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常态下消费的较快增长是我国经济的一大亮点。但近年来消费却渐现疲软,同时我国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杠杆率则呈现持续攀升趋势。为探究房价上涨和居民杠杆率上升是否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本文在描述分析基础上,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房地产价格、居民杠杆率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遏制居民杠杆过快上升,以有效扩大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门槛模型、面板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居民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杠杆率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门槛值,适当的居民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过度的居民杠杆率将抑制经济增长;在促进作用中,相比经营杠杆率,消费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应当控制个别地区居民杠杆率水平过高,并采取相机抉择的住户部门信贷资源配给政策,适当将信贷资源向消费贷款倾斜,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金融业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阮健弘  刘西  叶欢 《金融研究》2020,482(8):18-33
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使用货币信贷和城镇储户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和偿债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各省住户贷款数据计算各省的居民杠杆率,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居民杠杆率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价的快速上涨和住房销售的增长都对居民部门杠杆率的上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房价上涨的影响程度更大。此外,金融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抚养比对居民杠杆率有正向影响,少年人抚养比对居民杠杆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阮健弘  刘西  叶欢 《金融研究》2015,482(8):18-33
近年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使用货币信贷和城镇储户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和偿债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各省住户贷款数据计算各省的居民杠杆率,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居民杠杆率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价的快速上涨和住房销售的增长都对居民部门杠杆率的上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房价上涨的影响程度更大。此外,金融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抚养比对居民杠杆率有正向影响,少年人抚养比对居民杠杆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居民部门杠杆率是宏观杠杆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都有显著影响,在我国稳增长、防风险的背景下,测度其最优杠杆率水平十分必要。本文对居民部门杠杆率与经济增长以及金融风险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我国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居民部门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与金融风险呈“U”型关系;我国最优居民部门杠杆率阈值区间为[44.99%,61.51%]。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已超过最优区间;从区域层面来看,不同省份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较低、西部地区几种情况并存的特征。因此,我国的居民部门杠杆率政策需因地制宜,并在保持总体杠杆率稳中有降的政策下,辅以其他手段来激发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视角,对实体经济各部门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联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或有权益分析法和预期损失法测度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后基于门限结构向量自回归(T-SVAR)模型,刻画了在不同房价区制下杠杆率和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房地产价格与各部门杠杆率互相推动;(2)总体上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政府和企业的债务风险,并推高了金融风险;(3)低房价阶段,各部门杠杆率和金融风险互相降低,说明银行信贷此时投放比较理性,有加杠杆的空间;(4)在高房价阶段,政府杠杆率上升导致企业杠杆率和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则降低了政府杠杆率,说明此时应该侧重控制政府债务积累;(5)各部门杠杆率增速上升也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对居民杠杆率增速过快、政府债务和高房价的联动需格外关注;同时,应该稳定房价,促进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7.
黄伟 《时代金融》2011,(17):60-61
<正>"十二五"规划已经起步,中国经济新的30年同样起步,中国经济将从前一个30年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入到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因此起好步、开好局显得尤为重要。在"十二五"规划起步之时,中国经济最热点的问题之一依旧是未来的房价走势,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稳定房价或是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在谈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措施之前,先让我们分析一下中国房价快速增长的原因。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2010年的  相似文献   

8.
黄伟 《云南金融》2011,(6Z):60-61
<正>"十二五"规划已经起步,中国经济新的30年同样起步,中国经济将从前一个30年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入到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因此起好步、开好局显得尤为重要。在"十二五"规划起步之时,中国经济最热点的问题之一依旧是未来的房价走势,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稳定房价或是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在谈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措施之前,先让我们分析一下中国房价快速增长的原因。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2010年的  相似文献   

9.
企业杠杆率过高已成为威胁我国经济稳健和金融稳定的隐含风险,需要运用金融逆周期调节措施降低其造成的金融不稳定性.论文基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对我国企业杠杆率及融资类型进行实证研究,使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逆周期调节压力指数,并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当前企业融资类型与明斯基金融不稳定理论中的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具有较大相似性;我国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且金融不稳定的加剧及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对GDP长期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是,适度的金融逆周期调节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杠杆率过快增长但并不对GDP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适当出台政策防范企业从对冲融资向投机融资乃至庞氏融资转变,抑制金融不稳定因素增长和企业杠杆增长过快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居民杠杆率过快攀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基于货币、股票、债券、外汇市场数据测度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建立非线性MS-VAR模型探究我国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是否存在时变动态关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我国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两区制"棘轮效应";居民杠杆率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都对自身具有粘性;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存在由负转正的时变动态关联,并且风险释放期的关联程度显著大于风险累积期;居民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显著,而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居民杠杆率的影响甚微。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居民部门作为企业、金融部门转移杠杆的对象,需警惕居民杠杆飙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诱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