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相径庭的报道风格 如果要做一个2007年最引人注意事件的排行榜,有一件事绝对能上排行榜的前十名,那就是重庆钉子户事件。这对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的重庆夫妻和他们的小楼,首先经互联网引起人们注意之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重庆出了个“史上最牛钉子户”,一时间搞得群情高涨,民意汹汹,以网络为急先锋的各路媒体齐聚重庆。全中国的目光,一度被吸引到了重庆市杨家坪鹤兴路17号那座“孤岛小楼”上。时值起草数年、几经争议的《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种巧合无疑让媒体兴奋。这一标志性事件,是在试水《物权法》吗?孤楼拉出的横幅上那句“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户主保护自家私产的努力,不正是《物权法》精神的体现?不如将目光投向《物权法》,看看它哪些内容与我们的房子有关。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7,(5):30-31
阅读: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题客调查网合作进行的“你怎么看钉子户”的调查显示,在2599名受访者中,超过九成的人都在关注重庆“最牛钉子户”一事进展。今年两会期间,《物权法》起草专家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轶表示,《物权法》的核心是提倡物权的“平等保护”:既要依法保护私人财产,  相似文献   

4.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在一场媒体的盛宴后,户主和开发商在强制拆迁“大限”前明智地选择了妥协,成就了各方共赢的结局。随着那座孤零零小楼轰然倒塌,楔在城市改造工程中的最坚硬的一颗“钉子”似乎被轻轻地拔除了。  相似文献   

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从1993年,最古老的博客原型——NCSA的“What's New Page”网页出现,到2002年博客传入中国。再到2007年。中文世界,三千万博客,博客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相似文献   

6.
温智敏 《新财富》2007,(6):106-109
重庆的“史上最牛钉子户”公开抗拒拆迁事件,为中国《物极法》的出台作了一次最生动的造势。在中国,成千上万的类似纠纷提出了公共利益的界定、法院在拆迁纠纷中应扮演的角色等许多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即使在有长期私有财产保护实践的美国,对此也存在争议,2005年的Kelo案和2006年的Norwood案,就为是否允许为发展当地经济行使“公共征用权”而拆迂“钉子户”提供了不同的判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7年的3月末,重庆杨家坪鹤兴路17号的小楼主人两年多来拒绝房屋开发拆迁的事件被人戏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虽然事件终于在4月2日达成和解,重庆“史上最  相似文献   

8.
《浙商》2005,(7):149-149
6月5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重庆市项目展厅中,年轻而精神的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沐华平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沐华平笑称自己长在江苏,自小对浙江就有所了解,而如今.5年的重庆工作生活.使他对浙渝两个“同饮长江水”的一省一市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他说:“浙江企业选择重庆,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9.
那些所谓的大佬,并不天然高高在上,所有人都该平起平坐。 就在DoNews创始人刘韧表示不融资的五个月后,他写了一篇题为“我违背了初衷”的博客,当头第一句话就是:“我曾经说过DoNews不融资不上市”。  相似文献   

10.
赖永飞 《商》2014,(34):228-228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也是一个国家争取社会进步以及为国民谋求幸福生活的重要手段,城市房屋征收则是城镇化进程中不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房屋征收过程中,涉及多个主体的利益,由此引发众多的利益摩擦,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利益摩擦?“钉子户”问题的解决是其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钉子户”问题是在一个什么样背景下产生的?“钉子户”的定义又是什么?以及这个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又是怎样的?这三个问题便是本文所试图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博客,是最近半年以来网络的最热话题。当大家都在为博客疯狂的时候,有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年轻人却冷静地看到博客背后的机遇,潜心研究起了博客搜索引擎,他就是第一中文博客搜索引擎“中客”网的创始人陈校。  相似文献   

12.
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推广效果?博客或许是手段之一 “我的所有生意都来自于博客。”金高塑胶石膏有限公司贸易经理宋俊说,通过博客,他的鸡蛋托生意不仅做到了全国,甚至还做到了非洲。  相似文献   

13.
《三联竞争力》2007,63(6):9-9
杭萧钢构股票从2月12日启动以来,一直不顾任何利空消息固执上行,历经多次停牌而不倒,长期调查质疑而不怵,已经被称为“江南第一恶庄”、“史上最牛股市钉子户”。  相似文献   

14.
庄宁 《销售与管理》2010,(3):106-109
一个传奇的和尚,早有耳闻,集歌手、明星、和尚、80后、“谢霆锋”多元于一身,联系采访释道心时,打了许久他博客上的电话未果.最终决定试一试QQ,我烦躁焦虑地加了他,等待验证通过,我未抱太大的希望。片刻,小喇叭的闪烁让我惊喜,不愧是一个“时尚和尚”,简单的聊天确定了采访时间地点。看着他博客上满满的媒体访问行程,怎—个“忙”字了得?  相似文献   

15.
《市场周刊》2012,(2):72-75
张恒嘉,1990年出生于重庆万州,现居成都武侯区。巴山蜀水的灵气给了他清秀的面容,似乎也给了他魔力,让他在魔幻的世界里所向披靡,自由驰骋。一篇《洗冤》让他在本次90后“星生代”文学大赛荣登“人气王”宝座,也带领我们进入到了由他——“王子夜”主宰的魔幻世界。  相似文献   

16.
王欢 《商》2013,(23):399-400
2007年6月29日。LarryMagid拿到了第一部iPhone。和许多人一样,他当晚在博客上撰文道,“它将因打破其它所有手机制造模式而被永远铭记”。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iPhone的问世,也许就像“人类首次登陆月球”。  相似文献   

17.
报业新论     
《中国报业》2008,(7):36-36
本期“报业新论”,我们择发4篇来稿。 卢小波撰写的《争夺“观点新闻”的高地》,讨论了新闻博客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他认为,新闻博客的风起云涌,使观点新闻更显重要。能够提供并阐释有价值的观点,才是一个媒体的竞争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中国会展》编辑部:你们好!欣赏了2011年9月15日这期《中国会展》的封面设计后,翻到目录页,我一下就被“会展博客”栏目“hold”住了。一是因为在博客、空间、微博等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到网上冲浪,到别人的虚拟领地去串串门,忽然看到博客跃然(杂)志上,不由心生好奇;  相似文献   

19.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陕递公司人员在提供快递服务的同时,还将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公开出售,并且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  相似文献   

20.
顾均慧 《市场研究》2006,(11):11-12
博客已成为互联网世界中叫得最响亮的“关键词”,现实生活中“博客”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远,对这一新生事物“草根阶层”又作何感想,一项来自零点调查&指标数据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百姓中知道网络博客不足一成(9.8%);在这其中,真正喜欢在博客上发表日记的仅有15.9%,33%表示“虽然喜欢浏览博客上的章,但不喜欢在博客上暴露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