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革命早期,知识基础薄弱,个体间以技术为转移主体、以知识为转移基础。工业革命后期,随着知识创新的发展,知识与技术逐渐成为主体,由优势组织向非优势组织转移。由不同社会基础所形成的知识与技术耦合的规律不同。通过研究知识与技术耦合的影响因素,对比工业革命时期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转移及耦合情况,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与灵敏度分析。研究得出:工业革命时期,校企沟通协作水平对提高知识与技术耦合度具有显著作用;知识经济时代,应从高校技术和企业知识利用率的角度提高耦合度,同时兼顾校企沟通合作。最后,提出有利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知识团队及其绩效管理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复杂性。借助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和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影响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的各类因素,建立了基于SD的知识团队绩效管理模型,为我国企业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学习型组织建设热潮的兴起,人们开始重视对组织知识的开发与管理。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一定的假设,将组织成员按照行为习性划分为三类:学习者、传播者和潜在学习者。并且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生态学角度对组织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组织知识传播的动力学模型,讨论了组织知识传播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研究表明,组织管理对组织学习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把SSM和系统动力学方法用于企业对创新知识需求的识别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基于SSM的创新技术知识需求动态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SSM系统地探求企业创新的技术知识需求,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动态地识别所需技术知识的外部来源。  相似文献   

5.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该文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分享的耦合模型,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分享和转化所存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促进隐性知识分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煤炭资源型城市——太原市为研究对象,搭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碳排放仿真系统,以2005—2019年数据为基础,对系统进行仿真,并对太原市实现碳排放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耦合系统拟合程度较好,在进行历史数据模拟结果分析中,运行结果与真实数值的相对误差较小,模型可用于对碳排放效益分析与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流动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知识价值的实现,而知识价值的实现就在于知识的流动。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流动的网络系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的知识流动系统很不完善,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知识流动系统的诸多不利因素,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尽快建立起一个完善、高效的知识流动系统。  相似文献   

8.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创造和扩散的复杂过程,而作为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客户企业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创新来源,在提升知识〖JP〗密集型服务业自身知识存储和吸收能力的同时,在与客户企业进行交互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溢出和转移;二是作为创新桥梁,能促进知识在客户企业和其它组织机构之间的流转和扩散。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位置的“双刃剑”特性,从驱动机制和阻碍机制着手构建网络位置影响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转移受到网络位置驱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当企业占据较高的网络中心度与较少的网络结构洞时,协同效应最显著,知识转移量最大。该研究揭示了网络位置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也可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网络占位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对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从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要素因果关系出发,建立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系统要素耦合的SD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仿真分析。结果发现,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强中介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力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此外,产业转移技术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比较复杂,在创新投入方面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技术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1.
创新的本质是知识整合与创造。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流动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转移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各创新主体的知识吸收水平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正相关;知识遗失系数、知识隐藏系数与产学研创新知识增量负相关。最后,提出促进知识增值、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云环境下影响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云能力的概念,认为组织云能力是主要由云技术应用能力和云思维能力组成的组织应用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的能力,知识共享双方的综合云能力是影响云环境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之上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跨组织知识共享的动态行为和因果关系,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描述云环境下跨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的演化过程,可为设计改进组织间知识转移行为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同学构建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针对知识型企业进行耦合协调度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耦合协调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回归模型对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耦合协调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型企业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处于中低度耦合协调状态,企业吸收能力和知识源化策略对企业知识治理与社会技术能力的耦合协调影响比较显著。通过构建知识治理与社会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其耦合体系影响因素与路径,有助于企业完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斌 《经济论坛》2006,(5):70-71
一、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社会发展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有效的知识管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管理者能否将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中海量的数据与信息转化为对本企业有用的知识,能否通过一定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员工间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从而使本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已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而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的前提就是在企业内部构建具有良好架构的知识管理系统。现在多数企业对本企业知识的管理往往是分散管理的形式,企业知识零散难寻,员工跳槽时将知识带走,从…  相似文献   

16.
徐丹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203-204
知识经济时代是市场竞争时代。公共图书馆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实施知识管理,公共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无论从自身的职能,社会对信心的要求,观念的转变,还是从已具备的技术支持等各个方面来看,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17.
将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体系分为价值增值管理、知识资源管理、知识流转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四部分,剖析了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体系的超循环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超循环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体系具有超循环结构、遵循超循环自组织运行规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技术经济》2015,(11):21-33
分析了团队知识网络的3种主要结构、3种主要知识行为以及知识绩效测量方式,系统研究了团队知识网络结构、行为与绩效的作用路径,并提出6个假设。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团队知识网络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仿真检验。结果表明,6个假设基本都得到验证。由此得出结论:团队知识网络的结构和知识行为会影响知识增长绩效,而知识增长绩效的实现会逆向促进团队知识网络结构和知识行为的演化,且知识网络结构与知识行为会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分析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把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划分为森林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3个主要系统,并应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构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本质上看交通拥挤是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所致,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因素涵盖了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模与布局,城市人口规模与构成,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城市交通构成甚至城市文化等诸多方面,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因而对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的研究,本文正是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多方面分析了城市交通拥挤的形成机制,结合样本城市(成都市)交通发展实际状况,以Vensim为平台,建立了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考察探寻各子系统及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互动模式和内在机制,研究样本城市的各项交通政策,机制对缓解交通拥挤的效用,从而提出适合样本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