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2007-2016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公司战略激进程度对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并从现金持有价值与竞争效应两个角度,探讨不同公司战略类型下现金持有经济后果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战略越激进,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并且战略越激进,现金持有价值越高,现金的竞争效应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融资约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采取激进战略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提高。这说明公司战略是影响现金持有决策的重要因素,而战略激进的公司持有大量现金主要是出于预防性动机,而非代理动机。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现金持有及经济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于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改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即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的现金持有给予了显著更高的定价;其作用机制在于,内部控制质量的完善有助于抑制企业内部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从而有助于企业更高效地持有相对较多现金以预防未来经营中的不确定性。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内部控制及现金持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印证了近些年我国监管机构致力于内控体系规范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丹 《投资研究》2023,(1):138-160
财务报告问询函作为重要的一线监管措施,从多个渠道影响着公司财务决策。本文以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通过发挥治理效应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同时通过加剧融资约束提高现金持有,且治理效应渠道效果强于融资约束渠道。治理效应具体表现为收函企业投资不足现象得到改善,研发投入以及现金股利支付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务报告问询函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在高收函频率、低公司治理水平情形下更明显。财务报告问询函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企业价值。文章将现金持有动机理论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了一线监管领域,揭示了财务报告问询函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机制,为监管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决策问题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司纳税信用评级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纳税信用评级较高的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更低。机制分析表明,高纳税信用评级发挥了融资效应,通过激励性税收政策缓解了公司的融资约束,降低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公司现金持有的增加更多反映了管理层的代理动机,而非预防性动机。进一步分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产权性质与诚信度发现,纳税信用评级与现金持有价值的负向关系,在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分析师跟踪水平低以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而公司保持一贯的纳税诚信可有效化解管理层代理动机的影响,削弱现金持有边际价值的降低趋势。本文研究结论不仅证实了纳税信用评级的信息效应,也揭示了投资者的理性行为,为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将企业实际持有的现金水平与正常水平的差额定义为现金持有偏离度,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回归构建样本企业正常现金持有水平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实证方法分析现金持有偏离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正向偏离和负向偏离都会对企业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现金持有发生负向偏离时对企业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CFO作为高管团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角色,在企业现金持有决策中具有核心地位,其个人特质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CFO地位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文化和机构投资者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CFO地位越高,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随着地区风险文化程度的加强,CFO地位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影响也会增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CFO地位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从理论上拓宽了CFO对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影响的研究,也为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决策程序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企业优化现金类资金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理人员持股比例、流通A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法人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但不显著;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但极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罗琦  秦国楼 《金融研究》2009,(10):162-178
本文以2001~2005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基于终极控股股东行为的视角,研究了投资者保护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情况下,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高,并且现金价值并没有因为公司持有的现金水平较高而降低。我们还发现,投资者保护缓解公司投资不足并且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较高的现金持有水平并非公司资本投资无效率的结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投资者保护限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现金资产的滥用和转移,公司所持有的较高水平现金被投资者赋予了较高的价值评估,投资者保护较好的情况下公司持有较高水平的现金并不意味着代理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司法环境影响公司的营商环境、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进而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公司的现金持有决策。本文以2012-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我国司法改革试点在时间和空间上错列发生的特征,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地考察了司法环境改善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未受司法改革试点影响的公司,受司法改革试点影响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平均降低了6.34%。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司法环境改善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两条路径影响公司现金持有决策。此外,本文还发现司法环境改善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而且司法环境改善显著提升了公司价值。本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司法环境与公司现金持有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全面认识司法改革如何提高投资者保护和公司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司法改革的成效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2~2011年数据,利用樊纲等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构建公司的治理环境,实证研究治理环境、公司现金持有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现金持有对其绩效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在治理环境差的地区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在治理环境好的地区,相对于国有公司,非国有公司现金持有对绩效的影响更大。在治理环境差的地区,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的绩效对现金持有的敏感度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