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地质灾害区划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以辽宁省黑山县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危险性等采用综合评判法,从而对该区进行地质灾害区划评价,评价结果反映了该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情况,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预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内涵概述 1.1地质灾害的内涵概述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以及退化等,我国的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在自然地质结构的基础上,由于相应板块的运动导致的地质恶化.由于地质灾害是一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我们在预防方面还不能建立很好的措施,但是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从自身的资源利用方面进行集中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北流市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各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威胁,灾情较为严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本文分析了北流市地质灾害现状,并对本市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以创新性区划促进可支付住宅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美国旨在推动可支付住宅建设的创新性区划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性区划包括弹性区划、奖励性区划和包容性区划等多种形式,创新性区划的实施使美国地方政府在不扩大地方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有效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住宅的供给,缓解社会中存在的居住隔离状况.本文介绍了创新性区划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情况,并分析了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以多元信息融合的地质灾害综合评估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模型中涉及的参数进行动态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动态参数来区划研究地质灾害,并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评估。主要探讨地质灾害区划评价模型系统,以及在GIS分区基础上的实现及应用实例的探讨,详细阐述了地质灾害区划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昆明市滇池西岸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对矿山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最终得出治理措施和建议。如何治理和恢复矿山,如何排除地质灾害隐患,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经调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景观被破坏,土地资源被占用、破坏,地质灾害隐患,水资源污染,废气、废渣随意排放等。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恢复治理措施,包括土地复垦、生态恢复、工程治理、建立监测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一)地质勘查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笔者根据实际工作,梳理出地质勘查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一是地质调查、找矿、工程勘察等活动中各项资源利用的经济性,主要包括:地质勘查事业单位预算支出是否合理;购入的原料设备物资是否有效地使用;是否贯彻了增收节支的原则等.二是完成国家规定地质工作任务、事业管理的效率性,主要包括:内设机构是否科学;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内部各部门间是否相互协作等.三是地质勘查、找矿活动等各项工作的效果,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效果如何;地质勘查工作是否产生了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四是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地质服务工作的环境性,主要包括:在地质勘查、找矿、调查及工程勘察等过程中是否对原有环境造成破坏或者是否能将破坏降至最小化;在地质服务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保护以及在地质灾害的治理方面作出哪些成绩,在城市地质工作中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破坏(如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的地面沉降)能否及时提供预警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公路建设地质情况;方法:在对深圳地区具有代表性三条公路的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即分析了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现状,预测拟建公路建设过程中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研究结果对深圳地区公路建设用地报批提供地质灾害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等因素引起的地质内外动力活动使地质环境发生异常变化,造成资源环境严重破坏,使人类正常生活、生命财产、经济活动等受到威胁的地质事件.襄阳市是湖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由于其地处鄂西北与汉江中游,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夏秋两季雨量比较充沛,加上近几年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襄阳市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等特点,其中崩塌现象最为频繁.而崩塌的威胁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湖北文理学院附近的大学路,常年发生山体崩塌灾害,滚落的石块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为了减少此类灾害的危害,甚至遏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开展崩塌防护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问题,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在环境问题中,地质灾害现象最为严重,而造成地质灾害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地表呈现沉陷以及地下水水质下降等.要想有效的控制环境地质灾害的影响,就要对环境地质进行细致的勘察,利用水文地质的作用对环境地质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为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近年来我区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怎样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土工程勘察是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工程建设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岩士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岩土工程勘察所占工程投资比例甚低,通过勘察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或改造不利条件,减少工程后期处理费用,提高工程质量.传统的勘察手段以及传统的工程勘察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规范行为.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探讨,通过勘测的实例来说明岩土工程勘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前川 《价值工程》2021,40(4):113-114
在山麓斜坡富水堆积层进行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开挖施工时,由于施工扰动,富水堆积层在土体重力和水动力共同作用下产生蠕动变形,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针对这一特殊地质滑坡处治开展"微型钢管桩+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格梁"的三级联合支护施工技术研究,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李前川 《价值工程》2021,40(4):113-114
在山麓斜坡富水堆积层进行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开挖施工时,由于施工扰动,富水堆积层在土体重力和水动力共同作用下产生蠕动变形,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针对这一特殊地质滑坡处治开展"微型钢管桩+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格梁"的三级联合支护施工技术研究,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地质科技资料二次开发利用与服务,开展寻找地下水、改善生态地质环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践,论述地质科技资料档案在地质环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开发地质科技资料档案潜力,避免重复工作,指导甘肃重点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地质科技资料档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顾永和 《价值工程》2015,(7):265-266
水文地质研究勘察工作涉及面较广,包括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以及环境问题等因素都有联系,可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水文地质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其对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地质灾害的发生在社会上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对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然而,地质环境对社会发展也会产生有利作用,因此在积极防治地质灾害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利用。文章对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多数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于不科学的资源开采引发的,而现有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控制由于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文章分析了矿山开采对地质、水环境和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7,(11):167-169
在元谋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类地质灾害进行了统计与分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元谋县进行了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及分区评价,旨在为该区开展地质灾害重点区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涛 《价值工程》2014,(25):303-304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区内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该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等,其形成因素除特殊地形地貌和岩性组合特征外,与人为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剖析本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现状,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改善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政治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