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经历了两年噩梦般的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最终于1999年下半年转入稳定复苏的轨道,而在21世纪第一年行将离去时,南美国家阿根廷又陷入了一场全球瞩目的危机,这些事件远远超出了金融危机的范畴,体现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甚至从深层次上讲是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货币危机无疑是诸种危机的导火索,而汇率制度的危机则是多米诺效应中倒下的第一块骨牌。  相似文献   

2.
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每次货币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导火索一般都出现于证券市场或商业银行,其中又以证券市场的表现更为频繁.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实施QFⅡ制度,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所以,基于货币危机理论来完善我国的QFⅡ制度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求真 《金融博览》2009,(7):80-80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这是一个充满金融危机的年代。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金融海啸再次席卷了全球。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迫切地想知道,金融危机从何而来.又将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4.
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每次货币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导火索一般都出现于证券市场或商业银行,其中又以证券市场的表现更为频繁。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实施QFII制度,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所以。基于货币危机理论来完善我国的QFII制度尤为强要。  相似文献   

5.
在近20年中诞生了三代以研究货币危机为主的金融危机的模型,用于解释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克鲁格曼(1979)、弗拉德和戈博(1984)为代表的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以奥波斯特费尔德(1994)的“预期自我实现型货币危机”模型为代表的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以常和维拉斯可(1998)和克鲁格曼(1999)为代表的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6.
所谓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指由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失衡或生产过剩等因素引起的货币、信用、外汇、证券和资本等金融领域的动荡、波动,以及由上述动荡和波动所导致的大量金融企业破产。所谓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一国境内的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等途径传递到相关国家,并引起后者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这种连带性国际金融危机既可能是若干个相关国家的地区性危机,也可能是全球性的危机。根据IMF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成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为了本国的经济增长,从2001年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以美元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所处的关键货币地位使得它能够通过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将危机扩散到全世界,让其他国家承担其经济  相似文献   

8.
十年回眸:东亚金融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首先,让我们重新检讨一下1997~1998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也称作东亚货币危机),看看它基本的源头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货币危机?另外,笔者10年前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掠夺性的投机。掠夺性的投机当年在东亚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长期演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产业都呈现出相对收缩态势,对中国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生产不足是西方软肋与1929-1933年大萧条相比,本轮金融危机最根本的不同是发生的背景条件不同。1929年危机发生的背景是生产过剩;而此次危机的背景是生产不足。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货币与黄金脱钩,世界货币体系开始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主体已经从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如1990年的日本金融危机;1992年的英国金融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泰国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年1月的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等等.对于这些危机爆发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国内因素出发认为危机的爆发是由于一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也有的学者把危机的爆发归咎于与一国经济基本面无关的外部因素,如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投机者预期的不稳定等等.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美元之谜”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危机最容易发生在经济基本面恶化、投资者信心丧失和资本流动逆转的国家,且一般伴随着货币大幅贬值。但是,美国次债危机逐步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的过程并没有出现美元大幅贬值,甚至还出现了美元升值,“美元之谜“因此产生。本文先回顾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分析最近几次金融危机中危机国的货币表现,得出货币贬值是金融危机突出表现;然后分析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元反常表现,提出“美元之谜“,并对“美元之谜“可能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分析“美元之谜“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这是一个充满金融危机的年代。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尚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金融》2011,(11):76-91
<正>欧洲一体化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充满波澜。早在1992年9月,欧洲货币机制就曾解体,引发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比现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与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发现,两轮危机同样面临如何维持固定汇率体系的挑战,而德国在两轮危机之中强势与不愿妥协的表现,也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上次危机最终以英镑、意大利里拉等货币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机制为代价。以史为鉴,欧洲要想避免重蹈1992年金融危机覆辙,需要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改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形成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外经济学者对金融危机的界定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危机发生的潜在可能性,狭义的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和倒闭的可能性,广义的金融风险指发生系统性的或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两者的区别在于现实性和可能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金融危机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资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M ishk in(1996)认为金融危机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部门出现的危机,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中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问题相当严重时,出现的金融市场的非线性瓦解,以致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输送给那些拥有最佳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这种观点强调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不对称信息和市场功能的瘫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金融危机是指对金融市场的严重破坏损害了市场有效发挥功能的能力,对实际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学者一般认为汇率危机、国际收支危机、经常帐户危机和资产负债危机的概念本质上可归结为货币危机。而金融危机作为更广泛的危机概念涵盖了银行危机、股市危机和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等金融部门出现的危机是并发的而...  相似文献   

15.
只有认清危机,才能正确的应对危机.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危机的经典视角.此次货币金融危机实质仍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生产过剩".以此为基础,信用的膨胀及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对危机爆发起到促进和强化的作用.而美元的霸权货币地位,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则是危机的另一根源.经济全球化搭建的发达的国际贸易网络,则成为危机迅速扩散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邹宗森 《银行家》2012,(3):87-88
正与以往几次金融危机发生在外围国家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中心——美国,随后迅速向外围国家传导,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开始认真反思导致本次危机的原因,其中,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矛盾交织、问题突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改革也是历次"G20"峰会的重要议题。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撰文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金融层面的原因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创新过度,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美国金融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金融监管不力、缺失.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国内经济失衡是危机爆发的基础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制度层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干预经济,美国模式的技术缺陷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本次金融危机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短期看,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发生重大调整,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从中长期看,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欧元与亚洲货币的地位将会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9.
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既体现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抵御危机冲击的负责任形象,又为服务贸易投资提供新的渠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互换被很多国家中央银行广泛应用,作为增强市场信心、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也积极参与区域货币互换机制建设,签署了一系列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努力提升区域金融危机救助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危机也表明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极端重要性。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与局限性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始于1976年的"牙买加协定"。国际储备货币以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