产品,既可用于农业牛产,也可用于载人和…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汽车工业工作会议曾经宣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转向轿车;没有轿车工业,汽车工业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以生产轿车为发展支点的产业政策是否可行?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轿车能否进入中国人的家庭?这些问题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注见文末,下同)笔者本着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关心,参与这些问题的了解和探讨,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