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在今后的卷烟消费中将会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更"绿色"、更"环保"、对其身体健康危害性相对较小的卷烟品牌. 有调查显示,当前消费者对于低焦油卷烟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尤其是对想戒烟又一时难于戒掉的老烟民和初涉卷烟的新烟民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对身体健康危害性相对较小的卷烟品牌.因此,卷烟品牌在未来要想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生理和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需求,尽最大努力减少吸烟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选择不同品牌卷烟的消费倾向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卷烟品牌倾向度对其购买卷烟有正相关影响,消费者对卷烟品牌的满意度对其购买卷烟有正相关影响,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购买卷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吸烟人群对吸烟人群购买和消费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卷烟企业有必要将面向不吸烟人群的专项营销活动作为"精准营销"的有益补充。面向不吸烟人群开展低焦油卷烟营销应遵循三项原则,即以健康理念引导不吸烟人群、让不吸烟人群更多地了解卷烟企业文化以及编织亲情营销网。在开展低焦油卷烟营销活动时,应注意合理安排宣讲时间和地点、精心选择活动礼品、以问卷调查促营销以及适时推出典型消费者进行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4.
不吸烟人群对吸烟人群购买和消费决策的影响不容忽视,卷烟企业有必要将面向不吸烟人群的专项营销活动作为"精准营销"的有益补充。面向不吸烟人群开展低焦油卷烟营销应遵循三项原则,即以健康理念引导不吸烟人群、让不吸烟人群更多地了解卷烟企业文化以及编织亲情营销网。在开展低焦油卷烟营销活动时,应注意合理安排宣讲时间和地点、精心选择活动礼品、以问卷调查促营销以及适时推出典型消费者进行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5.
卷烟品牌的培育离不开消费者的选择和零售客户的支持。特别是消费者购买行为、对品牌和吸味的偏好、对卷烟促销方式的选择、对卷烟价格的接受程度等在卷烟品牌培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卷烟消费者和零售客户的调研,是了解卷烟消费的市场环境,做好卷烟品牌培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的市场开放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本省烟厂较多,尽管台并重组后成立了将军烟草集团和颐中烟草有限公司两大集团.但是整体品种还是很多。基本覆盖五种类卷烟的市场.而且“将军”、“大鸡”、“哈德门”等卷烟在济南已经有了很强的知名度。近来两大集团面对外省烟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提高生产技术.开发更加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卷烟品牌.在山东卷烟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也就在逐步增加,所以济南市场上各类卷烟消费者均以地产烟为主要选择品牌。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生产并消费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卷烟,近年来,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各项政策的积极引导,全国低焦油卷烟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行业积极推动"一高一低"品牌培育工作,不断加大对低焦油品牌的培育力度,国际消费趋势、国家政策导向、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激发工商企业对低焦油卷烟的培育热情,推动低焦油卷烟保持高速  相似文献   

8.
卷烟品牌形象对卷烟消费者品牌态度和购买倾向具有重要影响。以品牌形象理论为基础,结合东南亚市场的特点,从卷烟消费者需求和区域内竞争对手这两个角度,以缅甸卷烟消费为案例,通过综合运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和对应分析法(CA)系统分析了云南卷烟(WIN)品牌形象在满足缅甸卷烟消费者需求上的优、劣势以及其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对其品牌形象管理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定位战略的开发具有重要启示,对中国烟草企业"走出去"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水利 《市场研究》2007,(11):15-18
<正>我们知道,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目前烟草企业在产卷烟品牌就有203个,有4个品牌年销量超过百万大箱,每年销售收入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约有3.6亿的烟民,约占世界烟民的25%,比烟草起源地的美国的总人口还要多。我们的烟民每年约消耗全球1/3的卷烟,可想而知,已占据世界卷烟总量42%的三大跨国烟草公司(美国菲·莫公司、英美烟草公司以及日本烟草公司)虎视眈眈,对于未彻底开放的中国市场是何等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结果表明卷烟作为嗜好品,吸食口味是其重要的产品属性之一,也是烟民形成卷烟品牌偏好的基础;卷烟包装对品牌展示、市场定位有重要影响。因此,产品测试成为卷烟新产品上市前重要的市场调研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新一轮烟草消费税改革,以卷烟为切入点,以税率和零售价格为调整方向,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烟民的热议。消费税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调节着消费品的应税价格和消费者的应税消费行为,而我国烟民众多,烟草税收又同时占据着消费税收入的很大比例,故此次税制改革无疑会对烟民的消费选择和我国消费税的收入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本次烟草消费税改革的背景和内容作出解析,使用博弈论分析工具和Eviews计量模型,研究此次烟草税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卷烟消费税调整引起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当前卷烟品牌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读了传统卷烟消费市场的困境,并借用卷烟消费社群的概念,重新定义卷烟消费市场,以消费社群中消费者的知晓、尝试、再购、主吸等四率为目标,创新性地制定卷烟品牌培育的方法组合。基于卷烟消费社群的品牌培育方法的组合,突破了传统的卷烟营销和品牌培育的思路,更加能够体现卷烟的消费特点,应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卷烟作为一种特殊的嗜好品,近年来其消费特征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特别是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发生巨大的改变,烟民吸烟量和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吸烟档次逐步提高。同时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市场封闭被逐渐打破,卷烟生产企业开始兼并重组、扩大产能。这些年来烟民和烟草行业内部重大变革使得卷烟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此重要阶段,卷烟生产企业和各级烟草公司不约而同的开始关注市场容量、消费结构,以指导卷烟的生产和投放。本文从卷烟市场容量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影响卷烟市场容量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西安卷烟市场容量的特殊性,提出要实现对卷烟市场的科学调控,必须把握市场容量、有效掌控市场,方能达到卷烟经营“保牌、稳价、规范、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14.
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就是要以实现"三个满意"为奋斗目标。通过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卷烟品牌,实现消费者满意;通过合理调整零售户布局,保证零售户经营利益,为零售户提供充足的适销对路的货源,建立与零售户的双赢关系,实现零售户满意;通过引导消费、提供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态,培育名优卷烟,实现工业企业满意。通过采取相应对策提供"对口"服务,实现"三个满意",从而推进卷烟上水平。  相似文献   

15.
《销售与管理》2006,(6):67-68
隔海相望的日本,其卷烟市场非常挑剔。出于健康消费的关注,对“柔和”、淡味混合型卷烟的追求,使得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市场上流通的很多卷烟焦油含量就已降至10毫克以下,90年代6毫克以下的卷烟成为消费主流。这对于焦油含量长期在15毫克以上徘徊的中国众多烤烟型品牌而言,要在邻国这片竞争激烈的非“壁龛”市场分一杯羹,既无外伐信心,也缺盔少甲。  相似文献   

16.
<正>据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越南卷烟消费者的卷烟消费档次和数量都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作为占全球1/3烟民数量的烟草消费大国——中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卷烟消费状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7.
王臻 《上海商业》2010,(7):71-73
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是烟草行业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关键所在”、“必然选择”。在“卷烟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下,要更好的发挥客户经理“客户服务、市场维护和品牌培育”三大职能。客户经理在卷烟销售网络中起到网络结点的作用,主要工作是对所负责片区的零售户提供服务,指导零售户经营.搞好品牌培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烟草行业品牌发展,品牌结构较低,规模较小的弱势卷烟工厂如何适应行业发展,如何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提出了合作生产是弱势卷烟工厂在新品牌战略下的发展之路,以及如何做好合作生产,供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为瞄准卷烟市场需求,本研究基于卷烟零售户及消费者两个维度,对耒阳市的卷烟销售及消费现状进行问卷调研。通过针对耒阳市芙蓉王(硬蓝新版)及黄鹤楼(硬天下名楼)两个卷烟品牌规格的消费者画像及品牌发展空间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分析卷烟品牌的营销模式和消费者的行为偏好,深入具体地了解了品牌培育对烟草行业营销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消费者视角出发提出了加强品类营销;瞄准细分市场,精准品牌定位;建设营销网络,提升培育效能等品牌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新消费时代,开发培育出线上线下互动的消费者体验认知是企业推动品牌培育的有效路径。本文梳理"体验认知"为核心的卷烟品牌培育理论基础,分析了卷烟体验认知的实践模式和构建卷烟体验场景设计矩阵,介绍了贵州中烟"国酒香体验之旅"和四川中烟万人进企业体验之旅等实施运用,提出了以体验认知为中式卷烟品牌培育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