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能想像:一场关于国企改制、企业并购、战略产业保护的严肃论争,居然在网络博客上发生?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引起国家决策层瞩目的重大事件? PK的双方,挑战者是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迎战者是徐工集团。自称是“小老百姓,不想惊世骇俗”的向文波,说话历来都不绕弯子。通过多篇辛辣博客,向文波表达了自己对凯雷收购徐工的强烈不满。他试图由此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国家战略产业的保护与外资并购底线的讨论。虽然徐工在博客上针对向文波的言论给予了批驳,但无疑,向文波一直是这场舆论战的主导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戴璐 《英才》2006,(8):79-79
随着三一重工(600031)总裁向文波的博客“连珠炮”,已经因为凯雷并购事件而连遭质疑的徐工机械再次被卷入风暴中心。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博客上发表了针对国际著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美国凯雷集团收购徐工科技的系列文章,对媒体报道的3.7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向文波提出,并购方案中实际支付方式为2.55亿美元收购徐工82%的股权,外加对赌方案,如果徐工达到预期经营目标,凯雷分两次向徐工注入1.2亿美元。向文波认为徐工科技实际的并购价格应为2.55亿美元,徐工科技被贱卖了。向文波的观点引起了各界严重关注,凯雷和徐工签定的并购协议能否顺利执行,谁都无法预料。从这一案例中发现,企业并购活动中,支付方式的选择对于并购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上海今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徐工集团的高管和徐州市国资部门的官员或许会百思不得其解。毫无疑问,和他们一样困惑的还有国际著名的投资集团凯雷,以及以挑战面目出现的三一重工,他们的作文题目都是:《徐工.我想握住你的手》。近期本无悬念的凯雷收购徐工案,因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的博客言论引起轩然大波:指责徐工国有股被贱卖以及凯雷收购可能危及国家战略产业安全,并表示要全盘接受凯雷的收购条件且额外加价30%收购徐工集团。更有消息称,该收购可能遭遇政策狙击。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博客上的系列文章,引发了公众对于外资并购徐工的热烈关注,而且正在引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关于外资并购的激烈讨论和理性思考。博客事件揭开经济民族主义之争如果我们把向文波的“徐工不能被外资控股,徐工不能被贱卖”的呼吁看作近年来正在兴起的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样板,而把收购徐工的国际私募基金凯雷看  相似文献   

6.
余音绕梁     
《中国企业家》2009,(6):25-25
“如果不能知己知彼,这种信心会让我害怕。”——在全国人大湖南团3同9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建议官方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资金支持时,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如是回答。王岐山提醒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前要做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向文波任董事长,俞宏福任总裁,梁稳根辞职后负责长期战略"决定再干10年"的梁稳根选择了从台前转向幕后。1月19日晚,三一重工(600031.S H)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以通讯表决的方式召开,公司董事会同意梁稳根辞去董事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务,选举向文波、俞宏福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聘任俞宏福担任公司总裁。向文波同时辞去副董事长、总裁职务。  相似文献   

8.
基金存疑     
叶檀 《英才》2008,(7):34-34
基金受到越来越多的同情,也受到越来越愤怒的指责,人们纷纷指责这些理财专业人士的愚蠢和贪婪。这样的指责未必公允——毕竟基金的亏损比普通股民少三分之一以上。不过,与普通散户比这不是基金的光荣,他们的业绩让人睑红。2007年第四季度,基金“赚钱神话”开始破灭,基金共亏损7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9.
2009年3月9日,在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湖南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发言中说,受金融风暴影响,海外许多具有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势的企业,现金流正陷入危机之中。所以,当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海外并购的最佳时机。目前已有海外企业与他所在企业接洽了并购事宜,但就是被“钱”捆住了手脚,希望政府能提供信贷支持等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陆逊  IC 《东方企业家》2006,(8):26-27
身居上市公司管理层高管之职的向文波通过博客爆料是走了一步险棋——毕竟或多或少地触到了信息披露规范的红线。但是由于徐工的“配合”,这个问题反而成了这场大争论的细枝末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状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8月,香港学者郎成平指责TCL、海尔等大型国企变相MBO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随后又指责格林柯尔用“七板斧”伎俩席卷国有资产,一时引发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国企产权改革大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李伟 《经营者》2005,(9):58-59
向文波一直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建立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共同利益平台。面对众人的纷纷猜测,说三一重工转移利润,他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情,回应道:这样说太不负责了,绝没有这种事情!  相似文献   

13.
近日,外国人胡润发布了2006中国100富豪榜,河南省共有8人入榜,位居首位的就是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他以41亿个人资产进入此榜。虽然不少媒体指责胡润的信息来源,但作为昔日思念的一员,我只能指责胡润今年才知道李伟这个低调的富豪。  相似文献   

1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得到了明娃改善,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改革成效十分显著。但近年来社会又对国企提出诸多的质疑和批评,令国企改革发展陷入两难的境地——国企效益好时,被指责为垄断、与民争利;效益差时被指责为效率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5.
近来,指责“圈地”之声鹊起,却罕有就此给出解说的。  相似文献   

16.
和其他民营企业家的观点不同,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在有些行业和领域,完全的市场化不适合中国。在一些战略性的产业,在一些资源性的行业,在一些有关民生的行业,就是一些非盈利的行业,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要做得更强更大,  相似文献   

17.
李平 《英才》2006,(7):57-57
8家航空公司该不该封杀东星?这取决于东星是不是有别人指责它的问题。 首先,大家指责它有暗扣,这是不是真的?销售机票的时候,如果你的实际价格低于票面价格,这本身就是国家不允许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是出公差的,可能会有贪污行为,就算是个人,这个票是个发票,随时都有可能走财务上的账。这显然属于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8.
在业委会选举中,因业主与开发商、物管公司的利益冲突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然而,在皇御苑业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却出现了严重的业主内讧——业委会候选人分为红、黄、蓝三个帮派!为了拉票、抢票,各个帮派的候选人互相指责对方,并升级为吵架、打斗、游行示威事件;管理处也被指责为个别候选人拉票,干预选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时代》2005,(1):20-20
个人集资建房,熊猫深陷易美泥潭,UT斯达康:指责华为垄断,大鹏证券账户查封风波,杨秀珠同案人受审。  相似文献   

20.
星巴克因为在中国内地的杯咖啡售价高于美国等地,受到道貌岸然的指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