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金融稳定状态指数的构建——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使得金融稳定问题再次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以简化的总需求方程为基础,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 Filter算法构建的旨在反映中国金融状态的金融稳定状态指数(FSCI)表明,主要金融变量对中国金融稳定状况影响的贡献具有时变特征;1999-2008年中国金融运行尽管有所起伏,但基本平稳。通过样本内和样本外检验发现,该指数包含了重要的金融变量的未来信息,对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熊雯婕  殷凤 《技术经济》2020,39(9):73-81
基于2011—2018年全国30个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少剔除)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加速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等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该影响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冯江茹  范新英 《技术经济》2012,31(4):120-125
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角度,对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增长速度均很快,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等建议,强调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效率,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采用2001年1月到2012年9月跨度达141个月的月度数据,结合近年来经济波动和物价走势,进行了协整分析并进而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2001年以来汇率和货币供给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了动态测算.本文发现汇率波动和货币供给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实际有效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呈现正向影响,且汇率传导效应显著,货币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常茜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05-106,157
选取1996--2011年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专利申请量及科技活动筹资资金数据(财政拨款,金融机构融资)为数据样本,运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财政金融支持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时间段,即不同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发挥期间,政策对农业创新成果的影响系数有一定的波动趋势。据此结论提出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广东省2003—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基于VAR模型,对广东的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对出口贸易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协整检验表明广东出口贸易升级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与金融发展是同向变动关系、与金融结构是负向变动关系.其次,广东金融发展、金融结...  相似文献   

9.
实证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消费由当期收入决定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不低于68%。收入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支出增长的预期、微弱的资产财富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是导致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较保守的消费习惯和利率效应的弱化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影响。为减缓过度敏感性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应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消费信贷等社会信用制度,抑制住房和医疗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财经》2017,(5):16-25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3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构建金融人才区位熵系数测度各省市金融人才聚集程度,并实证考察了金融人才聚集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人才的省域分布不均衡,且金融人才聚集在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邻接矩阵下,东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人才聚集会对关联地区的金融人才聚集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中部地区更容易形成金融人才资源的争夺;经济距离矩阵下,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金融关联性比中、西部地区更强。基于此,建议我国在未来金融人才发展中,注重区域协调,在保证金融人才合理聚集的前提下,缓解金融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金融人才聚集空间溢出效应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出发,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中国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时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较弱;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货币供给的持续增加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科目不断增加导致负债方的基础货币持续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我国生态效率,同时运用熵权法测度我国科技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且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金融在产业结构的调节下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外资利用影响我国对外开放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对外开放度的确定取决于该国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比率、对外金融比率与对外投资比率。由于我国目前外于净资本流入的不成熟债务国阶段,1993-1998年对外开放度的形成与提高得益于外资利用规模对对外贸易比率、对外金融比率与对外投资比率的促进,即外资利用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我国对外开放度及外资依存度的提高。随外资依存度的提高,我国被外资控制的风险呈上升趋势,国家的经济安全日益受到威胁,因此提高我国外资利用的经济绩效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房地产供求和基础价值理论,在对相关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计算方法,对浙江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浙江省住宅价格泡沫已经出现,且近年来呈加速膨胀的态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运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区、市)科技金融效率,并建立相应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金融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只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达到了有效生产前沿面;除研发投入强度对科技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外,科研氛围、高技术产业资金规模等影响因素对科技金融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提出有效促进地区科技金融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金融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 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考察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结构以及城镇化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有限,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中,数字金融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且仅在东西地区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其数字化程度却产生明显抑制效应;仅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溢出影响。高城镇化率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低城镇化率地区的作用不明显,且均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强化数字金融监管,促进数字金融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加快地区经济圈与城镇化建设,强化数字金融在省际之间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对外开放的度量方法与模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定性与定向的结论理论上或实践上无疑是真理性的认识和行动准则,但对外开放的度量方法与模型分析,则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在综合评估国内几种测试方法基础上,作提出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同时,通过开放程度的国际比较,得出了带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服务业对外开放度对广东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本文基于1990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从服务业的贸易开放与外资开放两个角度分析了广东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其与广东产业结构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广东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发展,相对而言,服务业的外资开放度的促进作用更灵敏且程度更大,且主要通过作用于第三产业来促进广东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同时,广东服务业利用外资效率长期低下。增加服务业的外资开放度的同时,提高服务业的外资利用效率为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重中之选。  相似文献   

19.
笔者基于多变量VAR模型,对1978年-2008年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并未实现互动发展.相应地,中部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部崛起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即期汇差的扩大在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同时,会引发短期资本流入;在岸与离岸利差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推动短期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并可能促使短期资本流入.三个因素当中,在岸与离岸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贡献率最大,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解释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