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受助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受助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者的利益目标是各不相同的。三者目标的不一致性决定了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诸多环节上存在着利益主体之间的各种博弈。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和探讨贫困群体社会救助过程中贫困群体与政府之间的博弈问题,以期为我国政府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业扶贫在我国扶贫开发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是通过产业发展提供给区域内贫困人口稳定收入从而实现逐步脱贫。产业扶贫主要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农户,只有在三方合力的作用下才能实现产业扶贫最优成效。随着我国扶贫攻坚的不断推进,产业扶贫实践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新的问题:地方政府是否在基层发挥政府的作用,真正落实推进企业与贫困人口之间的稳定关系;企业是否可以保障贫困户的经济收入长期稳定;如何合理地帮助贫困户发挥其社会价值,通过自身劳动力提高社会生存能力等。本文通过对产业扶贫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共同任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针对旅游扶贫与社区居民、 旅游扶贫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与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扶贫的核心是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应增加社区贫困人口在旅游活动中的发展机会,保障利益分配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迅速下降到现在的7000多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我国财政扶贫工作得到国内人民群众尤其是脱贫群众的热烈支持和拥护,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在内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也高度赞扬我国扶贫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新形势新情况的出现,扶贫标准提升,扶贫难度加大,如果继续在减贫扶贫工作中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财政扶贫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在财政扶贫中的廉政建设、扶贫资金的优化使用、精准扶贫,多元化扶贫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为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举措,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对新庄镇尕庄村扶贫工作的调研,深入了解尕庄村产业扶贫发展状况,分析并找出扶贫产业项目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试图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出路.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妥协,如何正视公民的利益表达,如何扩大公民选择的机会和范围,并切实提高他们参与选择的权利,以提升各项政策的效果,是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表明我国的脱贫工作朝着需求导向,动态评估,分类扶贫,精准到户的方向发展,这与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不谋而合.而留守儿童是精准扶贫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一群体有其群体特殊性,他们面临家庭贫困与社会功能弱化等多重问题.通过精准扶贫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有效的打破贫困与留守的因果链,提升留守儿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二元土地制度造成了土地收益的双向性,从而导致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和村民两个改造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关系,而协调好两者的利益关系,减小村民带来的改造阻力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所在。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的两个主体及其利益关系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只有解决好政府和村民间的矛盾利益关系,才能使“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产业发展是区域脱贫的支撑,特别是对于广大的民族地区而言,围绕农业、生态、文化发展相关的产业既凸显了优势,又符合产业发展的方向,可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当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本文选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特定的对象,对这一民族地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治理贫困的意义进行研究,为民族地区走产业扶贫,发展特色产业之路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当前贫困治理中一大亮点,也是当前我国贫困治理中的方向标.精准扶贫的最关键之处在于精准识贫,而贫困治理中精准化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精准识别的关键.贫困治理中的目标定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精准定位最需要、最贫困的人群,二是将有限资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所以,我国贫困治理中就是要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精准定位贫困群体,精准帮扶贫困群体.实现技贫资源的最优利用,反贫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在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企业扶贫开发的治理模式下,企业绩效与减贫效应之间具有持续的正相关关系。在初期阶段,企业扶贫开发影响减贫效应最大的方式是租赁土地支付的租金和提供就业支付的工资;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影响减贫效应最大的方式是扶贫开发企业盈利后扩大投资、延长产业链以及与当地产业之间发展循环经济。村委会、乡镇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对企业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其中,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及其村能人是关键。贫困地区通过企业产业扶贫获得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将防止扶贫资源精英俘获的措施与激励村能人的措施并举,需要在"干中学"培育本土农民企业家等。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妥协,如何正视公民的利益表达,如何扩大公民选择的机会和范围,并切实提高他们参与选择的权利,以提升各项政策的效果,是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使中国处于全面的历史转型过程中,原有物质利益结构的分化、重构和新的物质利益结构的形成,使社会利益群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各种利益矛盾,尤其是物质利益矛盾更加凸现出来,上升为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关系的转变究其根源有多个方面,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利益分配机制还很不健全,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在生产要素的占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加之法制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从而衍生出的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妥协,如何正视公民的利益表达,如何扩大公民选择的机会和范围,并切实提高他们参与选择的权利,以提升各项政策的效果,是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吉安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贫困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愈加凸显。因势利导集聚能人树导向、选能人按照“脱贫致富带头人、服务群众贴心人”标准,对110多名看摊守业,群众意见大、工作不胜任的“后进书记”进行调整,选拔出224名党性强、有能力、作风好、威信高的“能人书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它在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创造和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的维系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型"的扶贫开发模式,在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地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扶贫成果.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扶贫工作也需顺应潮流,借此机会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建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8.
王代轩 《审计月刊》2012,(12):29-30
利川市地处鄂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山区贫困县级市。自2001年以来,该市以农村低收入贫困群体为主要扶持对象,以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特色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依托,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把攻坚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扶贫开发的新思路、新形式、新模式。2009至2011年,国家累计投入利川市扶贫资金3亿多元。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 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 精确帮扶、 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出发来浅析"精准扶贫"这一政策,并从事物发展的角度辩证看待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20.
关注产业扶贫政策对易地搬迁农牧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对于防止农牧户规模返贫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内蒙古3个深度农牧贫困旗(县)557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VEP方法,运用OLS模型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产业扶贫政策对易地搬迁农牧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差异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国内贫困标准线下,易地搬迁农牧户无贫困脆弱性,而在国际贫困标准线下,则呈现出较低贫困脆弱性。产业扶贫政策可以显著降低易地搬迁户的贫困脆弱性。“授慧”式产业扶贫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均显著高于“授资”模式,且在不同年龄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的大力扶持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建议建立健康、失业和大额生活开支风险动态监测与防范机制,联动乡村振兴机制,构建就业量较大且适合安置区的产业体系,创新易地搬迁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