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晔  房芳 《金融研究》2021,487(1):91-110
本文以2018年6月我国央行开始接受绿色信贷资产作为MLF合格担保品这一事件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我国新型货币政策的担保品扩容对绿色信贷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将绿色信贷资产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范围增加了绿色信贷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并降低了绿色信贷企业的信贷成本;第二,企业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民营绿色信贷企业在融资可得性方面对政策反应更显著,国有绿色信贷企业在融资成本方面对政策反应更显著;第三,分行业的扩展性检验表明,央行合格担保品扩容政策对于环保行业的绿色信贷企业主要通过提高融资可得性发挥作用,而对于重污染行业的绿色信贷企业则主要作用于其信贷融资成本。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央行担保品扩容具有绿色效应,可综合运用央行担保品框架和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我国新型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2.
陶蕾 《甘肃金融》2022,(4):47-52
本文尝试将LPR改革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两个热点相结合,选取适当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指标,检验LPR改革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降成本中的实施效果。同时,抽取小微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筛查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LPR改革及小微企业降成本的路径选择。实证结果表明:LPR改革对小微企业融资产生显著影响,但不是唯一影响因素;银行信贷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在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可得性影响因素中,资产规模、盈利状况为表层因素,债务状况、是否享受LPR政策为间接因素,产品风险和不良记录为根源因素。基于此提出通过政策杠杆引导建立企业融资机制、优化小微企业利率传导机制、整合重组做大做强融资担保机构、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山东省泰安市216家小微企业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离散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担保或抵押品、财务报表达标、企业建立关系银行的数量、当地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有正向影响;贷款期限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建立非正规信贷融资演进模型分析非调控信贷融资演进的条件、动态流向及特点。模型给出的政策含义在于非调控信贷融资取决于信贷需求总量的变动以及调控信贷总量的变动。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转轨特征,非信贷融资规模的较快增长属于转轨性质,而不是产业政策层次问题,非正规信贷融资总量的增长抑制途径在于可调控信贷总量、体系及金融体系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5.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按照小微企业基本性质、财务、企业经营、政策扶持、融资渠道五方面因素设计问卷,随机选择小微企业开展调查;其次重点围绕小微企业经营特征和融资状况,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江苏省264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从企业自身特征、企业主特征、银企关系、市场因素实证分析影响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没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与获得贷款企业在盈利能力、杠杆率以及企业主从事该行业的时间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影响企业申请贷款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从事的行业类型、银企关系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申请贷款的企业杠杆率越高,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低,与企业有联系的银行数目越多,企业与银行联系的频率越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越高。此外,小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小银行优势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7.
在信贷市场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合作社信贷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借助信息经济学及博弈论理论,尝试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间信贷融资的动态博弈模型,剖析导致合作社信贷融资困境的深层原因,提出引入惩罚-补偿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破解合作社信贷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8.
王芳 《武汉金融》2021,(4):69-77
本文基于河南、山东和陕西三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特征、金融环境特征、政策认知和正规信贷约束类型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较高,且潜在需求大;但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受信贷约束的情况较为普遍。户主年龄、家庭常住人口、外出务工人数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了解农地抵押融资政策以及数量约束型信贷约束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所在地区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以及风险约束型信贷约束则对农户的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能准确评价信贷风险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主要障碍。研究认为应该改变信贷评价的依据,摆脱仅依赖财务数据的传统思路,通过观察外部冲击下合作社的稳定性,评价信贷风险。发现冲量模型可以识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风险,借助能够反映合作社内部系统稳定性的生产面积和社员数量等关键因素,而不是传统的信贷评价指标,评价了价格冲击下的食用菌合作社和生猪合作社的稳定性,预警了合作社的信贷风险,发现冲量模型作为一种操作性较强、数据易获得、客观性较强的信贷评价方法,适应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评价现实。  相似文献   

10.
朱恩伟  吴璟  刘洪玉 《金融研究》2019,464(2):117-135
本文首次提出基于新闻文本共现性衡量银企关系强度的指标。相比多数传统方法,该指标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银行和企业间的业务和非业务联系,并在数据可获得性上也具备优势。据此,本文对2009年至2014年间我国23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与19家主要内资银行之间的银企关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度量,并利用该指标对银企关系影响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良好的银企关系确实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但整体上对企业信贷融资成本的影响有限。同时,上述影响规律存在显著的企业间差异,对于规模小或盈利能力弱的企业,银企关系尤其能够帮助其提高信贷可得性或降低信贷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1.
信贷可得性是金融发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学术界对该问题的认识,指出利率管制、信贷配给和信贷基础设施薄弱是致使信贷可得性不能有效拓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分析了信贷可得性过度拓展带来的危害。为了有效解决信贷可得性问题,我们提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信贷基础设施和严禁不计风险地放宽信贷条件等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央行于2014年开始实施定向降准政策,致力于通过“定向滴灌”扶持“三农”及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本文采用2010—2021年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以县域农企为处理组,城市农企和县域非农企为对照组,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定向降准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在信号效应和财政协作下,定向降准能够缓解县域涉农信贷资金的“量”“价”问题。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发展高水平县域的农企信贷可得性高于金融发展低水平县域;县域大农企比城市大农企信贷可得性更高、融资成本更低;县域小农企比县域非农小企业信贷可得性更高,但融资成本无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对于引导涉农资金流动、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融资和融资绩效,是决定众多中小企业命运的关键。中小企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获得的融资却与做出的贡献不成正比。在目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架构中,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因此,银行信贷的可得性、数量及获得贷款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绩效。鉴于目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透明和抵押物不足等现状,关系型信贷技术被认为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熵权、因子和多元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关系型信贷技术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银企之间相互合作,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绩效。  相似文献   

14.
农户贷款难问题制约"三农"发展,化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分析金融知识能力和家庭资产规模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内在机理,构建"金融知识能力—家庭资产—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研究路径.基于河南邓州、陕西杨凌、宁夏同心三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知识能力、资产实力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知识能力有助于缓解农户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资产有利于改善供给型信贷约束,且金融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家庭资产来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据此,从开展农户金融知识教育、促进农户家庭财富增加等角度提出改善农民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文在阿玛蒂亚·森权利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小微企业融资系数的概念,通过借鉴“价格弹性”的概念构建了小微企业融资系数的具体形式,并使用2012年71家小微企业的调研数据,建立对数线性模型,测算出小微企业资产、土地、销售收入的融资系数,得出小微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融资权利状况不佳的结论。同时认为,增加信贷量的政策没有效果,仅仅改革金融系统的作用也不会明显,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要素市场改革政策的配套与协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10~2017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基于固定效应及泊松模型在产能过剩治理的政策框架下考察了商业信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产能过剩行业的商业信用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创新,这一效应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而实现。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是在产能过剩治理的政策框架下,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受限于银行信贷与其他融资的可得性,转而寻求商业信用作为替代性融资方案。基于企业创新质量的纵深检验发现,商业信用主要促进产能过剩企业的实用型和外观专利型创新,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亟需通过策略性创新获得规制政策支持和消除信贷市场歧视。本文验证了商业信用的替代性融资假说,也为我国推动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及其效果评价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MLF担保品扩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和三重差分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对担保品政策结构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宽松的担保品政策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促进其信贷期限结构延长。该结构效应在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低融资成本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小微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弱化银行信贷传导机制和减少银行信贷需求,降低了担保品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调控效果,此“替代效应”在强监管套利与弱银行竞争条件下尤为明显。本文结论能为完善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与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贷款优势,以建立长效的小微企业服务机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薛峰 《金融纵横》2014,(11):76-81
为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提高融资效率,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对农户信用的基本认识,进而运用WSR方法论探讨农户信用的基本因素及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户信用评价的一般过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本文系统梳理了银企关系和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相关文献,从中小企业借贷可得性、成本和风险的角度,全面考察了银企关系和银行竞争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两者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银企关系、银行竞争会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产生影响,且银企关系与银行竞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影响方向、大小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在考察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需要结合宏观经济和信贷市场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理论的适用性,以期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朱诗怡  张凯 《财政研究》2021,(5):102-115
本文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分别阐释了定向降准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时对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源产生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属性对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套实施能够产生"1+1>2"的叠加"普惠"效应,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加、信贷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但是负债结构合理性没有显著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政策有利于减弱"信贷歧视",从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此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政策调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