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先估算了1997-2011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的人才外流水平,然后构造了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最后实证研究了人才跨国外流对中国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适度的人才外流可以提升外流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过高的人才外流却会削弱外流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一个最优人才外流水平,北京、上海和广东地区的人才外流已明显高于最优水平,而其它大部分省市当前的人才外流水平仍普遍较低,抑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针对地区人才外流差异,政府需要制定差别化的人才外流政策,合理引导人才跨国流动。  相似文献   

2.
智力跨国外流究竟是提升了外流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导致创新人才流失而削弱了技术创新能力?文章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开放经济框架内,将智力外流引入技术创新生产函数,从理论上探讨了智力外流与外流国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构造智力外流指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智力外流与中国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智力外流水平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因此,鼓励和合理引导人才国际流动对于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人力资本跨国外流和汇款两大因素引入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上34个国家和地区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流人员向母国输送汇款的技术创新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力资本跨国外流能够通过汇款显著促进母国的技术创新;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汇款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人才外流理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动力外流的福利净损失,介绍了新古典主义移民理论及其局限性;其次,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空间经济学在国际人才流动研究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异质性劳动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际移民的筛选功能和高素质人才外流的经济损失;再次,介绍了“人才外流有益”论或“修正主义”的新人才流失经济学,分析了人才外流的积极作用,即汇款效应、回迁效应、移民网络效应和增智效应:最后.揭示了“人才外流有益”论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助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和构建多种空间权重矩阵的方法,从来华留学生的视角研究了国际人才流入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考虑了内生性并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际人才流入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技术溢出特征。第二,相比于地理距离,社会经济距离成为阻碍国际人才空间技术溢出的首要因素。第三,国际人才流入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吸引外资效应以及贸易引致效应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因此,应当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效利用国际人才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同时打破国际创新要素流动限制,增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国际人才流入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两家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在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并购选择能力通过驱动跨国并购的开展而构建技术创新的起点;并购识别能力通过识别技术资产并促进并购实施而奠定技术创新的基础;并购重构能力通过重构创造性资产而保障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指出: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从3个维度作用于跨国并购的全过程,而目标企业的创造性资产是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作用的受力点。  相似文献   

7.
苏志文  吴先明 《技术经济》2014,(1):33-38,74
以两家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在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并购选择能力通过驱动跨国并购的开展而构建技术创新的起点;并购识别能力通过识别技术资产并促进并购实施而奠定技术创新的基础;并购重构能力通过重构创造性资产而保障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指出: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从3个维度作用于跨国并购的全过程,而目标企业的创造性资产是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作用的受力点.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外流与经济增长--对人才外流损失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和移民净流出量两个变量,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计量分析平衡增长路径上人才外流的收入损失.由于外流人才富含人力资本,根据给定参数计算,即使少量的高素质人才外流,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考虑人力资本的正外部经济效应和国家教育投资损失,仅考虑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据2002年的数据估算,我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因人才外流就损失约92.2亿元.  相似文献   

9.
王洪 《现代财经》2005,25(11):63-65,7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国家人才外流速度加快。西方经济学家开始重视人才国际流动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创立了人才国际流动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模型。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外流也成为中国十分关切的问题,西方的比较系统理论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跨国并购是新兴市场企业实现创新能力追赶的重要途径。采用2010-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运用PSM DID方法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异质性的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创新效应强于国有企业;企业吸收能力越强,从跨国并购中获取的创新收益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制度质量对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相比传统的封闭式技术创新,在开放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双向FDI是有效的技术创新提升路径之一.文章构建了双向FDI与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结合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FDI、OFDI、技术创新均值的空间分异特征和技术创新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FDI、OFDI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FDI、OFDI、技术创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相关性较显著,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FDI显著促进了中国的技术创新,但FDI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明显;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与空间溢出对中国技术创新只有较为微弱的促进作用;FDI、OFDI促进中国东中西部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企业跨国并购战略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并购是一国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便捷方法,是企业实现快速成长的捷径.近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起云涌.但跨国并购对企业的自身能力要求高,整合难,失败率高,中国企业应谨慎而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省域异质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省域的工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也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工业发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其工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年度专利申请数衡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保险深度度量保险增长水平,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之间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保险增长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凯  李伟  马亮 《技术经济》2015,34(5):22-28
在大型零售商的买方议价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研究了竞争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决策问题。构建了由异质双寡头供应商、大型零售商组成的纵向市场结构模型,并将大型零售商的议价能力引入模型,考察了大型零售商议价能力条件下供应商的最优技术创新决策,分析了零售商议价能力的变化对不同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型零售商议价能力的增强促进了小型供应商的技术创新、抑制了大型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当零售商的议价能力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小型供应商的技术创新水平会高于大型供应商。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研究结论,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研究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段进朋  梁静 《经济师》2007,(11):53-5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国保持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入手重点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下降的原因,并阐述了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进行大规模问卷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企业的所有制、企业规模以及行业等角度,以行为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表明: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中排在前两位的均为人才、能力,已经不再是资金问题,而是知识问题——缺乏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这为破解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找到了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技术创新3个阶段的界定入手,构建了评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六大指标:经济实力、人才、信息分析与反求能力、所处价值链位置、技术积累能力和市场因素.通过评估方法的使用为企业确定所处技术创新阶段的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国际制裁对目标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并基于1988—2018年91个国家非平衡面板数据及系列计量方法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国际制裁显著抑制了目标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结果在更换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采取不同的模型设定及对内生性进行处理后仍然成立;从驱动因素来看,制裁的发生能够通过减少或取消国际人员交流、阻碍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来降低目标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共教育投资越多、产业结构越发达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国际制裁对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越小。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就目标国如何应对国际制裁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了该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还影响着该国未来产业政策的取向。文章在构建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